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空出来的时间
0.00     定价 ¥ 4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6614230
  • 作      者:
    刘芳菲
  • 出 版 社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芳菲,英文名Fiona。80后金融从业者,毕业于南开大学和香港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现居北京。
  资深红迷,文学、诗歌、摄影和葡萄酒爱好者,有一双可爱的儿女。
  在白羊座旺盛的好奇心和行动力驱使下,做一个靠谱的“斜杠青年”。
展开
内容介绍
  《空出来的时间》是作者多年来读书心得、观影笔记、生活随笔的集合。当众人翻开相册,也许只会惊叹你年少时的容颜;只有当翻开这本记录之书,那从不远的过去走来的文字,才会在你我的心里激起阵阵回响。
展开
精彩书摘
  《空出来的时间》:
  在外人看来,神瑛侍者也就是贾宝玉的出生简直是带着外挂来的——别人顶多出生时含个“金汤匙”,他倒好,一落地直接含着一块玉,外带超五星豪华亲友团:爹是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第三代,皇帝亲自封的工部员外郎,妈是四大家族里金陵王家的嫡小姐,上面有一哥一姐,姐姐从小待他如己出,如今入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哥哥英年早逝,更加剧了他的“稀缺性”,这样的出身,无怪乎上至祖母史太君,下至贾府的丫鬟奶妈,无不把他当作珍宝,所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出生自带万千宠爱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承载全家特别是父母的期待。贾政和王夫人,这对典型的中国式严父+慈母组合的父母,在宝玉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希望,甚至将家族的命运寄托在宝玉身上,希望他能够用功读书,走经世致用的路子,给自己挣个前程,也给贾家增加官场上的筹码。
  宝玉的父亲贾政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旧式文人,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父亲。这类父亲的最大特点是不会轻易表现出温情:外人眼里的贾政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但他一到儿子面前就板起一副要训人的面孔,还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哲学,打儿子打得把贾府上上下下都惊动了。你说他不爱宝玉么?我认为,贾政对宝玉称得上是爱之深、责之切。但是他所受的教育不允许他表现出温情的一面,否则就是儿女情长,不思进取。对孩子如此,对妻子亦是如此,整部书中,我们看到他和王夫人之间的对话,更像是两个同僚坐在一起议事,毫无夫妻之间的亲昵和温情。连元春省亲的那一回,孩子在上面都哭成那样了,他虽然含着眼泪,也只能说出那些冠冕堂皇、迂腐拗口的辞令。
  贾政式父亲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从来不表扬孩子。仿佛越贬损孩子,越能激励孩子奋发。“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那一回,他明明是怀着在众人面前显摆一下的目的让宝玉来露两手,而且宝玉也确实表现不错,但当着众清客的面,他尽管心里无比嘚瑟,表面却是横眉冷对,一会儿“怒斥”、一会儿骂他是个“无知的畜生”,最终,还把儿子的才华说成是歪门邪道、上不得台面的奇技淫巧。
  有这样的父亲,我要是宝玉,我见到他,怕是也只想远远溜走,而为人父的言传身教,又该从何谈起呢?
  说到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我简直想单独写一篇文章,来吐槽她的愚蠢、无知和可悲。她表面看上去是个菩萨心肠的慈母,动不动就搂着宝玉百般摩挲疼爱,但内心深处,她其实是一个惧怕孩子长大、不肯直面子女青春期的母亲。她担心宝玉学坏,怕他被丫鬟勾引,为此不惜逼死了金钏、抄检了大观园、赶走了晴雯,亲手终结了宝玉在大观园拥有的青春岁月,她看似取得了胜利,而实质上,却造成了宝玉和她之间无法逾越的隔阂,最终将儿子推得更远。
  说到底,这对严父慈母在乎的,是这个儿子是否能够通过“仕途经济”来为贾家续命,他们从未走进、甚至都从未想过要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这样的一个原生家庭中成长的宝玉,注定是孤独的。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宝玉悲天悯人、内心充满诗意,有着现代所推崇的人文关怀精神,他虽然不爱圣贤文章,却不失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艺少年。但在当时的主流价值体系里,他却只能是一个“无事忙”,在他的父母面前,他只能是一个“于家于国无望”的不肖子孙。所以,即使贾府最终没有败落,宝玉应该也很难成为父母心目中的样子,而只会与父母和家族的期待背道而驰,与仕途经济的宏伟蓝图渐行渐远。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解语何妨话片时——我读《红楼梦》
我读《红楼梦》的这些年
从《红楼梦》看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
假如木石前盟可以终成眷属
《红楼梦》读不下去?告诉你正确的打开方式
从贾雨村到祁同伟:知识青年的堕落之路
红楼二尤&高氏姐妹:财富、权力、欲望浇灌的罪恶之花
假如红楼女儿生活在现代
聊聊央视“诗词大会”和大观园“诗词大会
元夕
从《欢乐颂2》聊起,谈谈大观园里的阶层固化、攀升和坠落
宝玉、藕官与苏轼:痛失所爱之后的自我救赎
当摇滚少年拿起保温杯,当贾宝玉变成贾政
贾探春vs.张韶涵:那些被亲妈伤害的女孩们

第二篇 星沉海底当窗见——读书观影笔记
巨流河: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始的旅程
这个我们看着长大的姑娘才不会等着被王子拯救
人生如浮萍,如梦幻泡影
这不是自由王国的心灵鸡汤,这是暗黑世界的星星之火
爱乐之城:爱情与梦想让平凡人生熠熠生辉
穿越星际,只为归来
幻灭之后,余温犹存
爱一个人,误一生
亲爱的文森特
感谢你驯养我,希望你记得我
“沧海拾粟”话东坡
融不进的异国,回不去的故乡
——记两部讲述海外移民奋斗与哀伤的书

第三篇 诗酒趁年华——文字记述生活
在爱恨交加的北京,唱着你我的歌
HKU,我有如游子归家
我的软肋,我的铠甲
过年
父亲和我的那些重要时刻
二十年前的那道光
你是我与世界的一面镜子
那些衡中教我的事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
春天,十个诗人复活
——写在海子逝世二十周年之际
那些读书将教会你的事
——给儿子的开学第一课
我的年华,感谢有你陪伴
——写给张信哲

第四篇 何当共剪西窗烛——丘先生的文章
浮出水面的顽主,看上去很美
乘风破浪,没有彼岸
笑完都是泪,关于驴得水
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