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民国的腔调/胡竹峰作品
0.00     定价 ¥ 62.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9666389
  • 作      者:
    胡竹峰
  • 出 版 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胡竹峰,1984年生于安庆岳西,现居合肥。出版有《空杯集》(台湾繁体中文版)、《墨团花册:胡竹峰散文自选集》(台湾繁体中文版)、《衣饭书》、《豆绿与美人霁》、《旧味》、《不知昧集》、《闲饮茶》、《中国文章》等散文随笔集。曾获“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滇池文学奖、林语堂散文奖、草原文学奖,《中国文章》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开语、英语、俄语、意大利语对外交流。
展开
内容介绍
  胡竹峰的散文绵延接续中国文章的悠远传统,含着浓厚的古风,既工笔又写意,既入世又出世,淡泊沉静,精致典雅,清新朴拙,格调隐逸。无论是山川草木,还是瓜果虫鱼,在他的笔下都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写作标识。
展开
精彩书评
  ★胡竹峰的散文大题小作,古雅成趣,文脉纯正,笔墨简练。
  浸淫于古不泥古,洞明世事亦不佯狂。写人记物灵动洒脱,谈文论艺明心见性。看似云淡风轻,波澜不惊;实则一唱三叹,意在言外,字里行间透出一种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逍遥与高妙。
  中国文章呼唤中国精神,胡竹峰以他的文字,秉承了这一精神。
  ——“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授奖词
展开
精彩书摘
  《民国的腔调/胡竹峰作品》:
  茅盾、老舍对张恨水的评价颇堪玩味。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作为朋友,他们这番话当然是捧场,同时也是表态,弦外之意是张恨水到老不过一个通俗小说家。作家的表扬,通常话里有话,要细心辨别。文人往往清高,觉得自己天下第一,让他打心眼里服气谁喜欢谁,实在不容易。
  张恨水在茅盾、老舍他们面前有自卑心理。时代交替,新风气总是压倒旧观念,尤其在文艺上。五四时期,新文学如火如荼,旧小说虽然拥护者众,但新文学到底是大势所趋,天生一种霸气。
  一九五六年,张恨水列席全国政协二届二次全会,茅盾把他介绍给毛泽东,毛说:“还记得,还记得。”茅盾回道:“《××》那《民国的腔调/胡竹峰作品》就是他写的。”张恨水连忙更正:“那是伪书,我写的是《春明外史》《金粉世家》。”茅盾连张恨水最优秀的作品都不知道,更遑论展卷一读,对他的赞扬,不过敷衍而已。在为人处世上,文人和政治家不一样,文人是无论如何不如自己好,曲治家县为我所用便好。
  毛泽东说的“还记得”,因为十年前他们在重庆会过面。一九四五年秋,重庆谈判间隙,经周恩来介绍,毛泽东接见了张恨水。那时张恨水正主持《新民报》副刊。两人相见,谈起当时的形势和政局,以及写作和生活等许多问题,谈了两个多小时。毛泽东读过张恨水的小说,常常能说出其中情节。临别时,毛泽东将延安生产的呢料、小米和红枣送给了张恨水。
  张恨水生前很少谈起他在重庆与毛泽东谈话的内容,只在《我的创作和生活》一文中简单地写道:“一九四五年毛主席到重庆,还蒙召见,对我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鼓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还牢记在心。”女儿张明明多年以后问起这次谈话的内容时,他简单地答道:“主席说的是关于写爱情的问题。”
  名列旧派小说序列,张恨水顶了通俗言情、鸳鸯蝴蝶的帽子几十年。这一派作家,赢得了读者,却不被新文学阵营看好,动辄还遭一顿奚落,甚至臭骂。写旧派小说的老式文人,天生一盘散沙,吟诗、写字、作画、听戏,自得其乐。新文学阵营有一致对外的传统,拉帮结派,办同人杂志,都是吵架高手。每次交锋,旧派文人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
展开
目录
楔子
张恨水
陈独秀
朱湘
鲁迅
周作人
沈启无
郁达夫
胡兰成
张爱玲
齐白石
陈师曾
沈从文
台静农
叶灵凤
汪曾祺
孙犁
张中行
废名
梁实秋
王力
胡适
刘文典
茅盾
朱自清
林语堂
钱玄同
郭沫若
老舍
巴金
章衣萍
木心
叶圣陶
金庸
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