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品牌经验篇
卓秀先锋勇立潮头
——党组织建设核心品牌
品牌标识
释义
良乡小学党组织建设品牌圆形标识由两部分组成:正中位置的镰刀斧头图案,代表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引领,同时表征党组织处于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围绕镰刀斧头图案的是一组拼音造型,“党建”首字母“D”“J”的组合变形,下方是“卓秀先锋”全拼大写字母的组合,整个造型向右上方倾斜,有着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标识的第二部分为红色圆环,用汉字在下方标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小学党支部,上方标明良乡小学党支部建设品牌“卓秀先锋”,卓秀先锋中间表示为学校校徽。
良乡小学党组织建设品牌标识整体造型为圆形,代表良乡小学党支部以“卓秀先锋”品牌引领党建,彰显更加团结而有战斗力的组织力量与组织形象。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小学起源于1847年的卓秀书院,迄今已有172年历史。学校党支部共有党员37人,分为四个党小组。党员占教师总数总37.75%。
党组织始终贯彻对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举旗定向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卓秀先锋”的示范引领,带领这所老校,勇敢地站立于房山教育改革潮头,共同打造百年“卓秀”文化,着力塑造“卓秀先锋”优秀党员和“秀雅教师”师德典型,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卓秀少年,逐渐形成“卓秀教育”办学特色。在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和探索,力争将党组织建设有效融入教育教学之中,逐步摸索出了一条百年学校党建特色之路。
一、基本界定
卓秀:源自良乡小学的起源——卓秀书院。卓,超高、不平凡。秀,特别优异。卓秀书院建院宗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在良乡小学“卓秀文化”的整体构建中,经过寻起源之根、寻经典之根、寻历史之根、寻教育之根的建设之路,逐渐凝练出“卓尔立秀而实”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和校训。此时的“卓秀”是“卓尔立秀而实”校训的简称,其深刻含义是指“德行好、才学高、踏实肯干的人”。
先锋:是指作战或行军时的先头部队,指冲在前面、做在前面的带头人。
党员先锋:指共产党员在群众中应该产生的影响,即在工作、学习和一切社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的行动。
卓秀先锋:从个体角度看:是指良乡小学立场坚定、师德高尚、专业精湛、踏实肯干、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党员先锋。从群体角度看:是指良乡小学党支部整体带领下的“卓秀先锋书记”“卓秀先锋干部”“卓秀先锋教师”“卓秀先锋队员”组成的先锋团队。“卓秀先锋”团队政治立场坚定,组织力量、战斗力量强大。
卓秀先锋勇立潮头:是学校党支部在浓厚的卓秀文化校园里,加强党组织建设,增强支部组织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校开展的特色党建工作。
“卓秀先锋”是党建主体,“勇立潮头”是党建目标。
“卓秀先锋勇立潮头”是良乡小学党支部带领百年学校发展的力量;是良乡小学党支部带领百年学校发展的攻坚决心;是良乡小学党支部带领百年学校发展的目标驱动;同时也是良乡小学党支部带领百年学校发展的破解路径。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总结,全校师生对“卓秀先锋”已经耳熟能详。学校党支部通过制定先锋标准,引领党建工作方向;通过党员承诺践诺活动,推动先锋行动的展开;通过对先锋的激励,驱动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卓秀先锋勇立潮头”的意识已经逐步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百年老校焕发活力的新特质。
二、实施背景
(一)时代背景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于2016年6月29日以中组发〔2016〕17号文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校党组织是党在学校中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负责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参与决定重大问题并监督实施,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领导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二)现实需要
1.学校历史及发展优势
良乡小学百年流转、文脉不断、学子辈出,形成独有的发展优势。
党组织作用突出: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学校健康发展。
文化底蕴深厚:在“卓尔立秀而实”的教育价值的引领下,“卓秀”作为百年学校文化基因,已经深深融入学校教育的生命之中。
队伍积极向上:讲师德、讲正气、讲奉献、讲担当,是良乡小学教师队伍的集体特质。
2.教育变革及面临难题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基础教育学校深刻思考“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谁来培养人”教育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出台,以树立公平的教育观和科学的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为学校实现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
面对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更高要求,面对教育发展的迅猛变化,面对百姓对教育美好生活的高期待,这所百年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空间小:教育空间紧缺,资源紧张,不能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需要。
队伍“过于成熟”: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平均年龄46岁),教育观念固化,不能跟上改革的脚步,不能满足学生对先进教育理念的需要。
活力不够:教师流动性差,保守固有的发展状况,使学校发展活力不足。
发展缓慢:教育管理固化,改革脚步举步维艰,不能满足学生对丰富课程资源的需要。
名校冲击:房山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名校办分校”发展模式、新优质资源校发展迅猛,对学校产生一定的冲击。
3.破解路径与动力源泉
新时代的百年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在哪里?如何焕发百年学校发展的动力,实现自我突破和超越?百年学校发展自我突破的路径在哪里?如何破解百年学校发展中的难题?如何满足地区百姓对学校的期盼?如何满足学生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要?一连串的发展难题成为摆在学校党支部面前的重大课题。
经过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反复讨论,我们达成共识:学校的发展之路——文化兴校。文化兴校的关键点在哪儿?首先在党建文化。
如何从良乡小学百年办学历史中感悟文化传统的厚实,以今天的眼光让老校精神重新站立,从中探寻绵延在百年办学实践中的生命活力,并在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将学校文化凝练、梳理、再造、传承、发展,形成新的学校发展活力?
无疑,对百年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将成为良乡小学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经路径。党建必须先行。
力量源泉:“卓秀先锋勇立潮头”。党建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是在党组织的举旗定向上,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