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本草纲目(国学经典丛书第二辑)
0.00     定价 ¥ 49.8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0204335
  • 作      者:
    [明]李时珍
  • 译      者:
    战佳阳,王雪注
  • 出 版 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时珍,字东璧,湖北蕲州人,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代表作《本草纲目》。
我社今次推出的《本草纲目》的节译本系由医药学专家战佳阳注译,其人长期从事中医文化和理论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以更加朴实的语言文字讲述丰富的医药学知识,使读者更易于理解本草纲目的精髓。代表作《子淋中医源流探析》《黄帝内经中的择时之变》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学经典丛书第二辑》推出了20余个品种,包含经、史、子、集等各个门类,囊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该丛书以尊重原典、呈现原典为准则,对经典作了精辟而又通俗的疏通、注译和评析,为现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阅读国学经典扫除了障碍。所推出品种,均选取了当前国内已经出版过的优秀版本,由国内**专家郁贤皓、杨义、王兆鹏等倾力编注,集经典性与普及性、**性与通俗性于一体,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套优秀读本。
《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全书共190多万字,52卷,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之大成的药典,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的声誉,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展开
精彩书摘

【释名】时珍曰: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兆。十亿曰兆,言其多也。或云从兆谐声也。

【气味】辛、酸、甘,热,微毒。多食令人有热。
【主治】作脯食,益颜色。(大明)
肺之果,肺病宜食之。(思邈)
冬桃,食之解劳热。(时珍。出《尔雅注》)
核仁
【气味】苦、甘,平,无毒。
【主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本经》)
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硬,除卒暴击血,通月水,止心腹痛。(《别录》)
治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畜血。(元素)
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鬼注疼痛,产后血病。(时珍)
【发明】杲曰:桃仁苦重于甘,气薄味厚,沉而降,阴中之阳,手、足厥阴经血分药也。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破凝血者用之。其功有四:治热入血室,一也;泄腹中滞血,二也;除皮肤血热燥痒,三也;行皮肤凝聚之血,四也。
成无己曰:肝者血之源,血聚则肝气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桃仁之甘以缓肝散血,故张仲景抵当汤用之,以治伤寒八、九日,内有畜血,发热如狂,小腹满痛,小便自利者。又有当汗失汗,热毒深入,吐血及血结胸,烦躁谵语者,亦以此汤主之。与虻虫、水蛭、大黄同用。
【附方】偏风不遂,及癖疾:用桃仁二千七百枚,去皮、尖、双仁,以好酒一斗三升,浸二十一日,取出晒干杵细,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以原酒吞之。(《外台秘要》)
产后血闭: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藕一块,水煎服之良。(唐瑶《经验方》)

【译文】
【释名】李时珍说:桃性早开花,易种植而种子繁多,所以字从木、兆。十亿为一兆,是说多。有人说从兆是兆作为桃的声符。

【气味】辛、酸、甘,热,微毒。多吃使人有热。
【主治】做成果脯吃,对人面色有益。(大明)
是肺之果,患肺病的人适宜食用。(孙思邈)
冬桃,食用它可以解劳热。(李时珍。出《尔雅注》)
核仁
【气味】苦、甘,平,无毒。
【主治】治疗瘀血闭经,症瘕邪气,杀小虫。(《神农本草经》)
能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硬,除猝暴击血,通月水,止心腹痛。(《名医别录》)
治疗血结、血秘、血燥,能通润大便,破畜血。(张元素)
主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鬼注疼痛,产后血病。(李时珍)
【发明】李杲说:桃仁的苦味重于甘味,气薄味厚,沉而降,属于阴中之阳,是入手、足厥阴经血分的药。苦用来泄滞血,甘用来生新血,所以破除瘀血的使用它。它的功用有四种:治疗热入血室,是第一种;泄腹中滞血,是第二种;除皮肤血热燥痒,是第三种;行皮肤凝聚的血,是第四种。
成无己说:肝是血之源,血聚就肝气燥。肝苦于急,就赶紧吃甘味来缓它。桃仁的甘味用来缓肝散血,所以张仲景抵当汤使用它,用来治伤寒八九日,体内有畜血,发热如狂,小腹满痛,小便自利的。又有应当发汗却没发汗,热毒深入,出现吐血及血结胸,烦躁谵语的病种,也应当用抵当汤治疗。与虻虫、水蛭、大黄一同使用。
【附方】偏风不遂,及癖疾:用二千七百枚桃仁,去皮、尖、双仁,用一斗三升好酒,浸泡二十一日,取出晒干杵细,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原酒吞服。(《外台秘要》)
产后血闭:用桃仁二十枚(去皮尖),一块藕,用水煎服用效果很好。(唐瑶《经验方》)

【释名】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大曰枣,小曰棘。棘,酸枣也。枣性高,故重朿;棘性低,故并朿。朿音次。枣、棘皆有刺针,会意也。
大枣
【释名】干枣(《别录》)、美枣(《别录》)、良枣。
瑞曰:此即晒干大枣也。味最良美,故宜入药。今人亦有用胶枣之肥大者。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本经》)
宗奭曰:煮取肉,和脾胃药甚佳。
补中益气,坚志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除肠澼。(《别录》)
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和光粉烧,治疳痢。(大明)
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李杲)
【发明】震亨曰:枣属土而有火,味甘性缓。甘先入脾,补脾者未尝用甘。故今人食甘多者,脾必受病也。
时珍曰:《素问》言: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谓治病和药,枣为脾经血分药也。若无故频食,则生虫损齿,贻害多矣。按:王好古云:中满者勿食甘,甘令人满。故张仲景建中汤心下痞者,减饧、枣,与甘草同例,此得用枣之方矣。又按:许叔微《本事方》云:一妇病脏燥悲泣不止,祈祷备至。予忆古方治此证用大枣汤,遂治,与服尽剂而愈。古人识病治方,妙绝如此。
展开
目录
序例
七方·003
十剂·013
四时用药例·027
五脏五味补泻·029
引经报使·032
服药食忌·033
妊娠禁忌·034
饮食禁忌·035百病主治
湿·039
脾胃·042
咳嗽·049
不眠·059
消渴·061
瘀血·068
眩运·072
妇人经水·076
胎前·081十六部
水部·087
火部·092
土部·099
金石部·104
草部·140
谷部·366
菜部·384
果部·403


木部·446
虫部·504
鳞部·520
介部·529
禽部·535
兽部·542
人部·556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