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重量级电影批评家雅克·奥蒙代表作《电影导演的电影理论》全新增修版!
◆ 电影爱好者和从业者不可或缺的电影理论入门与进阶读物。
◆ 三十多位电影大师用理论告诉你他究竟在拍什么,如何拍,以及为什么拍电影。
◆ 这不是一本理论文选,更不是一本点将录式的导演群像集,而是将散落四处的电影实践家的一手思想淬炼而出的理论结晶。
“一个电影导演唯有当他明了自己在从事的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职业时,才配得上这个头衔。”正如夏布洛尔所言,创作与思考的关系是如此得密不可分。西方重量级电影批评家雅克?奥蒙选取了那些具有个人色彩且通过文字对其电影理论进行阐述的导演,如布列松、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塔可夫斯基、帕索里尼、戈达尔、杜拉斯、希区柯克、法斯宾德等等,他们的理论或有共通之处,又或大异其趣。这些理论涵盖了电影美学、意识形态、符号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方向,它们与电影的核心命题息息相关,正是对这些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探讨构筑成了本书的脉络框架。
奥蒙根据思辨性和理论性的标准,探索了对业已存在的电影流派进行重新定义的可能性。较之电影理论家,这些理论更关乎“电影创作”。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长久以来,电影理论多出自批评家与理论家的笔下。电影史的论著,也是同一种思想结构与体系的产物。当然,身为一位深受电影结构主义影响的理论健将,奥蒙这本《电影导演的电影理论》虽没脱离批评家撰写电影理论的企图与视角,但值得凸显的,是他意欲将这些耳熟能详却散落四处的电影导演思想进行脉络化、概念化与系统化,并进一步将之纳入电影理论中加以归纳、描述及剖析的写作让人印象深刻,十分敬佩。可以这么说,奥蒙笔下的电影导演理论,它先是概念与本体的辩证,再者是观众与社会的互动,最后则是作为艺术体系的显现。此种多重性的论述不仅让电影理论多了一层来自于电影导演思辨的向度,更促使电影美学、电影理论与电影史之语境更显丰富与复杂。
——孙松荣(台南艺术大学动画艺术与影像美学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