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罗马/中国专业作家散文典藏文库》:
画家高更有一幅画,标题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无论对东方人还是西方人,这都是一个需要思考并且回答的问题。
考古学证明罗马城的建立是在公元前735年,但文学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却源于希腊的神话,延续着希腊女神阿芙洛狄忒,即罗马人称为维纳斯女神的高贵血统。维纳斯的儿子埃涅阿斯在特洛伊战争后来到了意大利半岛上的拉丁姆海岸,他的后代中有一位女祭司,名叫雷亚.西尔维亚,女祭司本应守贞,却与战神马尔斯生下了两个男孩:罗穆卢斯和瑞摩斯,这两个婴儿在降生后被遗弃在台伯河边,由一只母狼救起并哺养,直至被一个国王的牧羊人发现。两兄弟长大后成为猎人和一群强盗的首领,但血统的力量让他们意识到要在牧羊人发现他们的地方建立一座新的城市,这就是罗马城的起源。两兄弟中的哥哥罗穆卢斯成了罗马的国王,统治了很长时间,并在死后作为战神奎里纳斯受到崇拜。在他之后,有六位国王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古代的罗马七王,直到最后一个“傲慢者”塔克文被人们推翻,古罗马进入了共和国时期。
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古代神话。罗马统治者的血统来源于神,而他们生存的动力却来自狼的哺育,他们生命中既有着神族的高贵也有着狼族的野性冲动,这决定了罗马在未来的发展。
而中国人的祖先故事则是久远的传说。罗马人崇拜的是神祗,中国人崇拜的却是圣人,这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一个很大的区别。传说里中国人的始祖都是一些圣人,他们不是神,却有着某种神圣的地位。说起人文始祖,中国人爱说三皇五帝。因为远古传说中的圣人太多,关于三皇五帝也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三皇应该是有巢氏、燧人氏和神农氏;五帝则是黄帝、炎帝、帝尧、帝舜和大禹,因为这三皇五帝可以象征和印证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有巢氏表明人类有了建造自己居所的能力;燧人氏表明人类开始了对火的掌握和运用;神农氏表明农耕文明的初步实现和人们对植物性能与功效的了解;黄帝和炎帝象征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帝尧和帝舜时代的社会和谐和权力禅让方式象征着天下为公的理念和人类大同的理想;而大禹治水的成功则表明了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中的成熟。
在传说中比这些圣人们更早的上古,虽然也有女娲炼石补天和用泥造人的故事,但那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异类,是彻头彻尾的神话。上帝造人,女娲也造人,但犹太人旧约中那种宿命力量推动着造人的神话成为一种宗教的开始,而女娲造人仅仅成了一个飘浮在中国上古空气中的虚幻的神话。
古代中国,在考古年代上连接于新石器时代之后,在人文传说中连接于三皇五帝之后,开始了中国人最早的王朝: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的夏;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066年的商;公元前1066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周。要让一般的西方读者了解秦汉时代以前的历史,夏和商太远,从周说起就可以了。正如罗马的七王时期是因为“傲慢者”塔克文的暴虐被推翻的,周朝的创立者也是用起义推翻了最末一代商朝统治者,暴虐无道的商纣王,用仁义的形象建立了自己的统治,自称为天之子,以表明其统治的合法性。为了防止和缓和王室内部对继承权的争夺,周王朝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同时分封子弟、亲戚为诸侯,形成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层层统治。
这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封建时代:有一句话叫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即所有人们能够触及的土地,都是属于天子的,这叫王土。天子可以把王土分封给诸侯,叫作国土。从一世武王到二世成王,周天子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当然,诸侯要承担守卫疆土、捍卫王室、缴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也有权将自己封地内的土地和人民封赐给家族和亲信,这些人便是卿大夫,卿大夫的土地叫采邑。卿大夫也可以把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封给家臣或亲信,这些人被称为士,士的土地叫作禄田。取得了封土的卿大夫和士,当然也得向授予他们土地的人尽相应的义务。像这样的层层分封,短时期内不会有问题,但长此以往必生祸患。因为土地是有限的,而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们的传承和增殖则是无限扩大的。普天之下的王土被分封成越来越多的块,于是在大大小小的土地拥有者之间必然会发生互相的兼并,而强力的兼并必然要动用武力,于是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逐渐衰微,同时群雄并起,一个诸侯国之间激烈竞争的时代开始了。在经过历史上被称为春秋时代的三百年兼并战争之后,原先的数十个诸侯国只剩下了七个,并且互相处在虎视眈眈之中,因为最终的结局,不是吃掉别人,就是被别人吃掉。这最后七个诸侯国互相征战的时代,中国历史上称为战国。而当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最终凭实力吞并了其余六国之后,中国历史便从纷繁复杂而又绚丽多姿的先秦时期,进入了从秦开始的大一统时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