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章主要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以后给人们思想和精神领域带来的的巨大变化,文章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很高,有很强的可读性,让人们重温20世纪80年代那个“青春打滚的季节”。
该图书以读者品牌为引领,选编了著名作家北岛、舒婷、苏童、二月河、迟子建、史铁生、莫言、肖复兴、梁晓声等回忆描写20世纪80年代文学界的散文。
朗诵记
北岛
诗歌的“革命读法”
在小学我是靠说相声出名的,后来改行朗诵,背的是高士其的诗《时间之歌》。只记得操场上尘土飞扬,前有全校学生,后有老师督阵。我站在砖台上,扯起嗓子:“时间啊———时间唰地过去了。”
“上山下乡”时,我当上建筑工人,在工地上干活,忍不住来一嗓子。晚上,我们几个同好爬到楼顶,对着星空和高音喇叭,唱的是毛主席诗词,背的是贺敬之的《雷锋之歌》。老师傅认为我们有病:“这帮小子,八成是找不着老婆,看给急的!”
1970年春,我和一凡、康成去颐和园后湖划船。康成站在船头背诗:
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
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
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的话
我愿为野生的荆棘放声高歌
这是郭路生的诗。我被其中的迷惘打动了。9年后,我见到郭路生,都说他疯了,我一点儿看不出来。大概唯一的根据是,他往返于家与精神病院之间。朋友在一起时,他会突然冒出一句:“我能不能给大家念首诗?”没人反对,他起身,拉拉褪色的制服,“请提意见。”他用舌头把活动假牙安顿到位,清清嗓子。念完一首,他谦逊地笑笑:“能不能再念一首?”声音虽抑扬顿挫,但相当克制,和我们当年的“革命读法”不同。
所谓“革命读法”,就是把杀鸡宰羊的声音与触电的感觉混在一起。那时代的标准发音,赶上这会儿,准被认为精神有毛病。看来郭路生挺正常,是我们和时代疯了。
1979年4月8日,《今天》编辑部举办朗诵会,在玉渊潭公园。我们事先向公安局申请,没答复,就算是默许了。我和芒克、老鄂去考察地形。林中空地有个土坡,正是舞台。黄锐把床单画成抽象风格的幕布,绷在两树之间。老鄂忙着接蓄电池、扩音器和喇叭,那架势像土法爆破。那天风大,听众比预计的少,有四五百人。若从空中看,有三圈不同的颜色:以听众为中心,灰蓝土绿;然后是外国人,花里胡哨;最外圈是警察,一片白。陈凯歌参加了朗诵,他当时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那天他念的是郭路生的《相信未来》和我的《回答》,用“革命读法”。而雕塑家王克平正好相反,他念芒克的《十月的献诗》,平平淡淡,好像自言自语。
001朗诵记/北岛
004一匹骆驼/贾平凹
009说金庸/二月河
013文学的另一面就是梦/苏童
017我的轮椅/史铁生
021我说我/迟子建
024黄土的儿子/王安忆
027我的梦想/莫言
030怀念老陆/冯骥才
034王瑶先生的四次教诲/钱理群
038青春打滚的季节/老愚
041与阿城有关的日子/马东
047面对人,我们都还幼稚/贾樟柯
051青春即兴小品/肖复兴
054我们那个年代的“文艺范儿”/闫红
057和一个图书馆恋爱/赵瑜
060朴实宽厚如黄土大地/李军
064向古龙约稿/詹宏志
067去享受生命中更美好的事情/吴晓波
072??我们的失败与伟大/邱兵
075??画坛那些事/纪太年
078??超尘脱俗的钱钟书伉俪/徐泓
084??长沟流月去无声/倪匡
087??父亲的高考/德川咪咪
093??决定命运的成绩单/格非
096??逃出小镇的狮子/毕飞宇
101??我的行为艺术/残雪
105??小叔/路明
111??青春,是冰做的风铃/张曼娟
115??青葱岁月里的绿围巾/周衍辉
119??那时,我没能装扮自己/王蕾
122??梧桐树下的埋伏/张帆
126??理想的光亮/陈旻
130??梦里花落知多少/范春歌
135??纯真年代里的纯真人情/徐小平
139??1982年的73封信/欧晓鸥
142??石板路上踏过的青春/骆非翔
145??都不过是人生的驿站/杨匡满
150??我所知道的陈道明/江平
158??又到中午/贾樟柯
161??正在消失的事物/胡弦
164??寻找冬日的灯盏/吴佳骏
169??对70一代的嫉妒/张悦然
174有多少人还能回到童年住的房子/鞠白玉
178鹞子、风筝、纸鸢/薛舒
181乡村的夜晚/向卫华
183妈妈的味道/舒婷
186多年以后/裘山山
191外婆菜/张佳玮
194放烟花/李娟
198一块地的怀念/刘静峰
201乘风凉/徐晓民
205信来信往的旧时代/老愚
209八百米故乡/苏童
214明月前身/韦羲
220沙枣/李娟
225故乡永在/凸凹
230聆听草原/艾平
234读懂生命/胡昌升
237致谢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