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湖北作家作品选(2016-2017 散文卷)
0.00     定价 ¥ 45.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7163393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展开
内容介绍
  《湖北作家作品选(2016-2017 散文卷)》是湖北省作家协会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学强省,为推进湖北文学高质量发展而实施的文学经典化工程,旨在展示全省作家和评论家年度创作成果,促进文学精品创作,为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工作者研究湖北文学和湖北作家作品提供系统的、翔实的资料。
  《湖北作家作品选(2016-2017)》的编辑出版,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委宣传部拨出专项经费给予扶持。为编辑出版该套作品选,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专门研究了选编办法、作品人选原则、评审办法、各卷主编人选等,并通过多种渠道征集作品。各卷主编共初选作品601篇,在此基础上,湖北省作协从评委库中抽取专家组成评委会,分别对人选作品进行审读后投票,最终选出作品499篇。
  《湖北作家作品选(2016-2017)》共分为:中篇小说卷、短篇小说卷、诗歌卷、散文卷、文学评论卷。各卷主编分别是:蔡家园、阳燕、张执浩、周新民、李鲁平。参与作品评选的专家分别是:中篇小说组:李建华、李正武、董宏量:短篇小说组:郑因、王晓英、杨晓帆;散文组:胡翔、华姿、严靖;评论组:魏天无、叶立文、李纲;诗歌组:邹建军、谷未黄、钱刚。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朱训集、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高晓晖对《湖北作家作品选(2016-2017)》的编辑、评审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武汉大学出版社王军等对《湖北作家作品选(2016-2017 散文卷)》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对所有为该书编辑出版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付出辛勤努力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谢意。
  《湖北作家作品选(2016-2017)》人选作品按原创作品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时间相同者按作者的姓名笔画排列。
  《湖北作家作品选(2016-2017)》是湖北省作家协会编辑的一套优秀作家作品年度选本,各种疏漏在所难免。我们愿意与全省广大作家、评论家一起,认真汇集全省优秀文学作品,不断提高选本质量和水平,努力把选本打造成引人瞩目的文学品牌,为推动湖北文学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湖北作家作品选(2016-2017 散文卷)》:
  菜场位于集镇中心,是原先政府办公的地方,后来因为发展需要,便改建成了集贸市场。说是集贸市场,主要的也就是卖粮、油、菜的地方。每天清晨,菜场把各种小菜集中在一起,准时吹响小菜集结号。
  菜场每天醒得很早,昏暗的光线里,睡眼惺忪的小贩,买早菜的人们,在各种价钱里,一讨一还,把各种声音搅拌成一种金属,热烈、急切,然后混杂成各种人生欲望。
  如果你仔细听听,这些声音就犹如涨潮一般,这边哄的一下,再是持续的嗡嗡声,再是那边,哄的一下,然后又是持续的嗡嗡声。突然两边声音交汇,集成一股高亢而激越的滔滔洪流。这股洪流,每个人都有声音在里面,而每个人的声音,又被这洪流淹没。任你怎样声嘶力竭,终是摆脱不了这股洪流。
  卖菜的早已把各式小菜码摆齐整,喷洒上足够的水,使这些菜看上去更加鲜活水灵。当然,也有私心,水分足,能凑点秤,本身就是磨的几个小钱,生活不易,得精打细算。
  遇着有人来,卖菜的可就高兴了。斜眼飞眺,手法熟稔,既要防着生意被别处抢了去,又要让自己的菜卖得只赚不亏。嚓嚓两下,菜就扔上了秤,嘴皮不伶俐的买主,也就省去了许多口水之争,只管掏钱拎菜便可。
  也有买菜的毫不逊色,一看二挑三称。过日子,不就是要精挑细选么?首先看菜色,嫩、鲜、亮是首选条件;再要挑里面夹的枯黄菜叶,一层又一层地剥,剥得卖菜的心尖子生疼,一片菜叶一分钱,照这样剥,亏得没本,于是一把抢夺过去:“买就买,不买就算了,这么剥我卖不起。”买菜的可能也觉得差不多了,“那你就称嘛”,在秤上,又有一番较量,双方眼睛睁得老大,生怕短了斤两。如碰上那买菜的是个仔细人,还要拿到别人秤上去“复秤”,如果稍缺了五钱或一两,那都是要争一番,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卖菜的少收几毛钱,买菜的不计较那一两半两秤,这才各自心满意足,买菜的挎起菜篮转战其他菜摊,卖菜的重新整理小菜。这“讨价还价”的分量与内涵,不可言说。余后闲聊,卖菜的自有一番得意:“哼,在这菜场里复秤,没门。”有人附和:“就是,有本事自己带秤最好。”小贩们都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平日同行多嫉妒,各自为政,互相争利,但在共同利益前,不容半点马虎。而买菜的,在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里,识得了人心。谁谁卖菜大方,有气概,不计较,不作假;谁谁短斤缺两,弄虚作假,自是心中有数。下次再买,只往那心中所想之地奔去。
  除开固定摊位,还有流动摊位。大多是乡下的,卖点自家种的小菜、土特产之类的,零零星星,这里摆点腊肉,那里摆点土豆,菜扎得也没小贩们的好看,用粽叶子、稻草胡乱挽着,用手一拨还有泥块,如一个乱发蓬蓬的孩子,鼻涕口水在晨曦里透出一身邋遢气,按土话说就是“没看相,没卖相”,这样的菜也就卖不了好价钱。而卖菜的,也如旧时小媳妇,遇人来,低低问一声:“要么?要么?”低声下气,极尽委婉。
  卖菜的有两条主巷,主巷也只能限于小菜买卖,绝不允许掺杂其他,肉铺、鱼铺得另觅他地。逢冬腊月,或是有新鲜的蔬菜上市,这主巷上就显得有点挤,摊位尤为紧张。也就时有“争摊”的现象。卖菜的人早早地爬起来,宁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也要占一个摊位。也有头脑活络的,趁头一天天黑无人,弄几个木箱来“占位”,提前告诉别人,这“位”是我的,第二天天明之后,再大大方方地来摆摊。有时还有人要围绕这个摊位是“我的,还是你的”作一番争吵,但也不是大吵大闹,做生意,谁都知道“和气生财”这道理,谁也犯不着跟谁死磕,吵闹会影响财源。实在争论不止,就要找个人理论理论。市场管理员是不二人选。市场管理员是菜场维护秩序的人,这个人,要能主持公道,敢说真话,不徇私情,这才会让双方都信服,也让自己有一定的威信。市场管理员在逢着热场的时间,是很忙碌的,谁的摊位超出了画线区域,谁的摊子没摆好,哪里起了争执,还有那些外头来卖狗皮膏药的,要一一清查到位,不能乱了规矩。那“争摊”的双方在市场管理员的调解下,互相退让一步,各自为政。待人走场散,那地谁都不是谁的。
  偶尔有外地的流动商贩,来菜场卖些东西,那是占不到主摊位的。只能在那犄角旮旯或公厕旁边,支一小摊,做些小本买卖。或是出点摊位费,才挤得一方桌子大小的摊位。但同样也是欢喜的,只要有生意,在哪都是卖。他们的叫卖声格外的大,因为他们有自制的电喇叭,一开口就八方来财。所以在人群哄杂声中格外拔尖。
  ……
展开
目录
《湖北作家作品选:2016-2017.散文卷》无目录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