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朱光潜写给年轻人的美学通史,畅销四十余年的国文经典)
0.00     定价 ¥ 69.8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9637734
  • 作      者:
    朱光潜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1,朱光潜写给年轻人的美学通史,畅销四十余年的国文经典

2,美学修养入门

3,美学经典 静的修养 艺文心理

4,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朱光潜力作

5,新版《谈美》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谈修养》

6,如何找回生活的精力与活力?不刻意的生活美学,所谓美好就是摆脱功利之心,以不刻意为之的视角,发现生活中的无用之美。


展开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 -1986)。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现代美学的翘楚与标杆人物;影响现当代美学进程的核心力量;融贯中西,发展出自己的美学理论,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

沟通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

沟通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

沟通"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现当代蕞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大师为你解答时代困惑:审美对一个人的一生到底多重要?如何找回生活的精力与活力?一个人怎样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展开
内容介绍

新版《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 名作精华集锦

 

《谈美》,美学入门书,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

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书中汇集了朱光潜先生的体验和思考。

围绕着青少年关注的阅读、写作、升学、选择、人生等话题展开讨论,态度平易,语言通俗,充满哲理。

 

《谈修养》,朱光潜先生阐发人生修养途径的著作。

着眼于关于人生诸事的细微与精妙见解,一一道破种种心性困惑,引导人生趋往康庄与丰盈。


展开
精彩书评

即便是阐述艰深费解的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在和读者谈心。接触过他的人也同样感到,在生活中,他喜爱和朋友、学生随意交谈。亲切随和的谈心,汩汩地流入他露珠似的深邃思想和为人为文的品格。

——散文家 吴泰昌

 



他写过为什么要研究美学,美无形无迹,但是“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真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

——柴静

 



他对中外文学都有精湛的研究,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他的文笔又流利畅达,这也是学者中少有的。

——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教育家、语言学家  季羡林

 



他既从整体上探索中国美学史中若干一般性的重要问题,又对不同的艺术门类(音乐、绘画、建筑、书法,等等)的特殊规律和具体内容做深入的剖析,所有这些文章,无不文笔灵动、创见迭出、妙趣横生,韵味无穷。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林可济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对于许多事,自己愈不会做,愈望朋友做得好。我生平最大憾事就是对于美术和运动都一无所长。幼时薄视艺事为小技,此时亦偶发宏愿去学习,终苦于心劳力拙,怏怏然废去。所以每遇年幼好友,就劝他趁早学一种音乐,学一项运动。

其次,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每读到一种好作品,看见自己所久想说出而说不出的话,被他人轻轻易易地说出来了,一方面固然以作者“先获我心”为快,而另一方面也不免心怀惭愧,惟其惭愧,所以每遇年幼好友,也苦口劝他练习作文,虽然明明知道人家会奚落我说:“你这样起劲谈作文,你自己的文章就做得‘蹩脚!’”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功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从新起首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功夫作出来的呢?我近来看见两段文章,觉得是青年作者应该悬为座右铭的,写在下面给你看看:

一段是从托尔斯泰的儿子Count Ilya Tolstoy所做的《回想录》(Reminiscences)里面译出来的,这段记载托尔斯泰著《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修稿时的情形。他说:“《安娜·卡列尼娜》初登俄报Vyetnik时,底页都须寄吾父亲自己校对。他起初在纸边加印刷符号如删削句读等。继而改字,继而改句,继而又大加增删,到最后,那张底页便成百孔千疮,糊涂得不可辨识。幸吾母尚能认清他的习用符号以及更改增删。她尝终夜不眠替吾父誊清改过底页。次晨,她便把他很整洁的清稿摆在桌上,预备他下来拿去付邮。吾父把这清稿又拿到书房里去看‘最后一遍’,到晚间这清稿又重新涂改过,比原来那张底页要更加糊涂,吾母只得再抄一遍。他很不安地向吾母道歉。‘松雅吾爱,真对不起你,我又把你誊的稿子弄糟了。我再不改了。明天一定发出去。’但是明天之后又有明天。有时甚至于延迟几礼拜或几月。他总是说,‘还有一处要再看一下’,于是把稿子再拿去改过。再誊清一遍。有时稿子已发出了,吾父忽然想到还要改几个字,便打电报去吩咐报馆替他改。”

你看托尔斯泰对文字多么谨慎,多么不惮烦!此外小泉八云给张伯伦教授(Prof. Chamberlain)的信也有一段很好的自白,他说:“……题目择定,我先不去运思,因为恐怕易生厌倦。我作文只是整理笔记。我不管层次,把最得意的一部分先急忙地信笔写下。写好了,便把稿子丢开,去做其他较适宜的工作。到第二天,我再把昨天所写的稿子读一遍,仔细改过,再从头至尾誊清一遍,在誊清中,新的意思自然源源而来,错误也呈现了,改正了。于是我又把他搁起,再过一天,我又修改第三遍。这一次是最重要的,结果总比原稿大有进步,可是还不能说完善。我再拿一片干净纸作最后的誊清,有时须誊两遍。经过这四五次修改以后,全篇的意思自然各归其所,而风格也就改定妥帖了。”

小泉八云以美文著名,我们读他这封信,才知道他的成功秘诀。一般人也许以为这样咬文嚼字近于迂腐。在青年心目中,这种训练尤其不合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好角色。这种念头不知误尽多少苍生?在艺术田地里比在道德田地里,我们尤其要讲良心。稍有苟且,便不忠实。听说印度的甘地主办一种报纸,每逢作文之先,必斋戒静坐沉思一日夜然后动笔。我们以文字骗饭吃的人们对此能不愧死么?


展开
目录

壹   美学懿步

003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009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016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022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027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032   灵魂在杰作中冒险

038   “情人眼底出西施”

044   “依样画葫芦”

050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056   空中楼阁

062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068   “从心所欲,不逾矩”

074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08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086   “慢慢走,欣赏啊!”

贰·眠食诸希珍重

097   谈读书

……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