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国政府统计重点领域解读
0.00     定价 ¥ 9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2519812
  • 作      者:
    许宪春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政府统计重点领域解读》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政府统计重点领域统计制度和方法介绍;下篇为政府统计重点领域的疑难问题辨析。上篇系统阐述我国主要政府统计领域的情况,涵盖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工业统计、投资统计、价格统计、住户调查、人口统计、财政统计、金融统计、海关统计和国际收支统计共计十个政府统计领域。下篇针对学术界对这十个政府统计领域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解答。

展开
精彩书摘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经济分析

和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使用。本章回顾中国GDP 核算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梳理促进中国GDP 核算发展的重大统计改革,介绍GDP 核算的基本方法,

阐述中国现行GDP 核算的基本分类、主要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


针对经济普查年度和常规年度资料来源的不同,中国分别建立了经济

普查年度GDP 核算方法和非经济普查年度GDP 核算方法。本章以常规年

度为例介绍中国GDP 核算,因为从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角度看,常规年

度GDP 核算更具有普遍性。从核算频率上看,中国GDP 核算包括年度核

算和季度核算,本章以年度核算为主,因为年度核算更具有基础性。


第一节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建立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发生过几次

变化。1952 年,刚刚成立的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工农业总产

值调查,建立了工农业总产值核算制度。工农业总产值成为处于起步阶段

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后来,从工农业总产值核算扩大到农业、

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饮食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核算,

即社会总产值核算。与工农业总产值相比,社会总产值拓宽了生产范围,

反映了整个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因此,取代工农业总产值成


第一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到目前为止,中国共开展了三次全国经济普

查,普查年度分别为2004 年、2008 年和2013 年。经济普查制度的建立,

对中国GDP 核算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由于经济普查

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清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本单位名录库,

提供了更加翔实的基础资料,从而提高了GDP 核算的数据质量;二是国

家统计局往往借助经济普查的机会,实施新的分类标准,推出新的核算方

法改革,从而改进了GDP 核算的基本分类和核算方法,完善了GDP 核算

制度;三是为了保持可比性,每次普查之后都对GDP 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从而提高了GDP 历史数据的质量和可比性。


二、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统计调查制度改革


2012 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实施了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统计调查制度

改革。目前,纳入联网直报统计调查范围的企业有90 多万家,其中: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38 万多家;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9 万多家;限额以上批

发和零售业企业17 万多家;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5 万多家;房地

产开发经营业企业9 万多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3 万多家。企业一套

表联网直报统计调查制度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 个方面:一是企业调

查表由各专业统计部门分头设计改为统一设计。改革前,不同专业统计领

域的企业调查表是由不同专业统计部门分头设计的,尽管经过统计设计管

理部门的统一协调,但不同专业统计领域的企业调查表在指标设置、定义,

口径范围和分类等方面仍然存在不一致性。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统计调查

制度改革将企业调查表由各专业统计部门分头设计改为统一设计,除了反

映专业特点的指标外,各专业统计领域的企业调查表在指标设置、定义,

口径范围和分类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一致。二是企业调查表由各专业统计部

门分头层层布置,改为统一向企业直接布置。改革前,企业调查表由政府

统计系统各专业统计部门分头层层布置,然后由基层政府统计部门按专业

分头布置给企业。改革后,国家统计局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企业调查表直接

布置给企业,不需要专业统计部门分头层层布置。三是数据采集方式由纸

介质调查表采集改为电子调查表采集。改革前,政府统计部门发送给企业

的是纸介质调查表,企业填报纸介质调查表并报送给基层政府统计部门,


展开
目录

上篇 重点领域解读

第一章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3

第一节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建立和发展 3

第二节 促进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发展的重大统计改革 4

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方法 9

第四节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分类 14

第五节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的主要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 20

第六节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使用核算的主要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 31

第二章 工业统计 38

第一节 工业统计的建立和发展 38

第二节 工业统计范围和调查组织体系 40

第三节 工业统计基本调查方法和基本统计内容 43

第四节 主要工业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 46

第五节 工业统计数据状况、质量控制方法及数据发布 50

第六节 工业统计数据开发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2

第七节 工业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方向 55

目录

Contents

XII 中国政府统计重点领域解读

第三章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58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建立与发展 58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基本概念、指标设置和主要分组 61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核心指标及计算方法 66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状况及质量控制方法 67

第五节 使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应注意的问题 68

第六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方向 71

第四章 价格统计 73

第一节 价格统计的建立与发展 73

第二节 CPI 主要统计调查方法和内容 73

第三节 其他主要价格指数简介 76

第四节 CPI 与主观感觉的差异问题 77

第五节 CPI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78

第六节 如何利用价格指数 78

第五章 住户调查 82

第一节 住户调查的建立与发展 82

第二节 住户调查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内容 84

第三节 住户调查主要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 86

第四节 住户调查数据质量保障策略 87

第五节 住户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方向 88

第六节 住户调查数据开发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90

第六章 人口普查与人口抽样调查 93

第一节 官方人口统计数据主要来源 93

第二节 人口普查 94

第三节 人口抽样调查  100

第四节 人口统计数据产品  102

第五节 人口统计评价与展望  102

目录XIII

第七章 财政统计  104

第一节 政府财政统计方法和内容  104

第二节 财政统计数据运用和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11

第三节 国际比较和今后的改革方向  117

第八章 金融统计  121

第一节 金融统计标准化建立和发展  121

第二节 金融统计标准化主要内容  124

第三节 我国金融统计体系简介  128

第四节 金融统计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130

第五节 金融统计改革与发展方向——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  131

第九章 海关统计  134

第一节 海关统计概述  134

第二节 海关统计制度与方法  136

第三节 海关统计质量控制  142

第四节 海关数据公布与使用  144

第十章 国际收支统计  146

第一节 国际收支统计建立与发展  146

第二节 国际收支统计主要调查方法和内容  147

第三节 国际收支统计基本指标的定义、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  152

第四节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状况和质量控制方法  155

第五节 国际收支统计的产品发布  156

第六节 国际收支统计发展展望  158

第十一章 经济普查  161

第一节 经济普查发展历程  161

第二节 经济普查基本情况  166

第三节 第三次经济普查创新  173

XIV 中国政府统计重点领域解读

第四节 取得成绩与存在问题  175

第五节 第四次经济普查设想  177

下篇 问题解答

第十二章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181

第十三章 工业统计  191

第十四章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198

第十五章 价格统计  207

第十六章 住户调查  213

第十七章 人口普查与人口抽样调查  220

第十八章 财政统计  230

第十九章 金融统计  235

第二十章 海关统计  243

第二十一章 国际收支统计  251

第二十二章 经济普查  259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