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风舞霓裳:旧时天气旧时衣/民国趣读·闲情偶拾
0.00     定价 ¥ 49.8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515412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风舞霓裳:旧时天气旧时衣/民国趣读·闲情偶拾》收录的文章题材丰富,昔时风景、忆旧怀人、生活随感、人文思考……议论、叙事和抒情兼备。文章皆为精心编次,可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与创作脉络。阅读中读者可获得更深的感悟。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旧式士子出而问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团和气,两句歪诗,三斤黄酒,四季衣裳。可见衣裳是要紧的。
  ——梁实秋
  
  ★大约中西服装哲学上之不同,在于西装意在表现人身形体,而中装意在遮盖身体。
  ——林语堂
  
  ★有个西方作家曾经抱怨过,多数女人选择丈夫远不及选择帽子一般的聚精会神、慎重考虑。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张爱玲
展开
精彩书摘
  《风舞霓裳:旧时天气旧时衣/民国趣读·闲情偶拾》:
  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中国人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历史上记载的耸人听闻的美德——譬如说,一只胳膊被陌生男子拉了一把,便将它砍掉——虽然博得普通的赞叹,知识阶级对之总隐隐地觉得有点遗憾,因为一个女人不该吸引过度的注意;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人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女人要想出众一点,连这样堂而皇之的途径都有人反对,何况奇装异服,那自然更是伤风败俗了。
  出门时裤子上罩的裙子,其规律化更为彻底。通常都是黑色,逢着喜度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黑裙,可是丈夫过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裙上的细褶是女人的仪态最严格的试验。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晚至一九二〇年左右,比较潇洒自由的宽褶裙入时了,这一类的裙子方才完全废除。
  穿皮子,更是禁不起一些出入,便被目为暴发户。皮衣有一定的季节,分门别类,至为详尽。十月里若是冷得出奇,穿三层皮是可以的,至于穿什么皮,那却要顾到季节而不能顾到天气了。初冬穿“小毛”,如青种羊,紫羔,珠羔;然后穿“中毛”,如银鼠,灰鼠,灰脊,狐腿,甘肩,倭刀;隆冬穿“大毛”——白狐,青狐,西狐,玄狐,紫貂。“有功名”的人方能穿貂。中下等阶级的人以前比现在富裕得多,大都有一件金银嵌或羊皮袍子。
  姑娘们的“昭君套”为阴森的冬月添上了点色彩。根据历代的图画,昭君出塞所戴的风兜是爱斯基摩式的,简单大方,好莱坞明星仿制者颇多。中国十九世纪的“昭君套”却是癫狂冶艳的——顶瓜皮帽,帽檐围上一圈皮,帽顶缀着极大的红绒球,脑后垂着两根粉红缎带,带端缀着一对金印,动辄相击作声。
  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现代西方的时装,不必要的点缀品未尝不花样多端,但是都有个目的——把眼睛的蓝色发扬光大起来,补助不发达的胸部,使人看上去高些或矮些,集中注意力在腰肢上,消灭臀部过度的曲线……古中国衣衫上的点缀品却是完全无意义的。若说它是纯粹装饰性质的罢,为什么连鞋底上也布满着繁缛的图案呢?鞋本身就很少有在人前露脸的机会,别说鞋底了,高底的边缘也充塞着密密的花纹。
  ……
展开
目录
更衣记
女子的服饰
女人与装饰
女子装饰的心理
衣裳

论西装

洋服的没落
辛亥革命时代的青年服饰
中国女子服饰的演变
六十年来妆服志(下篇)
衣着的款式
服装的故事
讲穿
论女子的衣领
一件长衫
穿
短旗袍
大上海的美人
一日数变的小家碧玉
上海人的时髦
服装趣语
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牛仔裤和长头发
秋外套
蓝布褂儿
衣履篇
林妹妹的裙子
一袭旧衣
名人与旗袍
白海记旗袍
西装琐言
人生四要
说“衣”——古典文学札记二则
衣魂
第二件红毛衣
衣锦夜行
蓦然回首,牛仔复牛仔
而当风起的时候
蓝印花布
纯棉花布
服饰四题
服装和友
服饰与个性
帽子哲学
帽史
……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