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和家长谈美育
0.00     定价 ¥ 42.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0303182
  • 作      者:
    冉乃彦,吕艳芝
  • 出 版 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冉乃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自我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首届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部理事,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青少年儿童、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发展心理和科研方法研究。2005年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获得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称号。2017、2018年获得家庭教育金推手奖。
  出版《生命教育课》《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中小学教师怎样做研究》《中小学教师如何用哲学》《给年轻教师的建议》《家长的自我教育》等26本著作。发表文章《培养孩子自主性的十个方法》(包括十四篇俄、英译文)约400篇。
  
  吕艳芝,《三阶成师——礼仪培训新概念》系列课程创始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
  2014年中国女性形象工程美丽大使
  全国妇联“心系”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国大会接待礼仪培训导师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颁奖礼仪规定动作、流程起草人及培训师
  编写了《公务礼仪标准培训》、《银行服务礼仪标准培训》等十余部书籍。
展开
内容介绍
  美育为什么重要?美育能够使孩子获得一生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美育就具有让孩子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从而真正获得幸福的功能。
展开
精彩书摘
  《和家长谈美育》:
  6.儿童早期情感、思维、道德与审美的相互作用
  情感、思维和道德发展,反过来也会影响审美,它们是在同时相互产生影响。
  (1)情绪高涨时,思维特别清晰。
  “感知饱含情感,这是儿童进行创作的精神渊源。……我通过对低年级学生脑力劳动的多年观察证实,在情绪十分高涨的时候,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清晰,识记进行得也很紧张。”①情感对思维的作用不能低估,尤其是在儿童时期。
  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家长在凶巴巴对待孩子时,竟然还要求孩子动脑筋学习,实在是愚蠢。这时候他们没有一点美,只有丑。
  (2)真正的思想总是饱含激情的,情感是认识的萌芽。
  家长要注意:孩子对世界的视觉,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被孩子感知,同时也是被创造的形象,都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孩子在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并通过幻想往里添加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们也在体验极大的快乐。②
  在思维的童年时期,思维过程应当尽可能密切地同周围世界中生动、鲜明、直观的事物相联系。让孩子起初先不去思考那些因果关系,让他只是细心察看对象,在里面发现某种新东西。这个孩子就能从傍晚的昏暗所笼罩的树丛中,看出一头暴怒的公牛来。这不单纯是孩子的幻想游戏,它同时也是思维的艺术因素、诗的因素。同是这些树丛,另一个孩子则从中看到另一种东西,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他在形象中加进他个人感知、想象和思维的特点。每个孩子不光在感知,而且也在描绘、在制造、在创作。③
  只有当出现在儿童面前的形象,或者是直观的现实形象,或者是描述得非常鲜明,使儿童好像看得见、听得着、触得到的语言形象时,作为思维实质的思考转换,才有可能进行(正因为如此,孩子如此喜欢童话)。④而教师、家长那些干巴巴、十分抽象的训话,儿童根本感触不到,因而毫无效果,只能让人厌烦。
  观看现实的对象和在观念中创造幻想的形象,思维活动的这两个步骤并不存在任何矛盾。儿童把童话的幻想形象作为鲜明的现实来感知和思考,并由自己来创造。创造幻想形象——这是使思想幼芽迅速发育的最好土壤。①
  苏霍姆林斯基一贯重视童话的教育作用,在实践中提倡孩子想象、幻想,都是为了孩子早期的思维发展,这个观点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3)情感是高尚行为的土壤。
  情感,形象地讲,它是高尚行为的肥沃土壤。哪里不注意细心、关切地去感知周围世界,哪里就会产生漠然无情的人。心灵的易感性和同情心都在童年时期形成。如果童年蹉跎,那么所荒废的就永远无法弥补。⑦因此,保护孩子的同情心和易感性,是帮助他们成为高尚的人的第一步。
  (4)智力发展又丰富了审美。
  人在智力上的深入发展,是丰富审美需求和审美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审美教育意味着向孩子广泛介绍世界文化成就,介绍人类文化珍品。③当我们希望自己孩子的审美、立美水平向更高的境界发展时,智力的发展、知识的丰富就成为不可或缺的方面。
  (三)美育培养真正的人
  美育能够促使人达到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美育能够助人夯实成人、成才的最深根基。美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而这一点是当前许多家庭还不十分明确的地方。
  教育家蔡元培曾经指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就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
  美的对象,何以能陶养感情?因为它有两种特性:一是普遍性,二是超脱性。
  ……
展开
目录
序言/孙云晓

一、美育让孩子获得一生的幸福
(一)美育引人达到最高境界
(二)美为人生打下最深根基
(三)美育培养真正的人

二、家长的美引领孩子的美
(一)从家庭美育的现状说起
(二)家长要做个追求美的榜样
(三)家长的自我教育是家庭美育的关键
(四)在美的互动中成长

三、家庭生活之美
(一)衣之美
(二)食之美
(三)住之美
(四)行之美

四、家庭关系之美
(一)夫妻关系之美
(二)亲子关系之美
(三)隔代关系之美

五、家风之美
(一)世代相传
(二)蔚然成风
(三)价值为魂
(四)与时俱进

六、家庭艺术之美
(一)家庭中的诗词歌赋
(二)琴棋书画
(三)舞蹈、戏剧

七、家庭与科学之美
(一)科学家们推崇科学美
(二)科学美有两个特点
(三)科学美和艺术美相通
(四)发现孩子们身上的科学美
(五)家庭中怎样培养科学美
……

八、家庭中的身体美
九、家庭与自然美
十、家庭游戏与美
十一、家庭劳动与美
十二、家庭的独特之美
十三、家庭美育需要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

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