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管一辈子的教育(第2版)
0.00     定价 ¥ 6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2540335
  • 作      者:
    林格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林格,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专家,著名学者,因曾长期在上千所学校蹲点实验,被称作教育界“用脚做学问的人”。
  林格先生长期任职于国务院直属智囊机构,并担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国关工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内涵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同时是中国教育内涵改革整体解决方案首席专家、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组长。
  其代表作品有《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者的自我修炼》《做有智慧的教育者》等。
  主要研究领域:学校整体改进、区域教育战略规划、办学理念提炼及学校文化建设、养成教育、校长领导力、教师生命发展、传统文化经典课程体系创建、中西教育比较、课程教学改革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家长和教师肩负一个重大的责任与使命,那就是,应当从根本上去引导孩子自主、快乐成长,从而彻底解放家长和教师,让教育回归心灵深处。教育者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和自由发展,而不是想方设法地控制他。
  《管一辈子的教育(第2版)》正是从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从学习能力、才能、才华、习惯、安全等几个关键点切入,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一个教育支持系统。
  《管一辈子的教育(第2版)》适用于6-18岁孩子的家长、老师,系统解决中国家庭教育的三大难题,一是厌学,二是父母为孩子乱报才艺班,三是孩子习惯不好,缓解孩子成长中的种种纠结,全面引导孩子自定目标、主动学习、自主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管一辈子的教育(第2版)》:
  情绪就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之一。
  人的需要、心愿和客观事物发生各种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情绪和情感,或喜或悲或怒或惧……而情绪通常又与人的追求紧密相关,当我们无法确定是否应当去追求时,就会感到犹豫、彷徨;当我们失去追求的目标时,就会感到空虚、寂寞、无聊、伤感、怀旧;而当追求的过程中出现紧张的局面、受到严峻的压力,需要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持久地高度地集中注意力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焦虑、忧虑、担心、烦恼、有压迫感,要摆脱或者消除这一类的消极情绪,就要求我们能正确对待追求。
  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不但情绪会影响行为,而且反过来,行为也会影响情绪。比如,如果你露出微笑,那么你就立即会感到几分愉快。外界的刺激是客观存在的,但烦恼或者其他情绪则是主观上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外来的刺激未必能引起烦恼。如果我们选择好的态度,就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来抵制、转移和疏导这些刺激,不让它在我们的情绪中引起不良反应,或者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或者利用它来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反应。
  指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孩子一旦学会控制情绪,就能不断超越自己、创造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并且在学习上将潜能发挥到最大值。一般而言,控制情绪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转移。转移注意力,就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最能使自己感到自信、愉快和充实的活动上来。关键是尽量避免外界刺激的输入量,尽量减少它的影响和作用。
  二是分散。把我们遇到的烦恼隔离分散开来,各个击破。
  三是弱化。减弱烦恼,不记忆,不思考,不想象。
  四是体谅。生气是因为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原谅了别人也就饶过了自己。要把对方看作一种客观存在,去摸它的规律,而不要生气。大人生气与孩子的哭都是无能的表现,体谅同样适合用于自己。
  五是解脱,即更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令人烦恼的问题。从更深、更高、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对它作出新的解释、新的理解,以求跳出原来的圈子,使精神得到解脱。
  六是升华,就是利用强烈的情绪冲动,并且把它引进到积极的、有益的方向上来,使之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和价值。某些刺激会使我们产生强烈的情绪冲动时,我们既不能采取阻截的方法,又不能采取直接发泄的方式,这时,升华就是最好的解决途径。我们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其他情感也可以化为力量。比如对对手的愤怒,对敌人的仇恨,在工作中受到的挫折,取得成绩之后的表扬奖励,自己的无知受到嘲弄,自己陷于窘境、羞辱等。世界上最富有诗意的行为就是发奋努力。这种升华是人类心灵所迸发出来的最美的花朵。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情操。
  七是抵消。当某一刺激使我们产生不良情绪时,我们有意识地采取一些行动,寻求另外一种刺激,使之抵消原有刺激。
  八是表达。其一是书写,把心中的委屈、烦闷、气愤、申辩……痛快淋漓地写出来,写完看几遍,让心中的郁闷全发出来,然后把它撕掉。其二是与其他人谈心,找当事人谈心。
  人不能像树那样站在那里不动,人总是有追求的,要奔向一定的目标,要向前跑,跑起来就一定有阻力,就必然有风。树是被动的,尽管在树根的坚定、树干的力度和树枝的飘摇自如上三者和谐统一,但潇洒有限。而人是主动的,人的潇洒就表现在目标的坚定、精神的力度和心情的从容上。
  5.挫折意识
  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所以如何面对它们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首先,父母应当认识到的是,失败究竟是什么?失败就是指预定的目标没有达到或者达不到,或是受到打击或者陷入困境等。一般来说,失败总是先于成功,过不好失败关,就很难实现成功。失败不是一种静止的局面,它还会发生变化,如果你的态度正确,就可以反败为胜;如果你的态度不正确,那就会受到更严重的第二次打击,失败是会发生连锁反应的。
  其次,父母应当和孩子共同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在挫折面前,父母与孩子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要相互支持,共同努力,锻炼强健的应对挫折的能力。
  挫折与暂时的失败,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机会。教育大师杜和戎曾经将其分解成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克制痛苦,避免连锁反应。
  要学会对待失败,首先就要学会正确对待失败所带来的痛苦,正是因为自己精神上的痛苦,才使人在受到第一次打击时,就精神涣散,失去防守和反攻的能力,放弃眼前可以转败为胜的机会,坐等第二次打击的到来。
  在精神上对失败要有所准备。一个普通人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胜利者,人的身上有许多的缺点、短处,也是在失败的痛苦磨炼中,才肯丢掉这些毛病,只有经过失败的历练,人们才可以变得更加坚强、有韧性,才更懂得生活,更懂得人的价值。失败是痛苦的,有时候甚至是个灾难,在还没有出现之前,要尽量避免,在发生之后,我们就不要把它看成完全消极的东西,而要充分地认识到它的积极作用,把它作为提高自己精神力量的好机会。失败是难免的,所以我们在精神上对失败应该有所准备,另外,我们在平时也要注意在每一个小失败中锻炼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
  ……
展开
目录
学习篇
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怎样指导孩子学习
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怎样诱发孩子的求知欲
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样帮助孩子提高能力
怎样指导孩子阅读

才能篇
激发个性成功
孩子的特长与成才方向
假定与确定孩子的最佳才能区
提高孩子的多种能力
激发孩子的最佳才能区

习惯篇
习惯决定命运
习惯的基本理论
做人习惯的养成
做事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的养成
生活习惯的养成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