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具禅味的心灵励志!心灵修行的启蒙书!
远离喧嚣复杂的现实世界,进入书中清净辽源的思想世界。
在这里,体验禅的精妙。
★ 漫画大师蔡志忠撰写文字,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了深刻的偈语,
写出了开悟者才了解的人生真理。
★ 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或许每个人各有不同理由,但无外乎想通生命是什么,人来此一生为的是什么。
★ 禅,是人生大的觉悟!
当我们悟出生命的实相之后,便能正确地踩出过去、现在、未来的每一个脚步。
★ 同系列图书:《菩提树下的微笑:<金刚经>解密》《智慧彼岸的微笑:<心经>解密》《田园的微笑:<菜根谭>解密》《自然箫声的微笑:<庄子>解密》《仁者的微笑:<论语>解密》《孔子纪行》同期上市。
禅说了什么?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念经拜佛就真的可以了吗?
禅在印度原本只是打坐的禅那,中国禅宗是天竺僧人与中土修行僧众和道家居士们相互激荡所创出的,因此禅宗内含很多老庄思想;佛学与道家心灵相遇,成为新奇、独特的学派。禅宗犀利的机锋问答,也很像六朝清谈。
禅讲求顿悟,修行者观心静虑,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觉悟出无我境界之妙,体悟出生命的真如实相。顿悟即是猛然悟通豁然开朗,完全明白生命的真实意义。
如果你问:“ 禅说什么?”
表面上它什么都没有说。
如果你说:“ 禅什么都没说。”
实质上它什么都说了。
自无始以来,禅存在于无涯的时空之中。世间随时随处都能见到禅,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体会。
无论是哲学、佛学、禅学,所谈的都是人生悟道之学,攸关每个人自己的一生大事!
莫让自己空在人间走一回
我们有幸来此一生,虽然生命难得、人生难得。但大多数人都浑浑噩噩毫无计划匆匆过此一生。有多少人能在一开始便先想清楚这难得的一生应该怎么走?
难道非得等到夕阳将尽,我们即将死亡离去之时,才再后悔、懊恼不已?
人生是什么?
人生有什么目的?
人的一生到底应该怎么过?
相信大多数人都曾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思考过这个“人生大问”!但有多少人真正想通人生问题? 然后完完全全依自己正确的想法去实践自己的一生?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心灵圣地!每个人都应往自己内心深处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块净土。而哪里才找得到我们内心深处的那块寂静净土?
地位、财富、权力,这些世人所看重追求的东西, 在开悟禅师眼里只不过是朝露。
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颐也对禅很感兴趣,他晚年住在庐山莲花峰下, 佛印禅师住持庐山归宗寺,周敦颐常到寺院参访佛印禅师。
有一天,周敦颐问佛印禅师说:“《中庸》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为何禅宗说‘ 无心是道’?”
佛印禅师说:“ 疑则别参!”
周敦颐说:“ 参则不无,究竟‘ 道’是什么?”
佛印禅师说:“ 满目青山一任看!”
周敦颐听后满心欢喜,对佛印更加敬佩了。
又有一次,周敦颐看到窗外嫩草生机盎然,心中若有所悟。不禁赞叹:“ 这正是我心中的意境啊!”
于是写了一首诗偈呈给佛印禅师:
昔本不迷今不悟,心融境会豁幽潜;
草深窗外松当道,尽日令人看不厌。
佛印禅师也以一首诗偈应和:
大道体宽无不在,何拘动植与飞潜;
行观坐看了无碍,色见声求心自厌。
周敦颐终于体会禅的境界,“ 满目青山一任看, 行观坐看了无碍”的人生态度才是正确的。
序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001
1.禅的由来 015
2.什么是禅? 033
3.禅故事 087
4.什么是开悟? 147
5.修行的目的 173
跋 莫让自己空在人间走一回 205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