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闲趣坊24·去今未远
0.00     定价 ¥ 35.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8060495
  • 作      者:
    余斌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余斌,1960年生于南京,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张爱玲传》《提前怀旧》《旧时勾当》《南京味道》《吃相》《当年文事》《事迹与心迹》等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三联的广告语,曾将拙著《提前怀旧》《南京味道》《旧时勾当》合称为“怀旧三部曲”,我看了冒冷汗,有自吹自擂的慌恐。在我想来,不拘“三部曲”、几部曲,也不管是虚构、非虚构,皆应指有计划的写作,先有整体的构思,且得是精心撰结之作,我所写都是残丛小语式,想起什么就写什么,写到哪里就算哪里,到有了一定的字数,就结为一集,实在没什么野心。
  但后来也没去拨乱反正。因为想到,现在任是什么都在缩水贬值,包括词语、概念,你若顶真,没准儿倒是你想多了。比如“美女”,不论妍媸,只要是女的,便都只管这么称呼,你若照字面璧还,辩称我不是美女啊,倒显得你把自个儿太当回事,有自作多情之嫌。
  倘不避“三部曲”的说法,我则宁愿把位置空出来,剔除《南京味道》,一一这书里虽说与记忆相关的内容不少,却太“专题”,有点跑偏。空出的位置,想的便是留给眼下的这本,虽然还有许多题目可写,日后没准儿还会接着往下写,“三部曲”是打不住的。
  所谓接着是说写作行为,并非书中内容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我也并未按照时间来排列,《提前怀旧》所写年月并非在《旧时勾当》之前,书名互换也无妨。眼前这一本是一样的,题作“去今未远”,不是写到的情形离现在更近,虽然以末篇而论,“怀旧”的时间下限,已到了二十一世纪。一一于此不免要感慨时间流逝之速,倏忽之间,当年瞻望的新世纪,居然就过去了将近五分之一,仿佛刚刚过去的事,就可以是“雨过河源隔座看”的心境了。
  是《闲趣坊24·去今未远》,就要有个书名,不免就要“巧立名目”。三联的“闲趣坊”系列,要求书名必须是四个字,不“巧”也不行。虽然如此,定下书名时,倒也不是全然无感。
  《闲趣坊24·去今未远》这个集子里写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情形多了些,也就多想到那个时代。前些时候,我的大学同窗在谋划入校四十年全班大聚会,初闻此议,竟有些难以置信:从上大学至今,当真四十年过去了?四十年是什么概念?参照我们常用以度量时间的历史事件,等于五个“八年抗战”打下来,四个“十年浩劫”过去……八十年代恍如昨日,一不小心,却已是遥不可及。
展开
精彩书评
  ★惬意之事,莫过于进入福建境内的骗吃骗喝。其时尚无“公款消费”一说,但有十来天,我的吃喝住宿,的确是公款,只是尚不足以言“消费”——“揩油”的性质吧。公款消费,得是有身份的人,穷学生而能吃住不要钱,大约也只有“文革”初红卫兵的大串联。我之能够在承平之世享受此项待遇,还要感激骑车旅行这一“新生事物”。
  ——《揩公家的油》
  
  ★雨还在下,因摸索着往前走,深恐失脚坠下山去,不敢打伞,镜片上一片模糊,磕磕绊绊,全仗那哥儿们开道。关键是,不知身在何处,有时是不是走在道上,也不敢肯定。就这么走了两个多小时,总算走到稍微敞亮处——也就是能干夜色中辨出更深浓的山峰的黑影吧——忽见对面山上有灯火,居然还有个人在大声唱戏!
  ——《天柱山迷路记》
  
  ★我最初对痰盂有印象,是在幼儿园。小儿不似大人,基本上无痰可吐,吐唾沫则当然不会对着痰盂。痰盂原本的功用于是被闲置,它成了便溺之器。厕所是有的,但小小孩多不会蹲坑,便一起上痰盂。活动室、睡觉处,墙根下都有痰盂一字排开,大便、小便,都是它。
  ——《从马桶说到痰盂》
展开
精彩书摘
  《闲趣坊24·去今未远》:
  也算“险情”
  当然,什么事也没出,既然后来我完好无损地回来了。好多年后回想此次平生最能算得上冒险的壮举,竟然想不起一桩可资渲染的险情,甚至几千里下来,车胎都没有爆过一次。
  要么,那次被民兵逮着可以算一回?
  不妨把可以算得上“事儿”的,都说在头里。
  其一,进入浙江境内不久,让人审了一通——并非有何逾矩的行为,只因睡觉睡得不是地方。怨只怨没经验,初上征程只知道疯骑,好像不是长途旅行,倒像进行计时赛,暗地里和路上的骑车人较劲。都是“不宣而战”的性质。却也没遇见几个对手,因所遇多是乡间短途贩货、运输的人。加重自行车,宽宽的书包架上绑缚着小山也似的东西。其实是胜之不武的,从旁呼啸生风地超过去,还是大有见一个灭一个的快感。
  当然如此高强度的骑行容易累,气人的是,歇脚的当儿,那些被甩没影了的“对手”“吭哧吭哧”不紧不慢地,又上来了。上路的第二天,歇下来就骨软筋酥,而且犯困,盛夏的毒日头,暑气蒸腾,路边一无遮拦,因见左近一村子的打谷场那儿有排房子,大概是仓库,门锁着,窗户却没关,便爬进去,找个角落倒头便睡。平日睡眠大成问题,算是有择席之病的,那一回却是一梦酣畅。梦的最后是被人恶意侵扰,推搡并且冲我嚷,待睁了眼,果有两张黧黑的脸出现在上方,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
  一会儿工夫我便明白了,不是在梦里。二人先用方言而后很吃力地用蹩脚普通话问我是什么人,到这儿千什么。我说了,旅游。担心这二字太书面,还解释,就是出来玩。二人不信:这里有什么好玩儿的?都是审讯的口气。辩了一阵也没辩明白,就要我跟随着去大队部。从里面出来,见墙上倚着自行车,便要我交出钥匙,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我不肯交,那两人要逼我就范并不难,有意思的是他们并不用强,长得粗壮的那个嘴里气哼哼不知说些什么,将自行车扛起就走。这是以为人赃俱获么?我被“押”到一间极简陋的房间,其为办公室,证据就是有一张三抽屉的桌子、桌上的算盘,还有墙上的标语,有一条把“计划生育”与“振兴中华”截搭在一起。主“审”的人后来知道是民兵队长,好些入围着看,还插嘴。我拿出学生证,又解释了一番后,自然也便平安无事。待说出此行目的地是广州,话题便转到另一点:那么远的路,就为了玩?干吗要骑车去?记不清当时是如何解释的,反正他们的反应是好奇加不以为然,听不懂相互议论什么,看那讪笑的表情,不外“吃饱了撑的”“自己找罪受”之类。
  ……
展开
目录
题记
千里走单骑
天下大势与一念之动
行头
也算“险情”
在路上
揩公家的油

八〇碎片
遍地舞场
牛仔裤
扶老携幼看电视
粮票故事
搬家
从“振兴中华”到“双方加油!”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关乎电脑
祛魅
五笔字型
关系
崩溃

前旅游时代的行旅
散席
坐飞机
招待纸
宾馆
睡澡堂
在外过年
呈坎
夜宿黄狮寨
天柱山迷路记

马桶与痰盂
倒马子,当年粪车
刷马子与作为兵器的马桶刷
从马桶说到痰盂
作为夜壶

我们的课
游戏人间
冬去夏来
日常琐细
一中心
故人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