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来许多世家①,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②,还是读书。
【注释】①世家:语出《孟子·滕文公下》:“仲子,齐之世家也。”指王侯分封建国,子孙世代承袭,后泛指世代贵显或以某种职业世代相承的家族。
②品:这里是等级、品级的意思,并非指人的品格。此句即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意。
【译文】古今许多世族大家的传承,无不是靠积累德行;世间最高洁的品质,还是由读书培养。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①;修德不期获报②,自然梦稳心安。
【注释】①究竟:毕竟,终究。
②不期:不期望,不期待。报:回报。
【译文】刻苦读书,即使不能功成名就,毕竟使人品质高雅;修养德行,而不期待回报,自然能够恬然安眠。
为善最乐,读书更佳。
【译文】世间之事,行善最令人快乐,读书则更值得赞许。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①?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②。
【注释】①擅:擅长。艺:古有六艺之说,一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技能;一指六经,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从上下文看,此“一艺”指六经一种。
②五伦: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伦理关系。名教:名即名分,教即教化,是指通过确定人的身份、人伦义务来教化天下,以维护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译文】诸位为何到书院学习?难道只是为了做学问、写文章,习得一门微末的技艺或特长,便可算得上传承文化的读书人?
我所追求的也很明白,只是在为子为臣为弟为友上,尽到五种人伦的本分,成为伦理教化的正人君子。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①。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②。
【注释】①文学:古代的文学既包括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文学,还包括学术思想,是学术与文学的总称。
②济:助长,成就。
【译文】聪明若是用在正路,越聪明越好,文学功名更能使其锦上添花。
聪明如果用于邪路,越聪明越坏,文学功名恰好会助长其奸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