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大数据运用》:
(三)政策保障措施
通过对政策文本中“保障措施”的分析发现,各市促进大数据发展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加大财政投入和融资扶持力度、强化监督考核、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智库与人才队伍建设这六类。
其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郑州市指出,应完善组织实施机制。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郑州市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部署、规划指导、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全市大数据的各项工作。依托郑州市数字城市办公室,理顺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机构。按照政务数据管理、促进产业集聚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调整郑州市数字城市办公室工作职责,增挂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办公室牌子。主要负责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大数据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工作;组织制定大数据的标准体系、考核体系以及大数据收集、管理、开放、应用等标准规范;统筹推动大数据资源池归集整合与开放共享,统筹推动全社会大数据库建设,促进大数据应用,指导大数据产业发展,统筹协调大数据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工作。设立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大数据发展应用及相关工程实施提供决策咨询。成立大数据产业联盟,推动大数据研讨交流、数据共享、联合开发、推广应用、产业标准制定与推行、联合人才培养、业务与投资合作、促进政策支持等工作。
广东省中山市指出,应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中山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年)》要求,成立中山市推进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市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工作的统筹协调,研究制定中山市推进大数据发展的各项政策,统筹协调各部门、各镇区推进大数据行动计划,落实具体措施。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制定本单位推进大数据发展与应用的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忻州市提出,需加强组织协调。成立市长任组长的忻州市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市大数据基础建设、发展应用等方面各项工作,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组建大数据管理机构,统筹领导全市大数据发展应用。整合技术支撑力量,加强发展战略研究和数据资源合规性审查,为全市大数据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其二,加大财政投入和融资扶持力度。黔东南州指出,应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为政府的引导资金,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2016年为5000万元,以后每年按照不低于20%增幅递增,加大对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投资、扶持力度,吸引各方资源汇聚,驱动产业发展。贵阳市指出,应加大资金支持。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整合发改、工信、科技已有资金,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大数据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和培育、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创新能力提升、创业项目孵化、应用示范等方面。同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与北京云基地等合作成立贵阳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进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创业投资咨询、创业管理服务等业务。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大数据产业相关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支持商业银行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或以知识产权质押作为主要担保方式的组合贷款、信用贷款以及其他非抵押类创新模式贷款。支持担保机构加大对大数据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担保支持力度。
广东省东莞市提出,应加大对大数据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市场运作模式,建立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多元投融资体制,形成东莞大数据发展资金保障体系。一是将部分大数据项目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统筹运用现有的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大数据项目,实施项目化管理,做好建设资金落实和监督管理;二是加大税务金融优惠政策,放宽资本准入,引入外来大数据技术和服务企业;三是探索设立大数据产业引导基金等,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向大数据应用和产业领域,创造公平竞争和发展的环境,完善互利共赢,保障大数据建设投入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