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身无分文,我和丈夫、两个儿子、两只狗依然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我决定结束9年的城市生活,回到家乡。
也从那时开始,我萌发了找一个僻静的乡村生活的念头。
用简单的劳作过简单的日子,去繁存简,
舍弃累赘的欲望,平淡地生活下去。
打造一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家
天然木、榻榻米、木柴、山泉水、绿色植物虽然住在这样交通不便的深山里,但我家的客人并不少。也许这也是我努力把自己的家打造得让人十分放松、十分惬意的原因。
家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狭义的房子的内部空间,而是居住的整体环境,它是太阳、土地、树木、农田与人的一种有机的联系。
有大自然温度的家,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家,让人越住越觉得舒畅惬意。这样的家里,地板或榻榻米是用杉木制成的,这与使用胶合板是截然不同的——杉木是会呼吸的,是有生命的,走在上面柔软而有温度。我的儿子在上面随便翻滚都非常安心,而且他也感觉很舒服的样子。
榻榻米特别适合湿度较高的日本,蔺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湿气,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常听朋友们说:“换成了榻榻米就睡得很香”,“宝宝的皮肤也没那么粗糙了。”我家榻榻米的所有生产细节都是丈夫以及他的业内朋
友一起制作完成的,所以我们非常放心。
我们家的墙壁,正如我前面说的,是我们用泥土、硅藻土、灰泥等纯天然材料刷成的,掺杂其中的稻草和稻谷壳是村子里的人给我们的。从实地采集的天然材料,才能让整个家与大自然浑然一 体。
每到冬季,我们的取暖设施只有火炉和使用煤球的被炉,但足够了。红通通的火苗燃起,暖流就立刻升腾而出,穿越人的皮肤,直抵五脏六腑,让人觉得被融化般的舒坦。而且,还不会像空调那样造成空气干燥。毕竟最原生态的火苗就是不一样。来我家玩的朋友们,经常暖和得忍不住打起盹来。
我们家做饭用的是天然山泉水,水质非常清澈,以至于长出天然的芥末来。山泉水不仅可以直接喝,还可以用来泡茶,清冽而甘甜的滋味抵达人的每一个毛孔。用它煮出的米饭也特别香甜,来我家做客的朋友都会发自内心地说太好吃了,我家的餐桌也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美味餐桌。
被大自然的声音和味道包围
住在山里和住在城市里,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声音和味道吧。在山里住久了,每当我走在城市的繁华街道上,四面八方传来的人为制造的声音,以及飘逸过来的不自然的气味,都会让我有快眩晕的感觉。我想,每天生活在
这样的聒噪之中,人一定会不知不觉地感到疲倦,很难真正地静心凝神,也很难得到彻底的放松吧。
我家附近极少有汽车经过, 非常非常安静,以至于我们能真切地听到河水的潺潺、鸟儿的鸣叫、树枝的摇曳,甚至天上云朵变幻的声音。这些大自然的各种声响与屋里木柴燃烧的噼噼啪啪声交相呼应,成为我生活中最熟悉
的旋律。
倾注而下的阳光,木柴燃烧所特有的气味和声音、大山和自家农田里散发的生生不息的气息——这些来自大自然的能量和各种天然材料被我尽可能地与家融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已将大自然完整地拥入怀中,这不正是来我家的客人们常说的“内心获得了安宁”、“被治愈了”的原因吗?我觉得自己也和这座大山融为一体了。
我和丈夫都深爱着这座大山和我们的小家,也十分愿意与别人分享我们的生活空间,所以,我们将客人视作家人一样热情地招待。
这里有非常纯粹的自然环境,未来我要更加有效地利用这一切。因为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能真正感受到,所以,我想以我家为一个载体,让大家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我把自己理解成大自然的助手,带着这样的心情,我要把自己的家打造成更加舒适、有治愈力的生活空间。
前言 房租仅三百元,包括一栋主屋,附送两栋偏屋以及院子、农田
第一章 老宅新生——渐渐地变得像一个家
给破烂的老房子翻新 002
有火有田相伴的每一天 011
打造一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家 019
重视家里的“气” 024
让构思付诸行动 031
学会让自己不焦躁 038
第二章 通过植物获得能量——丰富一日三餐
用柴火和土砂锅来做饭 046
试着开始吃素食 051
植物的巨大能量 057
在厨房里忙前忙后 065
厨房里也有灵丹妙药 072
食物教给我的八条心得 075
第三章 仪容和修养——懂得真正的美丽
肤质得到改善,更胜过化妆 088
于地球无害之物,于肌肤也无害 093
与其让名牌傍身,不如让“本物”伴随 100
内裤的革命 106
用布制卫生巾给身体排毒 110
枇杷叶乳液制作方法 113
第四章 赖以生存的食粮——金钱和最低限需求
即使没有钱,还有极限之神 116
让人愉悦的金钱流动方式 122
金钱说到底就是一种工具 128
生活与生计 134
第五章 与大自然的节奏一致
——让日子过得更舒心
与日月同步 140
放空一切,与自己独处 146
让身心告诉你如何分配时间 153
第六章 汲取先人的智慧——为现实指路
来自长辈的三个经验 162
借助先人的智慧 166
学会多维度观察事物 173
心情烦躁的时候,画出通往内心的地图 178
第七章 紧紧连在一起——人、家庭、生命
孕妇这个物种 184
育人即育己 193
后记——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