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高质量变革: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之价值中坚篇/高质量变革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6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11623359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1.与100家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探寻中国企业家的所思所想。

2.洞察战略布局,紧抓市场风口;拓展财经视野,把握未来趋势。

3.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报道集结。


展开
作者简介

何伟


证券时报社长兼总编辑


展开
内容介绍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报道由证券时报策划组织,该组报道历时9个月,其策划者与组织者足迹遍布国内20多个省区,面对面采访了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的高管。“高质量变革系列丛书”就是在这100家上市公司采访稿的基础之上,重新编辑整理而成的。本套丛书分为“价值中坚篇”“消费升级篇”“新兴成长篇”三篇。
  本套丛书尤其突出“变革”的主题,强调上市公司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变化,以期让读者更为全面和清晰地把握上市公司未来的趋势,为读者拓展财经视野和丰富知识储备助一臂之力。
  “价值中坚篇”主要选取了金融、地产、煤炭、钢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它们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A股的流通市值占比居于绝对“龙头老大”地位,被誉为A股市场的“定海神针”。
展开
精彩书摘
  《高质量变革: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之价值中坚篇/高质量变革系列丛书》:
  中国平安:改革开放的模范生
  证券时报记者潘玉蓉
  董事长马明哲经常讲一句话,他说中国要实现中国梦,要实现伟大复兴,要走到世界前列,这过程中一定会有一批伟大企业出现,和这个国家一起实现中国梦。他希望中国平安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诞生了一批世界级企业,中国平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作为全球市值第一大的保险集团,中国平安过去15年总资产从1863亿增长到近6.5万亿;过去30年,中国平安几乎抓住了每一次重大的发展机会;在金融领域,平安很少失手。近年,中国平安又在金融科技领域孵化出4个“独角兽”。
  中国平安还发生着新的变化,从经营风格最保守的金融保险行业,转向前沿的科技领域,越来越不像一家金融集团,而更像科技公司。
  中国平安是怎样实现从金融集团到科技公司的转型的?站在第四个十年的开局,中国平安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勾画怎样的未来?
  2018年3月,证券时报旗下全媒体矩阵“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队首站走进中国平安,对话公司高管,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
  多面平安
  2018年3月21日,在证券时报全媒体团队走进中国平安之际,中国平安刚交出一份超市场预期的业绩报告:2017年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91亿元,同比增长42.8%。
  其实,在过去的15年,中国平安总资产、净利润均实现近30%的年复合增长率。
  以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有人表示,“中国平安不是白马,而是汗血宝马”。也有人担忧,中国平安是否还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速?市值创下新高后,中国平安未来十年的增长点在哪里?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探究一下中国平安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提起中国平安,有一组标签让人无法忽略:A股+H股上市、白马股、《财富》500强第39位、中国金融业黄埔军校、全牌照金融公司、狼性文化、绩效为王、互联网“独角兽孵化器”。
  还有一组数据最能从体量上描述中国平安:成立30年,拥有170万员工和代理人、1.66亿个人客户、4.36亿互联网用户、总资产6.5万亿、市值1.2万亿左右、旗下4家独角兽估值超400亿美元。
  换句话说,每1000个中国人里面就有1.1个人在中国平安上班。公司有内部员工如此描述在中国平安工作是什么感觉:“在平安工作的人散发着共同的气质,确认过眼神,就知道对方是一路人。在平安,大家是为事情打工,不是为领导打工。”
  而曾在中国平安从基层干到总部的前员工、靠谱保创始人吴军,这位曾深入中国平安内部的行业翘楚眼中的中国平安是这样的:如果想跟中国平安产生联系,首选是成为该公司股东,回报丰厚、稳健;次选是成为高管,压力付出与薪酬回报绝对成正比;第三个选择是成为客户,可以体验国内最佳金融服务;第四个选择是成为该公司销售人员,有着可多选的产品线和强大的支持;第五个选择是成为业务合作伙伴,有稳定但不超额的收入;最后的选择是成为员工,好处是可以学到本领,但工作压力比较大。
  一千个观察者眼里有一千个中国平安。如果要探寻中国平安为何能抓住改革开放时代机遇,走出深圳走向全世界,还需要拉长视角深入观察。
  增速换挡是转型科技的逻辑起点
  过去30年,中国平安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随着公司各项指标基数增大,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吗?市值站上万亿之巅后,中国平安下个增长点在哪里?这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采访中,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他说:“正如公司董事长马明哲所言,中国平安要不断地提醒自己,随着基数的增大,公司的增速下降几乎是必然的,特别是几项大指标,如资产规模、收入增速。”
  而中国平安所做的科技转型则是增速换挡的逻辑起点,任汇川接着阐述:“科技会深刻地改变整个社会生态,改变整个企业的产品形态、服务形态和客户服务渠道。趋势改变的方向是坚定的,但过程是逐步的。”
  在科技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平安将提升业务收入含金量,降低资本消耗,继续提升效率。比如医疗健康板块,未来增速会很快,但中国缺乏大型医疗健康集团。医疗健康产业链很复杂,前端有诊所、医院、药店,后端有原材料供应商、医药生产厂家,医药研发周期、CFDA认证时间很长,产业链也很长。
  任汇川认为,越是像这样的产业,越需要中国平安这样大体量的公司参与,帮助其打通整个产业链。目前,中国平安从医疗健康体系、系统软件,到医保控费,再到线上好医生、线下的万家诊所,做了很多投资,将来还想投资医院,以便在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能一条线全部打通。
  “如果这件事情做好了,中国平安或许可以重演过去十年、十五年保险和金融增长的故事。”任汇川说。
  ……
展开
目录

序言高质量发展的媒体力量


中国平安:改革开放的模范生//1


福耀玻璃:全球汽车玻璃龙头//10


中集集团:孵化先进制造独角兽//19


国泰君安:20年大而不倒的秘密//27


特变电工:掌控特高压核心技术//35


新疆天业:PVC行业敢为天下先//44


顺丰控股:登顶中国快递界“一哥”//53


荣盛石化:纵横双向发展成就龙头地位//60


海通证券:“行稳致远”30年//69


锡业股份:百年历史的全球锡业老大哥//77


嘉泽新能:创新型新能源发电企业御风而行//86


上港集团:做全球卓越的码头运营商和港口物流服务商//95


西藏珠峰:争夺全球有色金属话语权//103


陆家嘴:做商业地产投资开发领头羊//111


兖州煤业:践行全球战略大步走出国门//119


江苏国信:迎来“脱胎换骨”式改变//127


光大控股:“中国版黑石”是这样炼成的//135


中国西电:打造特高压输变电完整产业链//144


西部矿业:专注矿山开采//152


三钢闽光:六十年钢企市占率高达70%//161


紫金矿业: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创新//169


中国中冶:二次创业如何再创辉煌//177


方大炭素:厚积薄发争做行业全球领军者//185


包钢股份:产能增长4倍、员工锐减90%//193


盛和资源:海内外并购志在成为稀土行业龙头//201


恒逸石化:全产业链经营成就行业巨头//209


瀚蓝环境:从自来水厂到环境综合服务商//218


恒力集团:一体炼化“夺”石化业国际定价权//227


冀东水泥:从“新干法摇篮”到世界前五//236


北京银行:皇城根下“小银行”//243


长江电力:打造全球清洁能源巨头//252


方大集团:创新要有烈士精神//260


宁沪高速:从一段路到行业龙头//268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