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普罗旺斯的一年(新版)
0.00     定价 ¥ 6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4275088
  • 作      者:
    [英]彼得•梅尔
  • 译      者:
    王春
  • 出 版 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2019全新升级改版,带读者领略美妙的普罗旺斯风情

      获英国国家图书奖,被译为40种语言,畅销600万册

      演员朱一龙推荐普罗旺斯系列经典作品

      《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畅销书

      正是这本书使“普罗旺斯”成为闲适生活的代名词,由此掀起一股追求质感生活的风尚

      假如你有幸去过普罗旺斯,那么此后一生它都与你同在

      随书附赠普罗旺斯心情手账、精美四季流转书签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彼得·梅尔(PeterMayle,1939-2018)

      英国作家。

      在纽约麦迪逊大街从事广告业15年后,淡出喧嚣,于1975年开始专事写作。

      1987年移居法国普罗旺斯,难抑对当地风情民俗的喜爱,写下《普罗旺斯的一年》,随意之举却成就经典,由此掀起一股追求质感生活的风尚。

      此后笔耕不辍,著有同系列作品《永远的普罗旺斯》《重返普罗旺斯》《关于普罗旺斯的一切》,时尚读物《有关品位》,美食散文集《愿上帝保佑法兰西厨子》,小说《一只狗的生活意见》《简单活着,真好》等。  

      2002年获“法国荣誉骑士”封号。

展开
内容介绍

      《普罗旺斯的一年》是英国作家彼得·梅尔普罗旺斯系列的首部作品,记录了梅尔隐居乡野一年的闲情逸趣和悠然自在。

      一栋农舍,一片葡萄园,一颗逃离都市的灵魂,梅尔就是这样开始在普罗旺斯寻觅安宁。他用雅致而幽默的文字,记下这十二个月的自在和喜悦,引领无数焦灼心灵留驻于一种叫安享时光的幸福之中。

      作品一出版便获如潮好评,“普罗旺斯”由此成为闲适生活的代名词。

      假如你有幸去过普罗旺斯,那么此后一生它都与你同在。

展开
精彩书评

      此处放眼是葡萄树和山峦,生活朴素平淡。在这里,买橄榄油、采樱桃、找松露,都是大事。寻找美食,是生活,甚至是生命的重心。一个老农,一个工人,都饶有趣味。

      ——张小娴

      

      彼得·梅尔记录下身边的一切,宜人的气候,绚烂的阳光,丰沛的美食,文字令人难以抗拒。

      ──《泰晤士报》


      始于一顿难忘的新年午餐,终于一顿错乱的圣诞晚餐,梅尔在普罗旺斯的一年状况频出却意味无穷。

      ──《出版人周刊》

展开
精彩书摘

普罗旺斯久负盛名的食物大多产在夏季,如甜瓜、桃、芦笋、胡瓜、茄子、辣椒、番茄、蒜泥蛋黄酱、鱼肉浓汤、橄榄沙拉、凤尾鱼、金枪鱼、熟煮蛋、油淋多色莴苣片拌土豆泥、新鲜羊奶酪——我们每次在英国的商店挑挑拣拣着干瘪发蔫的货品,都会痛苦地回想起这些美味。出人意料的是,冬天普罗旺斯的食物依然丰美可口,只是品类完全不同。

农家菜是寒冷日子里的特色佳肴,吃得人暖意融融,筋骨强健、精力充沛,你通常会撑得肚腹满满的,才会恋恋不舍地上床睡觉。相比时髦餐馆里装饰精巧、分量不足的菜肴,农家菜品相是寒酸了些,可在冰天雪地的夜晚,屋外又刮着如剃刀般刺骨的西北季风,有什么比一桌热腾腾的美食更能慰人肺腑呢?有天晚上,我们应邀去领居家吃饭,冷得一口气儿就跑完了那段路。

邻居家的壁炉几乎占了一整面墙,我一走进屋内的热气中,眼镜就蒙了一层雾气。等眼前慢慢清晰,我才看到那张罩着方格图案桌布的巨大餐桌,桌上摆有十副刀叉——邻居家的亲朋好友都来探访我们这对外乡人了。电视机在屋子一角自顾自地喋喋不休,收音机则从厨房里起劲应和。小猫小狗被主人撵出了家门,一见有客人进屋,又伺机尾随着溜了进来。满托盘的酒水端上了桌,有男士酷爱的茴香酒,也有为女士准备的冰镇麝香甜葡萄酒。大家唧唧咕咕地抱怨着天气,我们夫妇俩简直有些不知所措,应对不暇。英国的冬天也有这么糟糕吗?我回答:只有夏天才会如此。他们听了一怔,好一会儿才有人大笑起来替我解了围。接下来,座位问题又引起一阵争执,我也不太确定他们是想挨着我们坐呢,还是离我们越远越好。最后,大家总算在餐桌旁各就各位安顿下来。

这是我们终生难忘的一顿晚餐。准确地说,应该是好几顿,深深地留在记忆里:无论是食物数量之多还是就餐时间之长,我们之前都从未领教过。

这顿大餐以自制比萨开始。不是一份,而是足足三份,上面铺满了凤尾鱼、蘑菇和奶酪,每人都得各吃上一块。吃到最后,大家还纷纷从餐桌中间足有两英尺长的大面包上撕下一片,将盘子里的残渣抹了个干净。紧接着,野味上桌了。兔肉、野猪肉和野鸡肉馅饼,搭配装得满满的、点缀着水果酱的猪肉砂锅,外加一盘沾着胡椒粒的香肠片和一盘蘸着新鲜番茄酱吃的小洋葱。盘子再次被一扫而光。鸭肉又隆重出场:切成长条,呈扇形摆满盘子,一层层浸满酱汁——这道新式美味在别处是吃不到的。蘸着浓厚香醇的肉汁,再配上野蘑菇,鸭胸肉和鸭腿也都进了我们的肚子。

我们往椅背上一靠:谢天谢地,终于报销了眼前的食物。谁知,盘子又被抹亮,一个热气腾腾的烘盘上了桌——女主人的拿手菜烧兔肉,外焦里嫩,香气扑鼻。我们不由暗暗叫苦,试探着请求尝一点点,得到的回应却只是委婉一笑。那就只好再次上阵了,结果接连吃掉了用橄榄油和蒜香面包拌的蔬菜沙拉,圆鼓鼓的羊奶酪面包,还有主人家女儿亲手做的杏仁奶油蛋糕。整个晚上,我们简直是在为英格兰的荣誉而战。

咖啡上桌了,随着而来的还有几瓶外形古怪的本地自制餐后酒。如果不是肚子早已撑满,我的心不知会沉到哪儿去。不过,盛情难却,我必须尝尝这种按照十一世纪阿尔卑斯山区的僧侣配方特制的调和酒。主人倒酒时,我听其要求闭上眼睛。再一睁眼,面前就摆了一杯粘稠的黄色液体。我绝望地扫视餐桌一圈,众人眼里都满含期待。看来没有机会将酒倒给桌下的小狗们喝了,更无法若无其事地让酒顺着裤腿流进鞋子。我只好一手撑桌,一手端起酒杯,向肚腹守护神祈祷一句,闭上眼睛一仰脖。

竟然什么事都没发生。我原以为舌头一定会被灼伤,甚至味蕾会永久麻木。可是,除了空气我似乎什么都没喝到。这是个魔术杯。成年之后,我第一次为没喝到酒如释重负。待大家的笑声慢慢平息,真正的一轮敬酒就迫在眼前了。幸运的是,一只小猫救了我们。小家伙从它藏身的大衣橱顶端纵身一跃去追捕一只蛾子,不巧落在咖啡杯和酒瓶当中,桌面顿时狼藉一片。这倒是道别的好时机。我和妻子挺着圆鼓鼓的肚子,一路散步回家,丝毫觉察不到寒意。进了家门,再没有一丝说话的力气,像木头一样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