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微南京·金九在南京
0.00     定价 ¥ 3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9819161
  • 作      者:
    张元卿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个传奇人物,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奏出一曲慷慨激昂的抗日悲歌!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元卿,山西原平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清代民国诗史、民国通俗小说与都市文化。著有《陈诵洛年谱》《刘云若评传》。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震惊中外的虹口公园炸弹案开篇,引出金九其人,进而深入考证了金九在南京的主要活动,以及以其为代表的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的抗日活动,从而折射出抗日背景下的一段中韩关系史和中韩两国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全书以宏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着重于对历史细节的描述,虽属微写作,但完整而有系统,史料翔实,生动可读。


展开
精彩书摘

费吴生:传出接力营救金九的第一棒

 

费吴生(1883—1989),即乔治·费奇(George A.Fitch),因出生于苏州,故名“吴生”,父亲费启鸿(George F.Fitch)是在华传教的传教士。1906年费吴生在美国渥斯特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09年毕业于纽约协和神学院,圣诞节时返回中国。1909—1946年任青年会干事。南京大屠杀期间任南京青年会总干事,出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副主任。1938年2月21日,带着约翰·马吉拍摄的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四盘胶片奔赴上海。1939年1月,从美国返回中国,到达陪都重庆,南京旅渝同乡会赠旗及纪念章,以表贤劳。1939年与青年会总干事梁小初等到延安访问。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时,费吴生作为证人出庭作证。1980年在美国去世。著有《在华八十年》(My Eighty Years in China)。

虹口公园炸弹案发生后,金九和金澈、安恭根、严恒燮,在美国人费吴生家隐藏了20多天后,在褚辅成等人的帮助下,才转移到浙江嘉兴。关于这段历史,金九在《白凡逸志》中有这样的记载:

 

这样过了二十余天,有一天费夫人对我说,我住在费家的事情被侦探知道了,正悄悄包围屋子,让我赶紧离开。我跟费夫人装成夫妇的样子,同乘费家的汽车,由费先生驾驶,出了大门一看,果然密布着中国、俄国、法国(不见日本人)的侦探。但因为是美国人的家,不敢动手。费先生加速开着汽车,经过法租界到了中国地界,下了车和恭根一起去了火车站,转乘火车避身到嘉兴秀纶纱厂去。这是朴南坡先生向殷铸夫、褚辅成诸先生商量觅得的地方,李东宁先生和严恒燮君的家属、金毅汉全家在数日前就已搬来此地了。

  

金九的这个记载容易让人以为费吴生只把他和安恭根护送了出去,其实当时还有金澈和严恒燮。金九只提到他和安恭根,说明他们四人在进火车站前就决定在离开费吴生汽车后就分别行动,他和安恭根是一组,金澈和严恒燮是一组。事实上他们确实是这样走的。金九之子金信多年后曾记述过金九进站的情形:“大概是车子晚点的缘故,车站上的人拥挤而杂乱。刚过了检票口,他和严恒燮就被挤散了。事先他们已经说好,进站后分开走,既利于‘箱子’的安全,又利于金九的轻装而行。”

此外,费吴生开车送金九等人去火车站的时间也无定论。有研究者认为是5月14日,但金九称他们在费家待了“二十余天”,而虹口公园炸弹案发生在4月29日,到5月14日,也才半月,金九怎么会称待了“二十余天”呢?有研究者称时间“约在5月20日前后”,大概也是按金九在费家待了“二十余天”的记载来推算的。但据费吴生《在华八十年》记载,金九等四人在费家待了“more than a month”(超过一个月),如这个记载不错,那金九等人至少应是在5月29号之后离开费家的。金云龙《金九评传》对于日本便衣监视费家有这样的记述:“大约6月初,日本间谍堀诚通过法租界电话局,查到美国人费吴生家电话突然特别多,这位狡猾的间谍产生了怀疑,便化装成华人密切监视。他发现,费吴生家时常有东洋人进进出出。于是他派出华人、俄国人、法国人便衣,突然发起包围。”这次便衣进费家后,被费夫人斥责推出,自此以后费家被便衣监视。这样,金九才决定马上撤离费家。费吴生既称金九在他家待了一个多月,那“大约6月初”被日本便衣包围在时间上应该是成立的。因此,我认为金九离开费家应是“6月初”。

金九《白凡逸志》称,在他离开费家前数日,李东宁和严恒燮的家属、金毅汉全家已转移至嘉兴。金云龙《金九评传》则明确写着:5月1日,李东宁、严恒燮、金毅汉安全转移到嘉兴。这个记载有误。首先,严恒燮是数日后和金九一起走的,这次走的是严恒燮的家属;其次,时间不可能是“5月1日”,因5月10日金九发表《虹口公园炸弹案之一函》后,国民政府才开始营救金九,褚辅成才同意将金九和韩国临时政府人员接至嘉兴避难。金毅汉夫人郑靖和所著《绿豆花》(韩国未完社1987年版)将她和严恒燮夫人去嘉兴的时间写作“5月1日”也是错的。因此,结合前文分析,“5月1日”似应是“6月1日”。郑靖和《绿豆花》又称他们到嘉兴大约两周之后,金九才到嘉兴。那金九离开上海的时间就应是6月中旬之后。金云龙《金九评传》把金九离开上海写作“5月14日”,也是错的,据上面的考证至少应是“6月14日”。

另据《在华八十年》记载,金九等四人当时住在费家楼上客房,费家的中国厨师每天给他们送上中国饭。除金九外,其他三人每次用费家的电话叫不同公司的出租车出去参加韩国人的会议。金九对此事的记载是:

 

我们利用费家的电话跟法租界我们的同胞家联系,得知谁被逮捕,遂聘请洋人律师从法律上营救被捕同志,但效果甚微,我们只得从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家属维持生计,或供应要逃亡的同志的旅费。

 

费夫人后来告诉金九,“因乱用费家的电话,才被他们发现了我们的住处”。这样,金九不得不临时决定马上离开费家。由此可知,朴赞翊和褚辅成等虽有营救金九去嘉兴的计划,但应是备用方案,是要等到法租界实在无法容身才实施的。当金九在费吴生的帮助下逃离上海赶赴嘉兴时,陈果夫立即派萧铮赶往嘉兴布置营救保护措施,也从侧面说明去嘉兴的计划应是备用方案,否则5月10日金九在《申报》发表《虹口公园炸弹案之一函》后就应及时撤离,而不必继续在费家待到不能待时才撤出。

此外,还有几个细节需要说明。金九称他“下了车和恭根一起去了火车站”,但没说是哪个火车站。这个火车站指上海南火车站(图15),是沪杭铁路起点站,金九要去嘉兴必须从此出发。那天金九坐的是沪杭线上最后一趟慢车,他起先为和费夫人扮作夫妻,已化装成一个“洋佬”,在离开费奇的汽车前又换装,“不再是那种洋佬的模样,而是黑色宽沿礼帽、黑布长衫,再加上半新不旧的黑皮鞋,一袭生意人的打扮”。

金九等人下车后,没有回头,很快通过木桥,走向火车站。费奇夫妇一直在车中目送,直到他们在远处消失。

费奇夫妇和金九这一别后何时再见,相关书籍并未说明。金九《白凡逸志》称费夫人后来告诉金九,因他们乱用费家电话,才被日本便衣发现。此处的“后来”和三个时间有关:一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国民政府开展‘新生活运动’,邀请乔治·费奇担任顾问,乔治·费奇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南京。1936年,他在南京北极阁附近的保泰街21号安了家”。这时金九也在南京。二是1939年费奇夫妇到了重庆,当时金九也在重庆。三是1947年7月26日费奇夫妇去韩国汉城(即今首尔)京桥庄访问金九。那到底是哪个时间呢?我觉得既然1936年费奇已定居南京,而他是传出接力营救金九的第一棒的关键人物,金九在南京应能得知他的消息,应该去看望费奇夫妇,因此1936年他们见面的可能性要大于1939年。


展开
目录

自序

从虹口公园炸弹案说起

虹口公园炸弹案再认识


金九与虹口公园炸弹案

金九地位的提升与韩国临时政府的迁移

开启了国民政府和韩国临时政府合作的序幕


营救金九的细节


朴赞翊向国民政府求助

蒋介石的作用

陈果夫为什么会积极营救金九?

为什么派萧铮布置保护金九的措施?

费吴生:传出接力营救金九的第一棒

褚辅成营救金九去嘉兴


金九在嘉兴受到的保护


化名张震球的“张先生”

褚辅成家族的民间保护

国民政府的暗中保护

船娘朱爱宝的角色


初到南京与蒋介石会面


会面申请

蒋介石复电同意见面

会面时间

会面细节

在中央饭店草拟活动计划

陈果夫设家宴招待金九

国民政府和韩国临时政府开始实质性的合作


金九在南京的秘密活动


韩国特务队

学生训练所

韩国国民党青年团

搜集日本情报


国民政府对金九的经济援助


全面援助:从秘密活动到日常生活

经费如何列支

萧铮经办各项支出

金九的感念


金九在南京的生活状态(上)


漂泊在南京

金九母亲的南京生活

复成新村8号是金九寓所吗?


金九在南京的生活状态(下)


陈果夫、陈立夫公馆与复成新村10号

金信在安徽屯溪中学读书?

为什么住在淮清桥附近?


仓皇离京


金九住处何时被炸?

陈果夫致萧铮的信写于何时?

离京前的活动

乘英国轮船离京

杂役蔡某落水

告别朱爱宝


韩国驻华代表团在南京


复成新村5号

闵石麟


萧铮拜谒金九墓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