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报》(第14卷)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一关键时间节点,总结既往,开拓未来,紧扣现实,对宏观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中美贸易冲突、供给侧改革等热点问题从学术的角度给出了看法,体现了各位学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政治经济学报》创办于2013年,旨在推进国内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并鼓励以多学科视角进行经济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国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呈现出学派化、数理化、跨学科的多样态势,研究水平和研究实力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卷旨在系统地展示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活,是了解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的一个重要窗口。而本书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一关键时间节点,总结既往,开拓未来,紧扣现实,对宏观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中美贸易冲突、供给侧改革等热点问题从学术的角度给出了看法,体现了各位学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为什么说股份公司模式不能解决问题
断开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行政指挥链是改革长期追求的目标,公司制度下股份资本所有权与公司法人产权分开向这一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但是因为公司制规定股东在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出资人代表的政府机构仍然深陷公司治理内部,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国有经济中政企不分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成为公司治理不完善,企业竞争力不足的根源之一。
与此同时,大国资委体制也不能解决政资不分的顽疾,所谓国务院派出机构仍然是政府机构,其出资人职责仍然靠行政权力行使,其管理行为难免审批把关的防御性特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的初衷是弱化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加强国有股权代表机构在资本市场的运作能力。但《实施意见》不仅主张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塑造为国家独资的公司法人,按照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模式进行治理,而且主张由公司直接经营授权范围内全部规模巨大的国有资本。这就等于在原有的国有经济体系制框架内,增加了一个与原有机构完全相同的管理层次,它与政府机构的关系没有丝毫改变,它与现有国有企业的管理架构没有差别。这便如同在层层的“俄罗斯套娃”中间再增加了一层套娃,对政企分开的目标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更加糟糕的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目标出发,在政府和原有企业之间设置的一个管理层次,它还是行政授权的产物,并且权力链条上的位置更高,所管理的国有资本规模也应该更大。没有管理体制的根本改变和经营模式与经营范围的适当限制,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这样的改革能够解决当前国有经济中仍然相当普遍存在的监管缺位和管理腐败问题?
另外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是,如果没有全新设计的制度架构与约束机制,这种得到顶层制度充分授权的机构,可谓是“位高权重”。随着改革的红利显现,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趋之若鹜,设法入围,争取挂牌。改革将在现有的国有经济体系中增加一批半官半商的大机构。比如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借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名义“改革”,把主营业务更多地转向资本运作,这对扭转当前经济“脱实向虚” 有什么好处?对完善这类集团公司治理结构又会有什么推进作用?再比如一些现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改革东风挂起新招牌,继续老营生,管理的资本规模更大,经营的范围更加不受制约,这对防范金融风险又能有什么好处?
概括地说,单纯公司制的思路难以达成预期目标的理由有三:其一,这是国有经济的顶层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股份资本的经营权,不能再照搬公司法人制度的旧套路。这个套路已经被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不能达成政资分开的改革目标。其二,这类顶层机构管理的国有资本规模太大,所投资企业的经营又高度复杂多样,单纯靠公司法人产权制度不足以实现有效监管,控制管理腐败,防止国有资本流失。其三,这样的制度设计完全没有顾及构建具有领跑者和压舱石作用的国有资本运营系统,而这才是当前国有经济最要害的问题。
……
笔谈: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学
洪银兴: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
史正富:走向新的宏观经济学
姚 洋:中国经济学要具备设定议题的能力
刘 灿:财产权制度构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范从来:经济金融周期分化与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逻辑
丁为民:发展利益、比较利益与中美贸易冲突
黄凯南:演化增长视角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温铁军:去依附:亿万农民救中国
中国发展
卢 荻: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改革开放
荣兆梓:国有信托基金制: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刘文革:房价上涨抑制了“双创”吗?
历史唯物论与政治经济学
高 岭:马克思主义政治过程理论纲要——基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学说的拓展
周绍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条路径——一个唯物史观视角
学术评论:
王艺民、张兴祥:对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考——兼评简新华对洪永淼的质疑
张雪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2018”综述
国外政治经济学
罗 桑:需求、实际工资与经济增长
罗 桑:巴杜里和马格林模型的一个说明
学术书评
白钢:中国经济奇迹与中国经济学自我意识的生成——评《超常增长——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