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春、夏、秋、冬四季24个节气由浅入深、由简至难划分。知识全面、饶有趣味。在四季的交替间,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地了解书法。让孩子们对书法的笔法特征及结构组合有全面的认识与习写,更结合书体源流、书家趣事、书法理论、书法欣赏、书法常识及文房四宝等知识,使孩子们对书法这个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有贯穿一生的整体认识。
★ 编著,风靡台湾二十余年的青少年书法普及读本,印行几十万册。16开本,大字排版,保护眼睛,疑难字标有注音,让儿童读者自主无障碍阅读,是少儿书法入门读本之选。
★ 24张国风节气插图,100余张实拍图,200余张水墨插图,300余张高清书法碑帖,生动自然、图文并茂地教孩子学习书法、理解书法、欣赏书法,从而爱上书法。
★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本系列是适合6-16岁儿童阅读的书法读物。内容通俗易懂,书法知识准确,而且穿插着许多书法故事,极富吸引力。书中插图精美,在四季的交替间,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地介绍书法。不仅让孩子们对书法的笔法特征及结构组合有全面的认识与习写,更结合书体源流、书法家故事、书法理论、书法常识及文房四宝等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使孩子们对书法这个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有自己的整体认识,增强孩子对传统书法的兴趣以及提高书法技能。
基本学习
用具摆放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书法必须准备适当的用具及碑帖,才能使学习有效果。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基本的用具,以及这些用具和碑帖在桌面摆放的位置:
一、 垫布 放置在桌面的中央,以免墨汁渗透纸背污染桌面。
二、 纸 放置在垫布上面,书写练习用。
三、 砚台 放置在纸的右前方,磨墨并盛装墨汁用。
四、 墨 放在砚台的上方,研磨用。
五、 笔山 放置在砚台的下方,搁置毛笔,以免毛笔滚动。
六、 毛笔 放在笔山上,书写用。
七、 文镇 压在纸上,固定或压平纸张用。
八、 碑帖 放置在纸的左边或前方,临摹或学习用。
坐 姿
练习书法时,正确的姿势是很重要的,姿势正确,不仅较容易写出端正漂亮的字,而且对身体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
坐姿的要点如下:
一、 头要正,头正才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所写的笔画是否正确,所写的字是否歪斜。
二、 身体要正直,不歪斜,不可弯腰驼背,并与桌边保持适当的距离(约10 厘米),不紧靠着桌边,也不离开桌边太远。
三、 两手平放在桌面上,两手臂自然向左右张开,手肘不要超出桌边,这样执笔写字时才能保持稳定。
四、 两脚自然平放在地面上,不跷脚、不抖腿。
执 笔
毛笔的执笔方法与硬笔(如铅笔、圆珠笔)不同,对一个学书法的人来说,执笔的方法是初学时期最重要的一课。古时候的书家们流传下来的执笔方法有很多种,如单钩法、双钩法、握管、搦管、撮管等。而其中,大家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双钩法。
其实,执笔的方法虽然有许多种,但总离不开三个要点:
一、 指要实 五指要摆在正确位置,并均衡地用力。力量要适中,不可太松或太紧,太松会不稳定,太紧则手会僵住。
二、 掌要虚 掌心要成虚空的样子,掌心虚空时,手指较灵活,运笔会比较容易。
三、 笔要直 笔管直,写出来的笔画比较温润。此外,由于笔毛压着纸面的弹力较大,可使笔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更有劲道。
◆立春基本学习
用具摆放
坐姿
执笔
运笔
◆雨水基本笔法
永字八法
点法
横法
竖法
撇法
捺法
挑法
折法
钩法(1)
钩法(2)
点的变化(1)
点的变化(2)
◆惊蛰结构原则
外形原则
均衡原则
均间原则、比例原则
脉络原则、变化原则
◆春分笔画的毛病
牛头、鼠尾
蜂腰、鹤膝、竹节
棱角、折木、柴担
描改、墨猪
◆清明文房四宝(一)
书法用具的认识(1)
书法用具的认识(2)
毛笔的历史
毛笔的种类
毛笔的选择
毛笔的使用
墨的历史
墨的制法及选择
墨的使用
◆谷雨文房四宝(二)
纸的历史
纸的种类及选用
砚的历史
砚的种类
砚的选择和使用
赏心悦目的文房清玩(1)
赏心悦,目的文房清玩(2)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