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脊柱伤病1000个为什么》是一套科普作品,总主编由中医整脊专家韦以宗教授担任。本套丛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人体脊柱解剖结构、运动功能、运动力学知识及常见脊柱伤病的病因病理和诊断治疗、功能锻炼、预防养生的基本知识,共15分册。《脊柱保健练功100个为什么》为其中的一个分册,以100个老百姓常问的问题为主线,详细介绍了脊柱保健练功的相关知识。
1. 为什么脊柱保健练功如此热门?
答:脊柱的健康关乎全身,它是人体的中柱,担负着承重的作用,还参与人体的运动和平衡,更重要的是对于脊髓神经有保护作用。脊柱相关病症不仅能引起大家所熟知的颈肩、腰腿痛,还涉及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多种病症。
正是脊柱健康如此重要,脊柱问题如此困扰着大多数人,所以进行脊柱保健刻不容缓。也是因为这样,各式各样的脊柱保健练功锻炼应运而生,其中韦以宗健脊强身十八式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由于其简便易学,无须器材,不受场地、服装、器材、时空等限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主锻炼脊柱等,使得许多人开始选择脊柱保健练功。因此,通过练功锻炼的方式进行脊柱保健应该说是当下最多人的选择。
2. 为什么脊柱保健练功对于脊柱病的防治地位如此之高?
答:近二十年内,人类社会飞速进入信息社会,脊柱的运动模式短时间内发生了本质变化,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使得很多人长期处于弯腰屈背的姿势,形成了与原始社会生活截然不同的运动模式(图1),在这种状况下,椎间盘退变加速,肌肉韧带劳损,颈椎、腰椎问题成为临床主要骨科疾病。
脊柱保健练功便是针对这类疾病趋势产生的,练功锻炼旨在训练特定的肌肉组织来改善慢性肌肉劳损的情况,并且训练特定的肌肉群可以借助肌肉的力量来调节脊柱退行性的改变。目前,大多数的脊柱疾病是由慢性劳损导致,通过短期药物、物理治疗等短期效果明确,但是长期工作生活等不良姿势会导致脊柱问题反复出现,因此通过脊柱保健练功来防治疾病除了可以减少药品、物理治疗器械的支出成本外,还有着简单易学、不受时空限制的巨大优势。
正是上述的优点,越来越多的人群喜欢进行脊柱保健练功,同时孕育了许多脊柱保健操,也使得脊柱保健练功地位节节攀升。
3. 为什么脊柱保健练功重视筋骨并重?
答:脊柱疾病中很大一部分是“伤筋及骨”。中医所讲的筋,范围比较广。“筋”一般则指肌肉、韧带等软组织,这些组织附着在骨骼上,起着保护骨骼以及运动骨骼的作用。在中医整脊学中甚至还有起维系脊柱生理曲度的作用。
骨则是老百姓较为熟悉的内容,其主要功用是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免受外力损伤。筋束骨,骨张筋,筋与骨的关系殊为密切。脊柱支持由四周的肌肉维系,大多数的脊柱疾病是由慢性劳损导致,肌肉劳损容易引发肌肉疼痛、力量不足等,疾病继续进展容易因为肌肉力量不足以及肌肉力量不对称导致脊柱前后左右维系失衡,从而出现病变。所以脊柱保健练功一是强调功能活动,二是重视筋骨并重(图2),筋柔才能骨正,骨正才能筋柔。
正是因为筋骨两者的重要关系,所以脊柱保健练功需要同时重视二者关系,两者并重,所以才能真正地达到预防治疗脊柱疾病的作用。
4. 为什么中医整脊学中的练功理论可以作为三大治疗原则之一?
答:练功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如气功、导引、武术等以锻炼身体、防治疾病、抗衰延寿的一种方法。《以宗健脊强身十八式》(图3)这套练功理论,具有继承、创新、不断发展中医理论的重要意义。
中医整脊学具有三大治疗原则,分别是理筋、调曲、练功。理筋为首要疗法,调曲,即以调整和恢复椎曲为主要目的,而练功是维持疗效和康复的重要方法。调曲后练功是巩固疗效的重要措施,通过练功,使“筋出槽,骨错缝”的现象得到纠正和维持,同时树立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纠正不良姿势习惯,维持脊柱正常结构,建立脊柱正常的平衡状态。疾病的治疗只是暂时的,症状好转不代表根本问题的解决,进行长期练功是获得正常结构的措施。因此,练功可以作为中医整脊学治疗原则之一。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