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一封家书
0.00     定价 ¥ 45.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9433848
  • 作      者:
    叶顶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鲁迅×傅雷×居里夫人×叶赛宁等21位历代名人,写给父母、子女的家书。本书收录的几十封信件,时间横跨三千年余年,从春秋时代的diyi封私人家书到魏晋唐宋时期,从晚清民初一直到现在。在高度还原名人信件的基础上,另引入翻译与品读两个板块,能够让读者更加详尽地了解信件原文,及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一封家书,是沟通,也是爱的表达。虽然微信常常在发,但有些话不知如何表达;虽然我对你们的爱很醇厚,但我常常说不出口。在这个不用提笔的时代,一串串冰冷的字符代替了文字的力量,我们怠慢了沟通,也一并失去了表达爱的能力。书中真诚的文字及其醇厚的情感,能更好的让读者领略文字的力量,领略那一份爱,同时也能帮助读者重拾表达爱的能力。
  ◎一封家书,是一个时代,也是一种家风。书中收录的父母写给子女的书信皆是皆为充满爱与智慧的教子名篇,以轻松、亲切的风格展现父母和孩子之间在读书、做人、立志、处世等方面的交流,每一封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和教子故事。不仅能让读者体会到一个一代,一种家风,同时也能让读者从中受益,是一本实用性相对较强的书籍。
  ◎近几年,有很多关于书信、家风类的节目上线,引起了很大的热潮,并且收获了较好的口碑。2019年央视同样有几档这样的节目上线,预计本书将会与节目同期上线,相信同样会引起热议。
展开
作者简介
  叶顶
  籍贯湖北,先后任知音传媒集团编剧、《新闻信息报》主编、北京玉兔文化有限公司diyi事业部主任等职务,现为九派(武汉)全媒体有限公司供职。先后出版书籍有《新中国的集结号:南下、南下》(编着),《中国诗词大会每日读诗日历》(特约编辑)、《躬耕诗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一封家书》是一本集结历代名人写给父母和子女的信件的书。
  入选的几十封信件,时间横跨三千年余年,从春秋时代的diyi封私人家书到魏晋唐宋时期,从晚清民初一直到现在。信件的主角囊括周公、诸葛亮、康熙、曾国藩、左宗棠、梁启超、傅雷、胡适、鲁迅等历代名人。
  书籍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父母写给子女的家书,入选信件皆为充满爱与智慧的教子名篇,以轻松、亲切的风格展现父母和孩子之间在读书、做人、立志、处世等方面的交流,每一封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和教子故事;第二部分为子女写给父母的家书,外人眼中的著名作家、战士等纷纷展示柔软的一面,书写心中那份纯粹、醇厚的爱。
  写一封家书,致zui爱的你。
  而这一份尘封在字里行间的爱,献给每一对父母、每一个子女。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封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
  ——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受封为武乡侯,主持朝政。后期,他志在北伐,频繁与曹魏交战,后病重,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他八岁长子诸葛瞻一封家书,世称《诫子书》。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教育儿子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珍惜光阴,务求“接世”。
  【原文】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从有道德修养的人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们常常通过静思反省来提高自身的修养,借助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排除外来的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需要静心专一,而才干也需要在学习中增长,所以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志向就没有办法学有所成。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岁月逝去,意志随时日而消磨,最终像树叶一样干枯飘落,这样的人大都不会为社会所用,只能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哪里还来得及呢?
  【品读】
  诸葛亮给儿子上的九堂人生课
  《礼记·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自尧舜以来古圣先贤智慧的凝练与总结,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之所在。在历朝历代的家训家规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的文化与美德,被不厌其烦的叮咛后世子孙。
  诸葛亮作为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诫子书》可以说是他对自身一生经历的总结,而其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也尽在言中。
  在这封只有短短八十五个字的家信中,诸葛亮就给儿子上了九堂课: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安静的环境。现代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忙,忙、盲、茫也成为了今天的众生相。每个人都身心俱疲,在尘世中无法安下心来,幸福也变得遥不可及。漫漫人生路,有时需要静静心,只有心静了,才能化解所有的喧嚣与无奈,反思人生的方向。心静则无欲,无欲则平和,平和则幸福。心静了,幸福便不再遥远了。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节俭,可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避免为物质所奴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对传统美德的强化,也是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崇尚节俭,快乐生活”的理念正成为一种时尚。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需要早做规划与计划,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选择了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你的理想和信念就是你的人生,就是你生活的样子。一个人一旦树立了正确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成功也就有了必要的保障。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裨益,再配合专注的心境,就会事半功倍。天才并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先天而成。天才出自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其实,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奋,只有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也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一个人与其有钱,不如让自己变得值钱。在抱怨自己赚钱太少之前,首先应该让自己变得值钱,想要赚更多钱就要让自己变得更值钱。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
  “慆慢不能励精”,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快人一步,不但容易达到理想,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与改善!现代人患有三种常见症状:拖延症、强迫症、选择困难症。拖延症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大忌,成功和失败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主动性。凡事被动拖延、拖沓懒散,成功自然也不会主动来到你身边,只会对你敬而远之。决立即行,认准了就要立刻去做。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冶性”,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取舍,要“励精”,也要“冶性”。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不在于工作经验的丰富与否。一个人的成功,情商要比智商更加重要。性格是一把能开启你成功之门的钥匙。
  第八课:时间管理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时光飞逝如梭,意志力又会被时间消磨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时间管理”是现代人的一个观念,但细想一下,其实每个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不多也不少。所谓的时间管理,其实是对个人的管理,提升时间的效率与效能,有效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他的行动,而一个人的成就跟他个人时间管理的能力成正比。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而好的时间管理就是让你在更短的时间达成更多你想要达成的目标。
  第九课:想像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已经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然而,理想可以很远大,但要实现理想,却必须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眼前最基本的事情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如果一个人心里有远大的理想,却不愿意一步一步去努力,那他永远也不会有美梦成真的那一天。
  ……
展开
目录
代序  手写的回忆让人怀念/邹超颖
 
上卷  给孩子的信
有德行的人不怠慢他的亲戚——周公写给儿子伯禽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
你们兄弟之间要有情义——陶渊明写给五个儿子
你年龄还小,所缺的是学习——萧纲写给儿子萧大心
对你的思念无处安放——代阎姬写给儿子宇文护
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可以简慢——颜之推写给子女
希望你凭学问,光耀我们的门庭——文天祥写给儿子文升
孩子,你该如何看待人生的困顿——郑淑云写给儿子
把你的衣服寄来,以便我想你的时候穿上——康熙写给皇太子胤礽
做一个成竹在胸的大丈夫——林则徐写给儿子林汝舟
如果一心向上,有何事业不能做成——左宗棠写给儿子孝威、孝宽
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梁启超写给女儿梁思顺
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胡适写给儿子胡祖望
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去教育你了——赵一曼写给儿子
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陶行知写给儿子陶晓光
体力和感情,要做到细水长流——傅雷写给儿子傅聪
希望你长大后好好读书——赵云霄写给女儿启明
对待母亲要孝顺,不要让她生气——一位爱国绅士临行前的诫子书
做一个强健而智慧的现代青年——华侨王雨亭写给儿子王唯真
要自立,才能有所作为――居里夫人致女儿
 财富是靠勤奋与智慧赚来的——洛克菲勒给儿子小约翰
你的快乐是我最大的快乐——米斯特拉尔写给未出生的孩子
下卷 给父母的信
家庭和睦万事兴——曾国藩写给父母
孙子长大后,希望您好好引导他的爱国精神——方声洞写给父亲
我病情可以复原,你不要挂念——鲁迅写给母亲
我不会有危险,请你们放心——闻一多写给父母
我时刻记念着您——左权写给母亲
儿亦平安康健,彼此都可放心——陶行知写给母亲
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任何爱都不能及的——冷少农写给母亲
我现在一切均好,请能释念——秦明写给岳母
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程雄写给父母
我不断梦见母亲和弟弟——刘中新写给母亲
 
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一点,但精神是愉快的——符克写给父母
未报此恩反而离家,是我之罪过也——李云鹏写给父母
我决定来此学习一点真实学问——韩雅兰写给父母
你平安吧,我的老母亲——叶赛宁写给母亲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