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的抽屉里,长年摆着一封从未寄出的信。信纸泛黄破旧,因为费曼经常拿出来展读。那是费曼在妻子阿琳过世一年后(1946年),写给亡妻的信。费曼在信末写道:“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啊。”2004年,这封信和其他费曼亲笔写的信,都来到费曼的女儿米歇尔手中。米歇尔说:“看着看着,我着迷了。写这些信的人展现出思路清晰、体贴、谦虚、风趣而又迷人的魅力来。”米歇尔于是选出415封信和家藏的照片编辑成这本书:“关于我父亲的书很多,不过那些书都取材于口述的数据。但现在你看到的这本书,都是他亲笔写的信,这些信自己会说话。这些信综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前所未见的费曼的特质。”
1988年,费曼与世长辞。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死亡太无聊了,我可不愿死两次。”
伟大喜剧演员的幕后,往往是一段历尽沧桑的人生;科学顽童的心底,透过这些纸页,浮现的是一个真挚高贵的灵魂。
费曼写给妻子阿琳 | 1945年5月22日
最亲爱的猫咪:
我还没有告诉你,星期天晚上从阿布奎基回营区途中发生的趣事。
一切都很正常,直到公车抵达伊斯潘诺拉(Espanola),我看到那儿五光
十色,还有个摩天轮,原来是有一座流动游乐场。因此,我没有考虑接
下来该怎么回营区的问题,就下了车直奔游乐场而去。
我坐了一趟摩天轮,接着又坐了一趟旋转飞椅,就是用两条链子
把椅子吊住,然后旋转起来的那种游戏。他们还有很多玩意儿,譬如投
圈圈或掷棒球等,可以赢取奖品,像基督雕像或大布偶之类的东西。我
没有玩,因为我看那些奖品都不怎么样,没什么吸引力。
我看到3个小孩很想坐小飞机,一直在旁边流连,就付钱请客,让
他们坐上去开开心。
这只是一个很小型的游乐场,但很好玩。
后来我就搭便车回营。我在路旁站了不到一分钟,第一辆路过的
车子就停了下来,让我搭便车。其实是我开车,因为车上的司机已经太
累了。车上还有3个女孩,不过长得实在相当安全,我就一直保持正人
君子的风度,一点也不用给自己施加耐力。
我爱你,小宝贝,在游乐场里,我想的都是你。我们以前在游乐场
玩得多开心。快快好起来,我们可以再去玩。
我爱你。
理查德 · 费曼
第 1 部 普林斯顿 | 1939~1942 年
为什么我要结婚?
这件事和所谓“高贵的情操”无关。
我要和阿琳结婚,因为我爱她,我要照顾她。
第 2 部 洛斯阿拉莫斯 | 1943~1945 年
我爱我太太,但我太太已经羽化升天了。
附笔: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啊。
第 3 部 从东岸到西岸 | 1946~1959 年
物理学也有本身的价值和发展的权利;
即便国家仍处于非常时刻,外头的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
第 4 部 美国国家科学院 | 1960~1970 年
我们怎么能大声地说,只有最好的人才可以加入我们之中?
参加这个自我标榜的团体,让我很不开心。
第 5 部 费曼物理讲座 | 1960~1965 年
如果你有任何才干,或任何工作吸引你,就全力去做吧。
把整个人投进去,像一把刀直刺入刀柄。
第 6 部 诺贝尔奖 | 1965 年
听到你得诺贝尔奖,我们又激动又高兴。
到了斯德哥尔摩,可别去天体营和裸体女郎鬼混!
第 7 部 科学教育 | 1966~1969 年
科学并不比别的学科重要,不应该凌驾一切。
好东西太多,也会让人消化不良而倒胃口。
第 8 部 鼓声咚咚 | 1970~1975 年
对我来说,打桑巴鼓从来都不能算是一种音乐。
我只是打着好玩,制造一些有节奏的噪声。
第 9 部 不改其志 | 1976~1981 年
得奖后 10 年内,如果费曼没染上“做官症”,
维斯可夫就算赌输了,须付 10 美元给费曼。
第10部 电视新星 | 1982~1984 年
如果你觉得我有点疯疯癫癫的,我现在有借口了,
因为我的脑壳钻了两个洞。你摸摸看,就在这儿。
第 11部 最后一幕 | 1985~1987 年
死亡太无聊了,我可不愿死两次。
附录一 | 我有一种信仰
—— 费曼接受《观点》节目的访谈
附录二 | 失礼的引力
附录三 | 物理学的未来
附录四 | 《加州科技》杂志号外:
费曼博士荣获诺贝尔奖
附录五 | 新数学的新教科书
附录六 | 两个寻找夸克的人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