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创作实务》:
蒙太奇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部分,画面剪辑即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指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蒙太奇具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使影片自如地交替使用叙述的角度,如从作者的客观叙述到人物内心的主观表现,或者通过人物的眼睛看到某种事态。二是通过镜头更迭运动的节奏影响观众的心理。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
所以编剧的不可或缺性就凸显了出来,电影的编剧为未来的电影设计蓝图,电影的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表现出来。
美国爱迪生影片公司的摄影师埃德温·鲍特就选择了在当时人们眼中具有极大魅力的消防员的生活为表现对象,根据他们的生活来编织故事,利用蒙太奇技巧进行剪接,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就是时长仅为几分钟的影片《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
鲍特根据故事的需要,增添了一些场面,并在拍摄完这些场面后,将所有的镜头进行了戏剧性的排列:
(1)开端:消防队领班梦见在万分危急中的妇女和孩子。
(2)发展:火警信号响起。
(3)行动:消防员听见警铃,急忙救火。此处设置悬念,消防队员能及时赶赴火灾现场吗?
(4)火灾现场:火光熊熊中的大楼。
(5)高潮:大火中的受灾者手足无措而又惊惶恐惧。
(6)结局:消防队员抵达火灾现场,奋力救出被困于大火中的妇女和孩子。
(二)电影中声音的出现使剧本跃居首要位置
1926年歌剧片《唐璜》出现,它由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出品,在拍摄时用唱片来配唱。
1927年,华纳公司又推出了《爵士歌王》,影片有声响、歌唱,甚至出现了对白,虽然这两句对白的出现是偶然的,当时男主角乔尔森在唱完一首歌曲后,随口说了两句话:“等一会儿,等一会儿我告诉你,你不会什么也听不到。”后期制作时,这两句话居然被无意地保留了下来,于是这部影片就意外地成了“有声电影”。几句意外的对白让观众们大吃一惊,电影史给予这部影片以高度的评价,公认其为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片。
1928年,华纳公司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自此,有声电影全面推开。
有声片出现后,电影制作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在拍摄电影故事片时,为防止拍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差错,保证影片拍摄的效率,电影剧本的写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编剧也成为专门的、不可或缺的岗位。
剧情片风行一时,电影制片人开始向舞台或文学作品寻求故事材料,剧本的创作在商业的刺激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之前的“电影故事剧本”就包括简单的说明或者几个场景,导演要把全部活动、情节进展和镜头顺序牢记于心,当竞争激烈起来,影片加长之后,需要有专门的剧作家来进行故事的写作这一愿望变得迫切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影片的有效制作。此时,电影剧本作者会先把故事写成简介,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故事大纲,然后加以铺排,写出比较长的而且有明确场景的情节,如果通过了,就把铺排好的故事改写成分镜头脚本,也就是比较完整的影片文字剧本。要使分镜头脚本能够真正派上用场,这个写脚本的人就需要高度了解电影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技术性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