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性别、家国与生计:当代乡村美好生活建构研究
0.00     定价 ¥ 7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45934
  • 作      者:
    汪超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汪超,男,1986年生,中德联合培养管理学博士,德国Duisburg-Essen大学政治社会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分析、人口迁移与可持续生计、基层政治与乡村治理等问题研究,已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Sustainability、《中国公共政策评论》、《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甘肃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等SSCI、SCI以及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荣获国家民政部2018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已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全国老龄委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课题、国家民政部婚姻家庭建设理论课题、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课题,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各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性别、家国与生计:当代乡村美好生活建构研究》借由农村妇女问题的研究与延伸探讨,论证与展现了作为村庄本源型制度的家户制度传统对农村系列逻辑问题的隐性建构作用,提出了需从乡村社会制度底色进行顶层设计的新政策议题,试图为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寻求特色的中国方案。关注家户的DFID理论框架是一个强调整合宏观与微观、理论联系实践的逻辑成因分析框架,其既强调主体生计资本拥有情况与生计策略选择的能动性,又注重外部环境的宏观政策因素,可让读者领略DFID理论框架的内在逻辑性、及其在现实中的解释性。理论与调查的合声共振,有助于本研究既有缜密的理论阐释,也有鲜活的事件述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重大的研究指引。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农村妇女研究的知识图谱
(三)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分析
(四)结论与思考
三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主要内容
四 研究创新与研究特色
(一)理论工具的适恰性
(二)研究视角的解释性
(三)学术见解的创新性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 理论工具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工具
(二)研究思路
二 研究变量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变量
(二)研究方法
三 问卷设计、实地调查与数据统计
(一)问卷设计
(二)实地调查
(三)数据统计
……

第三章 家庭离散:农村妇女生计脆弱性的症结点
第四章 缘何两难:生计环境塑造的家庭生计抉择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延伸与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村留守与流动人口调查问卷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