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临床常见急危重症护理实践
0.00     定价 ¥ 42.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7851064
  • 出 版 社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危重病是指各种危及病人生命或重要器官功能的疾病。随着科学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救治。在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过程中,其护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临床常见急危重症护理实践》编者在参考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又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编写了这本《临床常见急危重症护理实践》。涵盖了急危重症护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增加了近年来的新理论、新技术。总结了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常用急救药物、常用监护技术、常用急救技术及护理、危重病人的营养治疗与护理、现代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疾病护理。
  《临床常见急危重症护理实践》内容丰富、简洁明了、贴近临床。是一本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护理专著。
展开
精彩书摘
  《临床常见急危重症护理实践》:
  第二节 危重患者的代谢支持
  随着对危重患者代谢变化的深入研究,发现高代谢是严重创伤、严重感染等危重患者伴随发生的代谢特点。由于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解激素分泌增加,机体很快就会继发严重的身体组织的分解与自身相食现象。脏器功能受损,出现生命器官功能的不全或衰竭。若不适当地提供过多或过少的营养物,将使脏器功能恶化。如输糖较多时,CO2生成增加,呼气通气负担加重,使呼吸衰竭更易发生或加重。肝脂肪变性、淤胆,导致肝功能不良。提供氮量不足,出现负氮平衡、尿氮排出增加,以及使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现在越来越认识到原来的营养治疗原则不适用于危重患者(代谢亢进患者及MSOF的病人)。
  Cerra等提出了代谢支持。其应用对象是代谢亢进(创伤、严重感染、脏器受损)的危重患者。为此,应该及时积极地对危重患者进行代谢支持治疗。它是营养治疗在代谢亢进病人具体应用中的发展,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危重患者代谢过程中对能量、蛋白质、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的需求增加的需要,同时为了维持或增强危重患者的免疫能力及对抗感染的防御机制,促进组织的修复、维护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近来对营养物的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进一步的研究和认识,从而指导临床工作,使代谢支持治疗更完善更合理,成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应用原则包括:①强调由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混合提供能量,两者的能量比为4:6。②减少葡萄糖负荷,每日提供非蛋白质热量不超过125~145kg/kg(30~35kcal/kg),每分钟输入葡萄糖不超过5mg/kg。③将非蛋白质热量与氮的比例降至418kJ(lookcal):1g氮以下,蛋白质量增至2~3g/(kg·d)。④特殊物质如谷氨酰胺、精氨酸等的应用。
  一、代谢支持途径
  可经肠外(PIN)或肠内(EN)或肠外加肠内途径进行代谢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而定,如果肠道结构和功能完整,应该首选并尽量利用肠内营养。但是常见严重创伤和腹腔感染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常有功能减退,或食欲减退而进食量很少,或由于严重创伤及手术造成胃肠道的完整性和功能破坏等情况发生,患者不能进食,而禁食是一种治疗方法,目的是使消化道休息。又由于危重患者术后胃功能受损,临床多见胃排空延迟,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胃潴留的发生率很高。有资料统计达100%,潴留时间最长达60日。对于这类患者所提供的营养物质开始必须完全从胃肠道外途径给予(TPN),这样才能保证机体每日能得到足够的热量和氮量、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但一旦这类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应尽早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并逐步增加肠内营养的量,最后完全过渡到肠内营养。因为对于危重患者来讲,较长时间的TPN,具有更多的风险,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肠道免疫功能。文献报道,严重创伤患者肠外营养时,并发症的发病率较肠内营养时显著增高。经肠营养能逆转TPN引起的免疫抑制。食物团块刺激胃肠道,激活肠道神经内分泌免疫轴,有助于维持肠道免疫功能。长期TPN引起的肠道免疫抑制不是这种营养方式本身有特殊缺陷,而是可能与肠道缺乏食物营养和刺激致使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的结果。如果早期恢复肠内营养,能维持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预防细菌易位和内毒素吸收所导致的肠源性感染,对保护患者的防御功能是有益的。
  (一)肠内营养(EN)
  1.实施方法和时间危重患者经口实施肠内营养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往往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管,滴注营养液。前者适用于昏迷患者等,后者适用于食管损伤、食管肿瘤者。对十二指肠、胃功能障碍者,可选用空肠造瘘置管,滴注肠内营养液。其他如十二指肠损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胰头癌根治术吻合口欠满意者,均可在手术结束前加做空肠造瘘术,主张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后即可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小肠的活动和吸收功能在手术后一直存在,因此是安全、有效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重症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节 ICU设置与管理
第三节 重症患者的接收流程
第四节 重症护理相关法律与伦理

第二章 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一节 重症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
第二节 重症患者的心理影响因素
第三节 重症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干预

第三章 常用急救药物
第一节 常规急救药物
第二节 常用急性中毒解毒药
第三节 急诊抗菌药物

第四章 常用监护技术
第一节 中心静脉压监测
第二节 无创血压监测
第三节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第四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五节 颅内压监测
第六节 腹压监测
第七节 呼吸功能监测
第八节 肾功能监测
第九节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第十节 胃肠功能监测

第五章 常用急救技术及护理
第一节 经鼻气管插管术
第二节 经口气管插管术
第三节 心肺复苏术
第四节 胸腔闭式引流
第五节 腰椎穿刺术
第六节 腹腔穿刺术
第七节 气管插管术患者护理
第八节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

第六章 危重病人的营养治疗与护理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代谢改变
第二节 危重病人的代谢支持
第三节 特殊营养物质在危重病人中的作用
第四节 危重病人的营养护理

第七章 现代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疾病护理
第一节 休克
第二节 创伤
第三节 昏迷
第四节 多器官功能综合征
第五节 重症烧伤
第六节 急性中毒
第七节 急性胰腺炎
第八节 甲状腺危象
第九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第十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十一节 呼吸衰竭
第十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十三节 心力衰竭

参考文献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