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单身经济学
0.00     定价 ¥ 42.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7663032
  • 作      者:
    何红旗
  • 出 版 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不可不知的的单身经济潮流

  这是一本以经济学原理分析单身群体消费特点的书。无论是男性女性,单身群体的储蓄意愿都偏低,且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在国金证券消费研究中心调研的城市单身青年中,一线城市有43%的单身青年是月光族,新一线城市有40%的单身青年是月光族,三、四、五线城市的月光族单身青年则超过了67%。随着单身人群的逐年壮大,市场中形成了一部分相对固定、有相同特征的消费群体,并促进了相关产业及服务行业的发展,由此催生了单身经济迅速崛起。

  ★与其调侃“剩男剩女”,不如把握单身经济的风口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单身人口已达到2亿,其中10%以上的人每月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以上,而7%以上的单身女性年收入超过20万元。单身经济催生了巨大的消费,“S十一”这个震撼全球零售业的网络购物大狂欢当初真是以象征单身的“光棍节”作为营销噱头。单身经济在中国方兴未艾,蕴藏着无数商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的单身经济已在消费、投资、文化等领域全面开花。当你还把“剩男剩女结婚难”当成谈资时,有远见的商家早就开始为单身消费者的“痛点”服务。读点《单身经济学》,认清未来消费市场的新风口。

  ★你了解单身人群的消费偏好吗?

  单身人群的消费特征跟其他群体有明显的差异。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消费意愿远高于储蓄意愿,重视改善生活品质,喜欢使用专为单身人士量身打造的单人份商品。比如,据天猫发布的《2016年消费报告》显示,天猫平台上的单人份商品市场供应同比增加5.6倍,消费增加2.2倍。其中,迷你洗衣机的成交总额约10亿元,迷你榨汁机的成交总额约1.9亿元。一人KTV在越来越多的购物广场出现,也宣告了单人份商品市场的强势崛起。这本《单身经济学》深入揭示单身人群的消费偏好,让商家更好地把握单身消费者的特定需求。


展开
作者简介

  何红旗,北京大学后EMBA,风险投资人,行业经济观察家,北大红杉创始人,中材建筑创始人兼董事长,中禄和投资控股董事长兼总裁,赋能财富密码公益导师,“资本盛宴”战略顶层设计总裁班导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创新战略与资本金融结构化设计专家,中华慈善总会公益活动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世界华商爱党爱国十大旗帜人物奖获得者,“创新中国——2015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荣誉获得者,CCTV2中国投资者大会2015年度经济创新人物,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特聘专家。已出版《股权的力量》《从创业融资到企业IPO实施全案》等优秀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分析单身群体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等的经济学书籍。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单身群体中,10%以上的人每月可支配收入为8000元人民币以上,他们的储蓄意愿偏低,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本书不仅聚焦单身经济蕴藏着哪些商机,生产者与服务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淘金,而且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单身男女为何选择单身,有哪些独特的消费行为,以及如何投资理财才能避免因过度消费而导致财务赤字等内容。如果你想知道是单身潮流改变了商业,还是商业的丰富便利促成了单身的流行;那么请翻开本书,相信你一定可以在趣味阅读中找到答案。

展开
精彩书摘

  独立女性更愿意为自己埋单——财务自由

  一个人收入的多寡,对他的性格所发生的影响,常常不弱于(即使稍差一些)获得收入的方法所发生的影响。

  在一个随性自由的时代,没人愿意将就着过日子。如果对方不是令人满意的那个人,那么自己情愿享受单身的自由和洒脱。今天,越来越多的女人不着急结婚了,并非是因为她们不愿意找一个伴侣过二人世界,而是因为如果这种生活比单身的日子更糟,她们情愿维持现状。

  与男友同居前,李然是一家外企的营销主管。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她对未来的同居生活充满了期待和想象,渴望享受二人世界的浪漫与甜蜜。然而,踏入这扇大门后,李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

  开始的时候,男友还保持着恋爱期间处处殷勤的做派,然而过了几个月就画风突变。原来那个体贴周到的人不见了,男友像换了一个人。想象一下:自己伺候了一天客户,还没下班就开始盘算着晚饭怎么搭配食材;回到家里,洗衣机里堆满了脏衣服;忙碌半天做好了晚饭,男友吃完甩手去打游戏了,留下自己收拾残局。

  显然,这不是李然想要的生活,她不允许自己在这样的日子里沉沦,耗尽人生的美好。与男友多次沟通之后,对方始终没有根本性改变,于是李然果断与之分手,重新回归自己以前自由、快乐、美好的单身生活。

  一般来说,高收入女性群体过了依附男人解决生存问题的阶段,她们在经济上实现了独立,在获得财务自由的同时大胆追求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在对待婚姻这件事上,她们最大的特征是不再委屈自己。如果遇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则她们甚至会一直保持单身。

  ◎单身女性不着急结婚的经济因素

  单身女性日益增多,并引起广泛关注,我们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背后的真正原因。

  在传统社会里,很多女性没有实现经济独立,往往需要依附于家庭才能生活。于是,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维持生存的一种途径。到了适婚的年龄,女人为了及时把自己嫁出去,甚至会降低要求;至于双方是否有感情基础,也并不重要,因为经济因素占据了首要位置。

  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与社会发展,很多女性在经济上开始独立,自然对婚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传统婚姻无法带来爱情意义上的幸福,当女性不再受制于经济问题时,她们就摆脱了婚姻中生存功能的制约,开始追求心理上的满足感。

  今天,那些实现经济独立的女性不再过于看重男性的财富,而是更注重他们的容貌、气质、品位以及双方的契合度。如果找不到满意的结婚对象,那么与其随便找一个人凑合过日子,她们宁愿自己挣钱自己花,享受一个人的种种美好。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实现财务自由的女性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婚姻变得挑剔起来,无疑会错过某些适合结婚的对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婚姻市场的真实行情产生了误判。女性盲目乐观估价而导致脱离实际,也要承受嫁不出去的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家庭与社会压力。

  ◎五成中国单身女性从经济独立步入轻奢

  国内一家婚恋网站发布的《2017年中国单身女性调研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单身女性表示,当今女性多才、多艺、有才华,不但颜值高、身材好,而且工作能力强、收入高。在她们的潜意识中,提升自我能力,拼才华、学识与职业技能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不再依靠男人成了最显著的特征。

  此外,调研还显示,超八成的单身女性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12.32%的单身女性年收入在10万~20万元,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人群占7.28%。在高收入的女性人群中,北京、上海、深圳、福州、广州、南京、长沙、成都、东莞、杭州的单身女性占比居全国前十。

  不难发现,新一代单身女性有着很强的消费能力,并且她们不再满足于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消费,而是或多或少有额外消费的规划,体现了高品质的生活水准。除了把剩下的钱存起来,另外五成女性已从经济独立步入“轻奢女性”的行列——有买房、买车的能力,有购买奢侈品的资本,有额外长途旅行的经费。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时代单身职业女性实现了财务自由,不再过早踏入婚姻,追求更多精神层面的体验、物质层面的享受,极大地提升了个人生活质量与品位。与此同时,她们的结婚年龄也后移,进一步壮大了单身人群的队伍。

  一旦从家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些离开男人独立生活的女性更愿意为自己买单。经济独立带来精神层面的革命,她们对自己更认可,并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当然,她们对未来的婚姻生活也抱有更高的期待,既会追求物质方面的财富,也会考虑精神层面的和谐。

  【经济学解读】

  许多女性实现经济独立以后,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与其说“单身贵族”是婚前的一种状态,不如说是财务自由带来的结果。单身女性的增多证明择偶困难是双向的,这与整个社会的变迁有关,表明经济自由让女性对婚姻的依赖程度降低。

  单身时期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跳蚤效应

  经济规律是关于在一定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倾向的叙述。

  二十几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也是最宝贵的奋斗时刻。这时候,人的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也最有想象力。一个人充分利用好这段时光,在工作或专业领域内有所作为,会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年轻的时候拥有甜美的恋情,或者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这方面不尽如人意,也不必纠结,你完全可以把精力投入人生奋斗上,静候缘分的到来。有句话说得好,“单身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投入更大的精力,一定能够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就。

  在自己最美好的年纪,刘佳遇到了初恋,两个人热烈地相爱,每天有聊不完的话题。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有一天会形同陌路。秋天的时候,两个人分手了。随后,刘佳收拾好行李,离开了读大学的那个城市,来到了北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她想了许多事,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决不能因为爱情而迷失自我。

  开始新生活以后,刘佳到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把手机换了,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在简单、安宁的生活中,她渐渐找回了坐标,清楚了努力的方向——写作。心变得恬静了,她把过往的经验、当下的感悟、未来的想象写在纸上,自己未曾发觉的文采得到了释放。

  几年下来,刘佳出版了五部作品,与出版社和读者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她发现许多人有情感、心理方面的困惑,于是开始潜心研究这方面的课题。刘佳意识到,情感挫折疏导是一项重要而急迫的工作,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重建积极乐观的心境。随后,她开始努力学习心理、生理、社会知识,逐渐成为这个领域的精英。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刘佳喜欢打理自己的花园,红玫瑰、香雪兰都是她的最爱。这些鲜花可以让她的心静下来,房间里飘着淡淡的花香,也带来许多写作灵感。一个女人可以孤单,却不一定寂寞。在一个人沉思、感悟的日子里,刘佳完成了美丽女人的蜕变。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珍惜单身的时光,做一个有想法的人,将你的梦想付诸行动,你一定可以在自我超越中成就最好的自己。因为情感遇挫而自暴自弃,整天虚度时光,这样的日子毫无价值可言。有野心的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浪费每一天、每一秒。

  生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跳蚤扔到地上,然后它能从地面跳起一米高。接着,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一个玻璃盖,然后跳蚤跳起来的时候会撞到盖子上。反复几次之后,撤掉玻璃盖,发现跳蚤已经不能跳到一米的高度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不难理解,跳蚤多次触碰到玻璃盖以后,开始主动降低跳起来的高度,并且逐渐适应这种情况,不再尝试跳得更高。这就是经济学上的“跳蚤效应”。

  “跳蚤效应”的启示是,一个人如果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要为自己设定一个可以追逐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不能太低。换句话说,你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很多人不敢追求梦想,不是追不到,而是因为心里默认了一个“高度”——它常常使他们受限,看不到未来确切的努力方向,结果每天过着庸庸碌碌的日子。

  ◎单身期间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单身的日子没有想象中那般无聊,只要你为自己设定上进的目标,并坚持持续不断地努力,就能看到自己蒸蒸日上。利用好单身期间的大把时间,沉下心改造自我,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你会发现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努力争取、细细品味。

  列出一张清单,去健身房消除身上的赘肉,慢慢品味好书、电影,在公园里一边散步一边和自己对话,制订一个可行的理财计划……除了两个人在一起的欢腾日子,人生还有静心思考的快乐,这可以让精神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们喜欢用经济学衡量爱情,把不同品质的男人(女人)比作股票,希望抓住潜力股、看准绩优股、扔掉垃圾股。如果想稳赚不赔,那么在购买股票之前是否应该先成为一个有鉴赏力的股东呢?利用单身的空档期清理情绪垃圾,让新的知识和眼界升华自我,这种修行能让你跳得更高,面对下一场恋爱的时候能选择更好的对象。

  ◎勇于突破自我的人有更好的未来

  人生有无限可能,无论你处在热恋中,还是保持单身,都不应该给自己设限。跳蚤变成“爬蚤”并不是因为失去了跳跃能力,而是因为多次受挫后形成了思维定式,不再奢望更高的目标。单身人士并非没人爱,结束一段恋情也不意味着人生变得灰暗,永远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勇敢超越自我,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害怕寂寞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单身的时候百无聊赖,甚至整天混日子,这样的人生毫无趣味可言,也意味着失败。如果在心理上默认了单身意味着一片空白,而无法逾越这个高度,那么你就失去了追求卓越人生的野心,即便有一段新的恋情降临,你也会因为实力不济无法抓住它。在一次次失败中怀疑自己,恐惧失败后自尊和自信受到打击,于是变得畏首畏尾,思考问题的能力也直线下降,这才是最令人忧虑和恐怖的事情。

  单身时期是突破自我的时候,是迈向下一个战场的驿站。如果无法战胜孤独,不能自我成长,那么未来的日子必然令人怀疑。追求卓越的人珍惜单身时期,勇于突破“心理高度”,因此跳得更高,让人生充满无限可能。

  【经济学解读】

  一个人畏畏缩缩地思考,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给自己设限了。如果潜力不能爆发出来,那么生命的价值就变得一文不值。超越“跳蚤效应”的限制,单身的人才可以变得更优秀。

  生活不相信眼泪,请收起你失恋的落寞,在单身的日子里潜心修行,不远处一定有更好的人在等着你。不做精神上贫瘠的人,朝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靠拢,在有限的璀璨年华里,唯有好光阴不可辜负。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效用最大化:单身是理性经济人的选择

  从万元一只的手袋说起——奢侈品002

  婚姻需要很大的投入——交易费用006

  婚姻之外的预期回报——机会成本009

  独立女性更愿意为自己埋单——财务自由013

  单身时期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跳蚤效应017

  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贸易壁垒022

  提升爱情市盈率——资源配置027

  第二章

  路径依赖:单身男女事业向左,婚姻向右

  谁在对婚姻挑三拣四——选择成本032

  工作彻底解放了女性——囚徒困境037

  单身女性中的女强人——路径依赖041

  事业有成才是最好的保障——道德风险045

  选择了事业的单身女子——沉没成本049

  爱情不是男人的避难所——买方垄断053

  第三章

  非价格竞争:单身男女是这样炼成的

  当穷小子爱上拜金女——资源禀赋058

  迟婚的男士:没面包就要挨饿——销售费用062

  大龄单身女:追求爱情也看重物质——风险厌恶者065

  投资心态错位才不肯出手——规模收益递减069

  婚恋进程受家庭的影响——捆绑销售073

  高举“非诚勿扰”的大旗——垄断的无谓损失077

  最好的伴侣是自己——边际效应081

  错估形势导致情路坎坷——谈判经济学085

  那些与婚姻割裂的人——产品生命周期089

  第四章

  资本收益:单身是贵族,也是生意

  赚钱要懂“单身经济学”——经济利润094

  “买买买”,消费成为孤独新解药——冲动型消费098

  婚恋网站成为风投“香饽饽”——信息不对称103

  针对单身男女开发的网络游戏——比较优势108

  小户型房子更受单身人士青睐——消费偏好112

  谁是小型家电的消费者——性价比117

  不孤独的食物美学——供需机制121

  有情侣衫,就有光棍衫——扩张路径125

  把单身腕链变成恋爱通行证——预期利润129

  第五章

  消费层级:在花钱中实现个人保值增值

  单身族更热衷参加培训——价值投资134

  单身女性喜欢美容、健身——保值增值139

  聚会场合是单身者的天堂——规模收益递增142

  玩具、宠物商店火爆——需求定律146

  男人喜欢买车,女人喜欢买房——保障投资150

  只有AA制是不够的——经济规则154

  让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效用——新节俭主义157

  第六章

  博弈论——三十不嫁,不婚族的经济看板

  三十岁,获得持续赚钱的能力——财富状况162

  为什么一线城市单身的人越来越多——看不见的手167

  择偶也要看“本钱”——效用曲线171

  “钻石王老五”为何做不婚族——逆向选择175

  找个对象,还是养条狗——替代品180

  那些独身者的价值观——最优决策184

  离婚可怕,没安全感更可怕——隐成本188

  别让虚荣心吃光了你的口袋——财政赤字192

  年纪越大,结婚压力越大——边际递减196

  单身是不愿将就的结果——雷布森选择200

  附?录

  单身消费的四大趋势204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