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触景生情:文化地理学人笔记/地理学人随笔
0.00     定价 ¥ 35.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0176484
  • 作      者:
    周尚意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周尚意,人文地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名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国际地理联合会文化地理委员会委员,亚洲文化景观学会常务理事,区域研究学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化地理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地理学的一种研究范式。研究对象是地理事物中包含的文化,或文化中的空间安置。文化与人密切相关,因此文化地理学者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尤其是人的想法。相对于地理信息系统中抽象的信息或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物质实体,人的思想是触及“人性”的,或者说更具有“温度”。
  《触景生情:文化地理学人笔记/地理学人随笔》汇集了作者近年来的地理学反思,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地理学人探索的思想脉络。
展开
精彩书摘
  《触景生情:文化地理学人笔记/地理学人随笔》: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事象分布的地区。索尔学派(或伯克利学派)的文化地理学者是用同一种文化景观的分布范围来确定文化区。其实,还有一种文化区的确定方法是以文化景观意义的分布地区来确定。每个文化景观都具有其意义,不同的人对同一文化景观的意义理解是不一样的,甚至可能是对立的。承载其中一种意义的人群所分布的地区就是文化区。
  南锣鼓巷本是北京的一条普通胡同,如今已成为一片区域的代名词。这片区域包括南锣鼓巷东西两侧的16条胡同,是北京内城文化的保护区和展示区。
  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属于谁?这个问题关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投资。城市中的每个市民都希望城市财政投资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能对自己有利,而非只让少数人受益。但哪些街区的历史文化意义属于广大市民,而非少数市民?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咨询文化地理学家。
  文化地理学家通过历史文化承载者的分布范围来判断其历史文化意义的覆盖范围,覆盖范围越广,政府投资保护它的公平性就越高。文化地理学的一个研究任务,就是在城市财政改造投资有限的情况下,找出一种历史文化符号,它既为广大市民普遍认同,又集中分布在一个小区域。
  那么,南锣鼓巷作为一个区域,它的历史文化意义覆盖范围有多大,有没有一个能被市民普遍认同的历史文化符号?2005年前后,有人提出“南锣鼓巷地区是元大都‘鱼骨式街道’的典范”。“鱼脊骨”是南北向的南锣鼓巷,东西两侧对称分布着的小巷为“鱼肋骨”。这似乎为南锣鼓巷找到了一个典型的历史文化符号。正好那时民间资本已投资南锣鼓巷酒吧,于是政府顺势加大了对这里的投资。但北京内城的街巷格局为棋盘式,许多局部地区都可以视为“鱼骨”的形态,政府投资南锣鼓巷的“鱼骨式街道”,无法体现足够的公平性。
  2007年后,学者们又为南锣鼓巷地区找到了另一个历史文化符号——“玉河节点”。古玉河是元大都的一条重要水道,在南锣鼓巷区域的万宁桥与京杭大运河码头相连。由于这条水道与元大都的商贸运输有关,玉河的历史文化意义不再局限于南锣鼓巷的居民,而覆盖了全市居民。古玉河附近的店铺是古都商业空间的一部分,南锣鼓巷作为大运河的北终点,其意义也覆盖了所有认同运河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人群。政府投资“玉河项目”相当于为全市居民,乃至全国人民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从而体现了公平性。
  著名文化学者海治(Ghassan Hage)曾指出,学者较之百姓,有时拥有更多的“国家文化资本”,他们在确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文化符号时,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实践权,这使得他们成为国家文化空间建设的仲裁者。为了避免文化地理学者的仲裁失误,在他们确定每片区域对于所有市民的文化意义之前,每个市民都可以尝试着告诉他人,自己居住的地区对于自己,乃至对于所有市民具有哪些独特的文化意义。
  “越是地方的,则越是全人类的。”对应文化地理学的表述则是——“小尺度文化空间可以转化为大尺度文化空间”。
  ……
展开
目录
自序
地理学家的地理
包豪斯建筑的异与同
人物雕塑与地理
我为何不是西城人
一夜间的户籍变化
伯克利的人民公园
圣地亚哥的广场
两种“克威赤”
迪普妈妈的餐馆
“一课来课题课”地图集
边境上的景莱寨
米歇尔初等地理课本
金阁寺的外表与故事
谁人的南锣鼓巷
大阿尔伯特与科隆
兵马司的老房子
上海老街与天下
高野山的边界
河回村的风水
伊斯坦布尔的“呼愁”
洛特南教授的学生帽
北京城的意象
塔林二人游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