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贝克莱(悦·读人生)
0.00     定价 ¥ 35.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2525554
  • 作      者:
    [美]布鲁斯·乌姆鲍(Bruce,Umpo)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主编:张世英、赵敦华;

  著者:英文原版主编克拉克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各著者均为美国大学著名学者。

  译者:均为国内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

  (如罗素研究专家陈启伟、海德格尔研究专家张祥龙、怀特海研究专家李超杰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伟大的思想家:贝克莱》首先追述了贝克莱的生平以及近代知识论的历史,帮助读者了解贝克莱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然后详细展开对贝克莱关于知识、存在、上帝等问题的思想的阐述,帮助读者系统了解贝克莱的思想世界,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展开
精彩书摘

On Berkeley导论 


存在即被感知

正如“我思故我在”是勒内·笛卡尔哲学的代名词,乔治·贝克莱的哲学是与“存在即被感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笛卡尔和贝克莱都把思维与在感知的心灵当作哲学的中心课题。而贝克莱认为,“物质”概念是虚无的;不存在物质实体。相反,心灵中的观念才是实在的。尽管或因为这样的事实,贝克莱认为,我们对真实的世界拥有科学的知识。

贝克莱是一个经验主义者:他拒斥不能由经验或理性得以证明的东西。我们经验到的才是存在的;在这一点上,贝克莱与各个地方的普通人是一致的。但是贝克莱也同意博学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的看法:人们直接经验到的是他们心灵或意识中的内容。所以,贝克莱把二者结合起来作了这样的表述:对于“不能思考的物”来讲,它们的存在就在于它们能被感知到。无论是论证它,解释它,还是为它辩护,所有的推理思路都要通过这个论题才能得到理解。


贝克莱从同意笛卡尔和约翰·洛克的观点开始,即我们所直接感觉到的是我们的观念。“观念”并不是“灵机一动的想法”或“意见”,而是包含思想和精神意向的东西。他们设想我和我对事物的知觉形成一个中心点,由此我希望证实关于世界的真实性。很明显,我的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我的思想或感情可以没有我而存在—也就是说,或独立于我或外在于我—的想法都是荒唐的:


人人都承认,我们的思想、情感和想象所构成的观念,没有心灵就不能存在。


但贝克莱接着说:



而在我看来,印在感官之中的各种感觉和观念,不论如何组合,不论如何混杂 (即不论它们组成什么样的对象 ),若不是在一个感知它们的心灵之中,便不存在。[P3]

我们的思想和想象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我们感觉到各

种感觉,知觉到各种知觉。而且,贝克莱认为,对象也是由观念或感觉构成的,从而,知觉者的心灵也得由观念或感觉构成。为什么他会这样认为?我们如何知道实在的事物存在呢?只能是因为我们经验到了它们。他接着说:



我想,任何人只要留意“存在”二字用于可感事物时作何解释,他是可以凭直觉知道这一点的。我写字用的桌子存在;就是说我看到它,感觉到它;如果我走出书房后,如果还说它存在,我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我在书房中,我会感觉到它,或别的精神正在感觉到它。

贝克莱认为,我们通过感觉实在的事物而知道它们的存在。我们说,“办公室里的桌子存在”,其意是指“我感觉到它,或者,如果我或其他人正在办公室,我们会感觉到它”。但是,只有从经验的角度来看,我的有关桌子的表述才有意义。不论“我的桌子的实在”是什么,我看到它,听到它,而这是以一堆感觉或知觉—视觉、声音、触觉、嗅觉和味觉 —的集合为中介来完成的。


我所以说曾有水果香气,只是说我曾嗅过它,


我所以说曾有声音,只是说我曾听过它,我所以说曾有颜色,有形相,只是说我曾看见它或触摸着它。我这一类用语,意义也都尽于此了。因为要说有不思想的物,离开感知以外,绝对存在着,那似乎是不可能的。它们的存在就是被知觉,因而它们离开能知觉它们的人的心灵或能思想的东西,便不能存在。[P3]

作为“思想之物”的我经验到许多种知觉的一个集合,我称之为“我的桌子”。[P1]如果我被打了麻药,或正在做梦,或眼睛被击受伤,我也许会“感觉到”在我身旁有两张桌子,至少在“感觉”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说。事实上,那里仍然只有一张桌子。如果我局限于经由我自己和我的感觉的明证来确立任何有关这个世界的其他事物的存在,这就显得颇为困难。笛卡尔就遭遇过这种“自我中心的困境”。他将自己的思想体系建立在他自身—他的自我—的存在之上,从而使得任何构成世界存在的材料都不出他之外。在近代早期,该困境催生了许多哲学思考。

但是,贝克莱的哲学意图和抱负与其他许多哲学家不同。笛卡尔和洛克试图阐明伽利略和牛顿发展出来的新科学的哲学基础,而贝克莱则尽量把事物的常识的观点与正在出现的科学

世界的图景结合起来。为此,他必须表明,科学在他所发展的

理论框架内具有意义。为了发展这个理论体系,贝克莱从一个

中庸的、为他同时代的人或读者所接受的观点出发,推导出了

一个异乎寻常的理论—真实的存在就是观念。或许由于他的

反直觉的色彩,贝克莱在西方哲学史上是属于受到误解最多的

伟大哲学家之一。

在 17世纪和 18世纪,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真实的东西”是由许多我们看不见的、非常小的颗粒构成的。

这些微小颗粒使我们的所有经验得以产生:听一只狗的叫声、

品尝卡布其诺冰淇淋、闻到汽车废气、感觉到雪花的融化、看

见八月流星。

贝克莱反对这种观点,从而把自己置于与同时代的所有主

流科学家相对立的立场上。贝克莱认为,没有物质或物质实体

这类东西。在知觉对象的背后也没有别的其他对象来支撑。他

认为,没有什么我们看不见的颗粒构成宇宙中实在的东西。取

而代之的是有思想的和不能思想的物之区分。不能思想的东西

就是观念。或更准确地说,由于观念不能自存,只能存在于心

灵之中,所以不能思想的东西就是心灵中的观念。其中一些是

实在之物的观念,比如,桌子、云彩、书、鞋子、船、虾或大海。

它们是由许多观念组合在一起的观念的集合[ P1],但它们的

本质在于它们能被知觉到。还有那些完全是想象的观念,比如,

花园中的独角兽、彩虹末端的金锅或我的一记跳投为本队赢得了 NBA冠军。想象的观念和实在观念都是心灵之中的观念。

贝克莱并不是说我的鞋子、这本书、大西洋或其他别的对象是非实在的,他也并不认为我的或你的所有观念表明了世界是什么样子。你或许对贝克莱在理性上如何保持真实与梦幻、错觉,感觉和幻觉与想象的区别持有疑问。每一个有感觉能力的人都能区分我做梦中了彩票与真中彩票的不同。如果我只是梦中中奖,我就开始消费,那我就是个傻瓜。贝克莱很清楚这一点,理解他所作的区分是理解他的关键。我们将在第三章中再讨论这个问题。

……

展开
目录

目录 

1 001 

2 027 

Contents

总序序对参考文献的说明

导论

存在即被感知 / 002贝克莱的生平 / 007知识背景 / 014

为什么物质不存在

贝克莱的告诫 / 028语言和意义 / 029反对物质存在 / 034 

3 051 

4 075 

5 087 

6 101 

反驳与答复

如果林中一棵树倒下…… / 052感知不到的对象 / 053科学 / 059贝克莱是主观主义者吗? / 065

上帝

上帝之作用 / 076贝克莱关于上帝的三个证明 / 078

问题

对象 / 089心灵 / 096

反响

经验主义的界限 / 102康德之后 / 11320世纪及以后 / 116

参考书目 / 129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