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专家权wei专题解读。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并就此作出重要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理解和把握。本书紧扣国家财政政策,深入阐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是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科学决策;适度提高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推进更加明显的降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和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五个方面内容。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文字思路清晰,便于阅读理解。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并就此作出重要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理解和把握。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是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科学决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工具,是有效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可以通过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节和反周期操作,影响企业与居民的投资、消费,影响社会总供求,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居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已经连续超过10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科学高效。2018年,面对外部风险挑战增多、国内新老矛盾交织碰头的严峻复杂形势,我们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聚力增效上下功夫,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投入,较好发挥了财政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实现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