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李煜词全集(国学经典丛书第二辑)
0.00     定价 ¥ 2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0204182
  • 作      者:
    [南唐]李煜评
  • 出 版 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兆鹏,词学大家唐圭璋弟子,博师生导师,教授。在宋词研究领域影响颇大,声誉颇盛。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学经典丛书第二辑》推出了20余个品种,包含经、史、子、集等各个门类,囊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该丛书以尊重原典、呈现原典为准则,对经典作了精辟而又通俗的疏通、注译和评析,为现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阅读国学经典扫除了障碍。所推出品种,均选取了当前国内已经出版过的优秀版本,由国内**专家郁贤皓、杨义、王兆鹏等倾力编注,集经典性与普及性、**性与通俗性于一体,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套优秀读本。
《李煜词全集》包含南唐二主李煜、李璟词及冯延巳词。每首词皆有详注和详评,适宜普通读者阅读。三者的词代表了南唐词的总体风貌和*高成就,书后附有南唐二主的生平资料和词评,供读者了解南唐二主的生平和创作风貌。
展开
精彩书摘
前言


唐宋词史上,父子都能写词的有不少,五代有李璟、李煜父子,北宋有晏殊、晏几道父子,南宋有葛胜仲、葛立方父子和韩元吉、韩淲父子。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唐二主和北宋二晏。本书选注的是二主词,所以下面主要介绍二主其人其词。
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又进入大分裂时代。北方先后有五个政权,南方有十个小国,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是十国之一,建都在金陵,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南唐在公元937年建国,先后有三个皇帝,即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后主李煜。
先主李昪,毕竟是开国皇帝,老谋深算,政治上有主见,有作为。他采取息兵睦邻的政策,致力于发展南唐的经济实力。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南唐一跃成为南方最为富庶殷实的强国。李璟、李煜父子,都是懦弱文雅的书生。写诗词,是行家里手;做皇帝,玩政治,却是大大的外行。李昪苦心经营留下的一份丰厚“家业”,几十年间,就被李璟、李煜父子俩折腾个精光,最终送给了宋太祖,李煜还赔上了自家的性命。
先说李璟其人。李璟(916—961),原名景通,字伯玉。登基后改名“瑶”,因为“瑶”是常用字,臣下百姓不容易避讳,又改名“璟”。公元943年,先主李昪病死,李璟继位,改元保大,“保大”,即“保太”,意思是偃兵息武,长保太平。先主临死时,叮嘱李璟要“守成业,宜善交邻国,以保社稷”。李璟即位之初,倒也记住了先皇遗训,以保境安民为务。可不久,他重用的一批亲信大臣,拼命鼓吹扩张领土,借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宰相冯延巳讥笑不愿用兵的先主是“田舍翁”,极力怂恿李璟用兵。李璟做了几年的皇帝,扩土的野心也逐渐膨胀,加上亲信大臣的鼓噪,于是开始大规模地出兵与邻国作战。先是出兵进攻闽国(福建),结果大败而归。后又出兵楚国,进攻湖南,又以失败告终。从此国力大亏。到了公元956年,无力进攻别国的南唐,反过来在淮南被后周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第二年,后周再次派兵攻打南唐。李璟招架不住,于958年宣布投降,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全部献给后周,自去帝号,改称国主,用后周年号。他本人为避周讳,又改名景。割让江北土地后,南唐已不堪一击,都城金陵与后周领土仅一水之隔,直接受到北方强大军事力量的威胁。李璟计划迁都洪州(今江西南昌)。这时候,金陵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变成十分繁华的大都市,大臣的豪宅都在金陵,绝大多数都不愿离开这安乐窝。但平常优柔寡断的李璟,这一次却是不顾一切地作出决断,于961年3月,亲率六军百官迁都。到了洪州后,满朝文武,怨声载道。李璟本人也难以摆脱丧师失地的屈辱忧愤,整天抑郁不乐,垂头丧气。迁都没有达到振奋人心、激励士气的目的,他也有些后悔,有时望着金陵方向,独自垂泪。3个月后,他就病死在洪州,享年四十六岁。在位十九年,庙号元宗。
展开
目录
目录

南唐二主词
前言·003
李璟
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016
望远行(碧砌花光锦绣明)·017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018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019
李煜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021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022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023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024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025
一斛珠(晓妆初过)·026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027
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029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030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031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032
长相思(云一)·033
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034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035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035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037
捣练子令(深院静)·038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芳春)·039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清秋)·040
望江南(多少恨)·040
望江南(多少泪)·041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042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043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044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045
菩萨蛮(人生愁恨何能免)·046
清平乐(别来春半)·047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049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050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052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054
冯延巳词
前言·059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069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070
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071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072
鹊踏枝(叵耐为人情太薄)·073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074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076
鹊踏枝(几度凤楼同饮宴)·077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078
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080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081
采桑子(中庭雨过春将尽)·083
采桑子(马嘶人语春风岸)·084
采桑子(酒阑睡觉天香暖)·085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086
采桑子(画堂灯暖帘栊卷)·087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089
采桑子(昭阳记得神仙侣)·090
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090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091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092
酒泉子(庭下花飞)·093
酒泉子(云散更深)·094
酒泉子(庭树霜凋)·095
酒泉子(芳草长川)·096
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097
临江仙(南园池馆花如雪)·098
清平乐(雨晴烟晚)·099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100
醉花间(林雀归栖撩乱语)·101
应天长(朱颜日日惊憔悴)·102
应天长(当时心事偷相许)·103
应天长(兰舟一宿还归去)·104
谒金门(杨柳陌)·104
谒金门(风乍起)·105
虞美人(画堂新霁情萧索)·107
虞美人(碧波帘卷垂朱户)·108
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109
虞美人(春山淡淡横秋水)·110
归国遥(何处笛)·112
归国遥(春艳艳)·113
归国遥(江水碧)·114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115
薄命女(春日宴)·116
喜迁莺(宿莺啼)·117
芳草渡(梧桐落)·118
更漏子(金剪刀)·119
更漏子(秋水平)·120
更漏子(风带寒)·121
更漏子(雁孤飞)·122
更漏子(夜初长)·123
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124
抛球乐(梅落新春入后庭)·125
抛球乐(坐对高楼千万山)·125
醉桃园(南园春半踏青时)·127
菩萨蛮(画堂昨夜西风过)·127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128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129
菩萨蛮(欹鬟堕髻摇双桨)·130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131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132
三台令(春色)·133
三台令(明月)·134
三台令(南浦)·135
点绛唇(荫绿围红)·135
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136
忆秦娥(风淅淅)·137

附录一李煜、李璟、冯延巳辑评·138
附录二南唐二主生平资料·153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