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春暖花开
作者:郑小小
人生有顺境,也会有逆境!在我始料不及时,搭上了一列随时都有可能到达终点的列车。
2015年初,春节才刚刚过去,大家都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我感觉说话有些迟钝,这是我刚发病的征兆,也是彻底颠覆我人生的开始。
这段时间天气特别寒冷,说话不太利索,吐字发音不清,以为是天气寒冷的原因。开始没有出现别的症状,一点儿也没当回事。过了一段时间天气暖和了,说话有时还是绕不过来,并感觉有点吃力,所以决定去医院检查一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在我的记忆里,药和医院好像都与我无关,我对自己的身体很自信。
我生平第一次走进了附近的一家三甲医院,挂了耳鼻喉科。一位大夫仔细询问了发病症状,也不敢断定是什么病,让我去神经内科诊查,然后叫一个助手领我们去了神经内科门诊。负责给我诊治的医生安排了各种检查,我按序检查完。主治医生看完后说检查报告都正常,怀疑是不是患上了罕见的延髓麻痹,建议我去权威医院确诊,说我可能患的是罕见病。当时没弄懂罕见病的意思,以为罕见病就是很少见的病。医生把检查报告递给我,也没给开任何药物。我接过一叠厚厚的检查报告,喜忧参半,喜的是检查结果正常,应该不是大不了的毛病,忧的是说话感觉吃力,右手还伴有无力感。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出现了新的症状并持续加重——手臂肌肉出现萎缩无力、吞咽发生呛咳、走路不稳,于是决定去权威医院进行检查。
2016年初,女儿陪我来到了湘雅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检查治疗。刚住进去时心里感觉很踏实,心想这次一定能把我的病治好。接下来每天要做的是各项检查,肌电图、磁共振、吃药、打针、挂水。一个星期后,医生根据肌电图等检查结果,告诉我是疑似运动神经元病。这是我从没听说过的病,更不知道它的残酷性。
在医院住了十多天,不见一点好转,医生建议出院。这时感觉心里好惶恐。无奈之下,拖着沉重的身躯,揣着一叠厚厚的检查报告出院了。出院时医生嘱咐过三个月复查一次,不能劳累,保证营养……
回到家中,几乎每天都在思虑着自己的病情,在网上查到了运动神经元病,如晴天霹雳!特别是看到“生存期三至五年”这几个字时,我崩溃了,倒计时人生即将走到尽头!
在恐惧、焦虑、绝望中煎熬了三个月后,我决定再去医院复查。
老公陪我一起走进诊室,把上次所做的各种检查报告单交给了一位教授,教授看后结合我的各种症状说基本确诊了,没必要再做检查了。我坐下来没等医生说几句话,已泣不成声了。老公要求再重新检查,医生说没必要做,重新检查结果还是一样!我低着头,趴在桌上不敢再往下听,那一瞬间,那一种悲伤,眼眶再也承受不住眼泪的重量,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医生看我情绪不好,叫我出去平复下情绪。走出诊室我号啕大哭,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也听不进老公在一旁的安慰,哭得撕心裂肺!不知过了多久,情绪稍稍有些平复,办理好出院手续后,拎着几袋药踏上回家的路。
回到家中后,总抱着一丝希望,到处寻求各种药物、民间偏方。然而,尝遍各种治疗方法都无法阻止病魔前进的脚步。求生的欲望一次次把我推上求医路,又一次次失望而归。
经历了太多的折腾,我渐渐明白,折腾只会加快病程的进展。
我调整好心态,不再为难自己,给自己一份淡然心绪,人生并不是流水,总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人生短短几十年,都是弹指一挥间。过好当下,珍惜每一天,不抱怨,给自己一份乐观,用平和的心态接受命运的安排。既然遇上了,也逃避不了,还是选择接受面对现实。
记得一位神经科专家说的一句话:“癌症病人能带病生存,而我们也一样可以带着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生存。”我已经适应ALS带来的各种磨难,我学着承受痛苦,学着把眼泪像珍珠一样珍藏,学着把生活的苦酒当饮料一样慢慢品尝,它让我学会坚强,懂得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病魔没有停止侵袭,渐冻的身躯已被禁锢家中。力量在逐渐减弱,洗脸、梳头、刷牙、吃饭用勺到两手握勺吃饭……每一件小事都得努力地使出洪荒之力,运动功能一天天消失。尽管如此,我依然选择坚强活下去,
尽管活得如此艰难。这个世界我只来一回,生命只有一次。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珍惜身边的幸福,生活再难再苦都得继续下去,我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现实,只能改变心态。保持平和的心态,笑对人生,静待春暖花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