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我与中国40年(中文)
0.00     定价 ¥ 4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19117577
  • 作      者:
    [日]松冈荣志
  • 译      者:
    刘娟,等
  • 出 版 社 :
    外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松冈荣志,东京学艺大学名誉教授、日中翻译文化教育协会会长。1951年生于日本静冈县滨松市。1971年考入东京教育大学(现筑波大学)文学部,1975年起在东京大学大学院读硕士、博士,专攻中国古典文学、汉字信息处理、社会语言学等。1979年至2016年在东京学艺大学任教,担任教授、博导,并任一桥大学大学院兼任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0所大学客座教授,外文出版社日语顾问。1986年至1987年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担任主任助理、教授,2007年至2008年担任主任教授。主编《超级皇冠汉日辞典》《汉字海》等辞典和字典,曾撰写《在北京的街头》《日本的汉字·中国的汉字》《汉字·七个故事——中国文字改革100年》《历史书的文体》等书籍。译著有陈原的《语言与社会生活》、王瑶的《中古文学论集》,以及《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诗经》《宋词选》等。2000年获得美匡Unicode Bulldog Award。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与中国40年(中文)》以一位外国人的角度,以独特的视角,来描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我与中国40年(中文)》中描述了1978年以及现在的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街头场景以及人们的生活状况,还配有一些鲜活的照片,形象生动。40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作者不断往来于日本和中国两个国家,在他的眼中,中国的发展变化如同正在上演的一部纪录片,他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史。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与中国40年(中文)》:
  出租车的今昔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
  出了北京师范大学东门往南走的这条大街,相对于其地理位置出乎意料的热闹。最近十多年,我到北京来出差时,大都住在位于大学东南角京师大厦里的酒店,这次出差也同样如此。而一有空闲,就会在附近溜达。
  这会儿也是刚刚从酒店出来,在这附近转悠着。
  汽车的噪音以及十字路口的混乱还是老样子。
  啊!刚才真是危险!
  站在人行横道边发呆的瞬间,一辆汽车从我面前飞驰而去,连刹车都没有踩。在这里不是行人优先,而是汽车优先。并且就算信号灯变红也是可以右转的,很早以前就是这样。行人过马路很多时候也不太依赖信号灯,基本上是“随波逐流”、责任自负。因为只要等到没车的时候,哪怕闯红灯,也能保证人身安全。
  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私家车数量剧增。与此同时,自行车和无轨电车也明显地变少了。最近政府又鼓励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但经常有突如其来的电动自行车从身边疾驰而过,让人吓出一身冷汗。
  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汽车还很少,自行车和公交车是老百姓的代步工具。而出租车则是到了8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大宾馆里作为专用车队出现的。1986年,我和家人来北京工作期间,长期居住的友谊宾馆也终于组建了“车队”,配备了十余辆全新的日本进口的日产Cedric(公爵)。因为很少有机会用出租车,“车队”组建很久之后,我才第一次坐上。初次乘坐的时候,总觉得车里有些古怪。明明是新车,车门内侧的几个零件还有点烟器却都没有了。
  “师傅,这辆车明明是新车,为什么这几个零件都没有了?”
  “那些呀,不知道是谁拿走了,也没有替换零件,我们拿到车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没事,一样地开。”
  友谊宾馆的正门旁有一间调度室,负责调派用车,也兼做司机们的休息室,常常有好几个司机都在这里等着出车。我们对“调度”这个词很是“耿耿于怀”,常常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日语里“调度”这个词只有在做日常生活用品之意时使用。后来大街上的出租车突然多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调度室被拆除了,招牌也不见了踪影。
  时光荏苒,我再次入住友谊宾馆。因要前往琉璃厂一趟,便在友谊宾馆的花园里凑巧拦下了一辆出租车,没想到竟然是以前友谊宾馆“车队”里的那辆出租车。
  “师傅,好熟悉呀,这个车我记得,以前好像坐过。”
  “对呀,这个就是以前车队的车。”
  “可你看起来很年轻啊。”
  “当然啦,因为以前是我爸爸在开。”
  车还是原来的车,但是开的人已经是接班的下一代了。
  “你父亲一定很爱惜这辆车。”
  感动和佩服之下,我环视了车内一圈。车门上的零件、点烟器都安装回去了。车座也套上了纯白色的蕾丝座套,处处可见车主的用心。
  那之后又过了十年,十年后的今天,那些充满时代感的出租车在北京的街头早已销声匿迹。漆成黄绿相间的出租车奔跑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与此同时,现在的北京街头,私家车经常挤得水泄不通,堵车也成了家常便饭。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北京的街头
第二章 离中国有多远——旅行的回忆(1978年)
第三章 北京的四季
第四章 奔波东西南北
第五章 中国纪行
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