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孤独是人生的礼物:周作人经典散文集
0.00     定价 ¥ 39.8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2484588
  • 作      者:
    周作人
  • 出 版 社 :
    延边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翻译家。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曾留学日本,一生著译颇丰,是极早译介石川啄木诗歌到中国的翻译家。周作人先生的散文风格平和冲淡,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


展开
内容介绍


周作人的散文充满对生活本身趣味的捕捉与凝视,展现出平和、空灵的人生境界,是中国散文史上的高峰。周作人的文章属于非常耐看的一类,声名远远高于同代的作家,学问力度毫不逊于鲁迅。

本书收入周作人《娱园》《苦雨》《乌篷船》等多篇经典散文、随笔、杂谈,篇篇精美。他写初恋、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凡是需要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能娓娓道来,平和,淡泊,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
精彩书摘


乌篷船



子荣君:

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啰唆地多讲。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也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Symenngoa),小的为脚划船(划读如uoa),亦称小船。


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罢?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


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哩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薜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


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别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


——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川岛君夫妇现在偁山下,本来可以给你绍介,但是你到那里的时候他们恐怕已经离开故乡了。


初寒,善自珍重,不尽。


展开
目录

辑一 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上海的戏剧 / 002

娱园 / 004

星里来的人 / 008

寻路的人——赠徐玉诺君 / 011

浪漫的生活 / 013

济南道中 / 015

破脚骨 / 018

苍蝇 / 022

苦雨 / 027

沉默 / 031

生活之艺术 / 034

致溥仪君书 / 038


辑二 孤独是内心最丰盈的时刻 


十字街头的塔 / 044

日记与尺牍 / 048

若子的病 / 053

代快邮 / 057

乌篷船 / 062

好雨与好诗 / 065

哑吧礼赞 / 067

麻醉礼赞 / 071

西班牙的古城 / 075

志摩纪念 / 078

骨董小记 / 083

半农纪念 / 089

关于命运 / 095

市河先生 / 102

日本的衣食住 / 107

十竹斋的小摆设 / 119

入厕读书 / 123

关于家训 / 129


辑三 北平的春天


安徒生的四篇童话 / 136

螟蛉与萤火 / 146

买墨小记 / 154

北平的春天 / 159

结缘豆 / 163

英雄崇拜 / 168

谈笔记 / 172

老年的书 / 180

黑眼镜 / 186

《诗经》中的雀与鼠 / 190

销夏之书 / 193

中秋的月亮 / 195

苏州的回忆 / 198

希腊神话 / 204

雨的感想 / 207

蚯蚓 / 212

萤火 / 219

医师礼赞 / 228

立春以前 / 233

石板路 / 239

小人书 / 245

琉球的酒壶 / 247


辑四  生活不易,人间值得


月夜 / 250

落花生 / 252

关于百草园 / 254

秋虫的鸣声 / 256

他山之石 / 258

南北的点心 / 260

西安的古迹 / 267

绍兴的糕干 / 271

泥孩儿 / 274

梅兰竹菊 / 277

不倒翁 / 280

爱竹 / 283

乌鸦与鹦鹉 / 285

喜剧的价值 / 288

往来的路 / 290

水乡怀旧 / 294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