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衣披天下冀功成:广东番禺叶氏家族文化评传
0.00     定价 ¥ 5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4557515
  • 作      者:
    王广勇,臧卓美
  • 出 版 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研究,家族视角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尤其是众多的文化家族,与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教育等领域息息相关。近代的番禺叶氏家族,自叶衍兰咸丰年间成进士,官至军机章京,为清代词坛“粤东三家”之一,文采风流,映照一时,人称“南词正宗”。其孙叶恭绰早年留学日本,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又是精通书画,热心收藏,是声明仅次于蔡元培先生的文化名人。其曾孙叶公绰留学英美,先为清华的名教授,后从政为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以达官名士著称。《衣披天下冀功成:广东番禺叶氏家族文化评传》便是通过对这几位番禺叶氏家族代表人物生平事业的追溯和其家族文化的分析,探究近代的文化流变与传承。
展开
精彩书摘
  《衣披天下冀功成:广东番禺叶氏家族文化评传》:
  1931年6月30日,蝉声嚷得暑意浓,叶公超和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生袁永熹成婚,成为师生恋的成功范例。燕大侨生陈仰贤曾主动追求叶公超,但他不为所动。得知他的婚讯,陈仰贤致信吴宓:“我爱一切他所爱的人”“我是无条件的爱他”。叶公超的魅力可见一斑。
  袁永熹(1906-1995),又名淑惠,当时在燕京大学物理系就读,比叶公超小两岁。她的祖籍是贵州修文,是个官宦世家。其父袁祚口清末曾入袁世凯幕府,做过营口道台,辛亥革命后避入天津租界。北洋军阀时期,他亦官亦商,长袖善舞。1929年死于脑溢血后,家道中落。袁永熹与兄弟姐妹皆靠变卖古董字画上大学。
  学生常风到清华北院拜访叶公超,看见一位女子坐在书桌旁椅子上看书。叶公超给学生介绍,眼前的女子正是新婚夫人。令常风诧异的是,袁永熹平常穿戴,素面朝天,没有新嫁娘的簇新衣着与脂粉气。房里没新添家具和摆设,唯见书架上新添一排十来本红皮脊烫金的字和图案耀眼的书——知道叶公超最喜欢兰姆的文章,胡适、温源宁等数十位老朋友特意买了路卡斯编的《兰姆全集》和路卡斯写的《兰姆传》作新婚贺礼。这礼物当真送到他心坎上了。伉俪相得,以书为伴,这是叶公超一生最美好的时光。袁永熹是本色女子,安于荆钗布裙的居家日子,性情爽朗,待人热忱。叶家窗明几净,花木扶疏。来访者皆真切地感受到叶袁二人琴瑟和鸣、一派欢乐平和的新婚生活。在叶公超心目中,袁永熹是静女。1932年,长女出生,取名叶彤;1937年儿子出生,取名叶炜。名字皆来自《诗经》里的《邶风·静女》,这首诗以一个热恋中男子的口吻抒发了幽会之乐:“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儿女之名,流露了叶公超对夫人的爱悦,清纯而炽烈。
  朋友眼里的袁永熹是标准的贤妻良母。西南联大时期,吴宓常在叶公超家中“蹭饭”,《吴宓日记》多次提及袁永熹。1940年10月19日:“叶宅晚饭。近一年来,与熹恒接近,深佩熹为一出众超俗之女子。”吴宓甚至觉得袁永熹性情颇似他一生爱恋的毛彦文,并进一步联想:“使宓以昔待彦者对熹,必立即径庭。”当然,他并没有“如法炮制”,他对袁永熹,始于敬,终于敬。叶公超“自承近于大男人沙文主义者,特别喜欢meek(柔顺)的女子”。美满的婚姻因他不节制的“沙文”作风而恶化。一次,吴宓到叶家吃饭,因饭菜味道不合胃口,叶公超大发脾气。袁永熹一言不发,等他发泄完毕,一字一顿:“作为主妇,饭菜不合口味,我有责任。但是你当着客人的面发脾气,也是不合适的。”
  1934年暑假,叶公超在清华工作了整整五年,有了一年的带薪假期,可以到国外游历。他带着妻子周游欧美,从上海出发,先到美国,停留约一个月,再到意大利、瑞士,然后在法国住了四个月,第二年初春到英国。1935年暑假快结束时他们才从欧洲回到北平。
  ……
展开
目录
题引 衣披满天下谁能识其恩

第一章 渊与流:番禺叶家根深叶茂
第一节 说叶姓:枝蕃叶繁中华著姓
第二节 叶梦得:承前启后文坛翘楚
第三节 叶清臣:敢言善为一代名臣

第二章 叶衍兰:南词正宗重振风雅
第一节 进则京官退亦名士
第二节 越华书院培育真才
第三节 词坛春兰独秀一时
第四节 以词为诗抒写性情
第五节 交游广阔融入主流
第六节 诗词书画相得益彰

第三章 叶恭绰:政坛传奇文化大家
第一节 孜孜求学初仕邮传
第二节 精明强干政坛常青
第三节 投注心血创建交大
第四节 创办实业倡导教育
第五节 醉心鉴藏志于学术
第六节 保护文物弘扬文化
第七节 词笔丹青卓然大家
第八节 潜心佛学弘法利生
第九节 家国情怀民族气节
第十节 暮年壮心致力文教
第十一节 追慕中山魂归仰止

第四章 叶公超:杏坛名师外交英才
第一节 幼而失怙后母情深
第二节 叔父训诲刻苦力学
第三节 游学英美卒业剑桥
第四节 执教北大远走暨南
第五节 倾心《新月》投身批评
第六节 清华名师兼课北大
第七节 琴瑟和鸣周游欧美
第八节 抗战岁月联大沧桑
第九节 蒙自山水叶落孝园
第十节 猖狂书生初入政坛
第十一节 才识卓著绽放英伦
第十二节 外交之路跌宕沉浮
第十三节 宦海覆舟风云诡谲
第十四节 怒而写竹喜而绘兰
第十五节 夫妻分离困守孤岛
第十六节 风流人物诗酒豪情

第五章 启示录:言传身教文化传承
第一节 祖孙接力谱就经典
第二节 帮助幼妹实现梦想
第三节 叔侄同心保护国宝
参考书目

附录 番禺叶氏家族世谱图
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