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经典译丛”
与伟大的写作者对话
通过阅读经典理解当下
较之于小说、戏剧等虚构类文体,散文是写作者言说心声、表达真我的绝好载体,也往往是揭示其虚构作品创作秘密的*佳注脚。“名家散文经典译丛”系列精选现代世界文学史上伟大作家的经典散文作品,邀请文洁若、李文俊、黑马等众多翻译名家参与,用优质译文呈现这些伟大写作者跨越时空、影响及于当下的观点、感悟与思想。本系列首批已推出八部作品,分别为普鲁斯特、卡夫卡、D.H.劳伦斯、弗吉尼亚·伍尔芙、海明威、福克纳、加缪和斯蒂芬·里柯克的散文集。
散文集《那么现在该干什么了呢》收录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其四十年写作生涯中公开发表的散文作品共三十六篇,这些文章分为三辑:第一辑是以《记舍伍德·安德森》《阿尔贝·加缪》《论批评》为代表的随笔作品;第二辑是福克纳为自己的作品集撰写的序言;第三辑则是以《美国喜剧:尤金·奥尼尔》《美国戏剧:抑制种种》为代表的书评和剧评。每篇文末均注有文章写作时间及原始出处,读者可据此对福克纳的阅读、写作生活作一整体了解。
那是在新奥尔良,有好几个月,我们总是边走边聊,不然就是安德森聊,我听。有一天,我发现他坐在杰克逊广场的一张长凳上,独自发笑。我的印象是他这样已经有好一阵了,就一个人坐在长凳上暗自发笑。这不是我们经常碰头的地方。我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地方。他住在广场北边,我们事先并没有特别约好,我中午吃过一些东西之后,知道他准也吃完午饭了,我就朝广场的方向走去,如果没有见到他在散步或是坐在广场某处,我就干脆在能看见他家门口的街沿石上坐下来,一直等到他穿着他那身鲜艳的、一半像赛马骑手一半像穷艺术家穿的衣服,从家里走出来。
这一次他已经坐在长凳上暗自笑开了。他立刻告诉我是怎么一回事:一个梦,昨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牵了一匹马在乡间路上走了许多里路,他想用这匹马换来一个夜晚的睡眠——并不是光换能睡一个夜晚的一张床,而是睡眠本身;现在有我在听,他就从这里编开了,添枝又加叶,把它编成一件艺术品,用他写所有的作品时那种啰嗦得(这个故事似乎有点把握不定,实则不然:它是在探索,在寻求)几乎折磨人的耐心与谦卑在编,我在听可是连一个字都不相信:根本不相信那是人睡着的时候做的一个梦。因为我知道得很清楚。我知道那是他凭空想出来的,他编造的;大部分或至少有一些是我在那儿看着他、听着他的时候现编的。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非得要说,至少是需要去说那是一个梦,为什么非得把梦和睡眠扯上关系不可,但是我知道。这是因为他已经把他的整个一生都写成了一件轶事或者说一个寓言:那匹马(起先是匹赛马,可是现在又变成了一匹干活的马,有犁,有车,有鞍,身强力壮,却缺少有文字记录的家谱)代表着那片广袤、富饶、强有力而又柔顺的密西西比河谷,代表着他自己的美国,而穿着扎眼的蓝色赛马衬衫、打着有朱红斑点的温莎领巾的他,正在以幽默、耐心和谦恭的姿态,不过主要还是耐心和谦恭的姿态,建议以此来换得他实现那个写出纯粹、完美、坚实、源源不绝的作品的梦想,而他的《俄亥俄州的瓦恩斯堡镇》和《鸡蛋的胜利》正是这样的征兆和象 征。他自己是永远也不会说这样的话,用语言来这样表达的。
他甚至可能永远也认识不到这一点,要是我打算向他点明,他肯定会加以否认,态度说不定还很激烈。但这并不足以说明这个看法是不正确的,也不足以说明不管这看法本身正确与否,他的不信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正不正确,他信还是不信,这都关系不大。他肯定会加以否认,其出发点恰好是他性格中的大悲剧。他希望别人取笑他,嘲弄他。他希望在地位、成就、机智以及别的任何方面都无法与他比肩的人能使他显得愚蠢可笑。
这就是为什么对自己所写的每一篇东西他都如此孜孜矻矻、不厌其烦和不知疲倦地下功夫的原因。这好像是他在对自己说:
“这至少是、将是、必定是无懈可击的。”仿佛他写作甚至都不是出于那种耗费精力、永不休止、难以餍足的对荣誉的渴望(为了这样的荣誉,任何一个正常的艺术家都不惜消灭自己年迈的母亲),而是为了对他来说更加重要、更加迫切的东西:甚至还不是为了不值一提的真理,而是为了完美,为了无与伦比的完美。他没有麦尔维尔的力度与冲劲,麦尔维尔是他的祖父;也没有马克·吐温对生活的旺盛的幽默感,马克·吐温是他的父亲;他也没有他的兄长德莱塞对种种细微差别的粗暴的蔑视。他的特点是追求精确,在有限的词汇范围之内力图选用最恰当的词句,他内心对简朴有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他要把词与句都像挤牛奶一样挤得干干净净,总是力图要穿透到思想的最深的核心里去。他在这上面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到最后他的作品里剩下的只有风格了——风格成了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接下去他很快又相信,只要他竭力使这种风格纯粹、不走样、不变化与不受污染,它所包含的内涵就必定是第一流的——无法不是第一流的,他自己因而也必定是第一流的。
——选自《记舍伍德·安德森》
……
一、随笔
003 记舍伍德·安德森
012 密西西比
049 作客新英格兰印象
053 一个傻瓜在林克沙德
058 肯塔基:五月,星期六
069 论隐私权
085 日本印象
092 致日本青年
096 致北方一位编辑的信
103 论恐惧
119 致黑人种族领袖们的一封信
126 阿尔贝·加缪
128 诗歌,旧作与初始之作:一个发展历程
134 论批评
138 舍伍德·安德森
147 文学与战争
149 那么现在该干什么了呢
154 关于《坟墓里的旗帜》的创作、编辑与删节
158 麦克·格里德的儿子
164 关于《寓言》的一点说明
二、序言
169 《 舍伍德·安德森与其他著名的克里奥尔人》前言
172 现代文库版《圣殿》序言
175 《福克纳读本》前言
179 《喧哗与骚动》前言两篇
192 对《附录:一六九九年至一九四五年康普生一
家》的前言式的说明
三、书评与剧评
197 评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归来》
201 评吉米·柯林斯的《试机飞行员》
206 评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208 评W·A·帕西的《在四月里有一次》
211 评康拉德·艾肯的《转弯与电影》
215 评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的《独幕剧:返始咏叹调》
217 美国戏剧:尤金·奥尼尔
221 美国戏剧:抑制种种
225 评约瑟夫·赫格希默的《林达·康顿》、《辛西
雷娅》和《亮丽的披巾》
228 评约翰·考柏·波伊斯的《德克达姆》
234 评吉米·柯林斯的《试机飞行员》(未经删节本)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福克纳的散文是像他写其他所有作品一样用心写的,是他毕生作品中的一个部分……它们是用他自己的风格与语言写成的,有意要与别的当代文论显得不同,而且绝不套用任何一个批评派别的套话和术语。
——美国作家、批评家 乔治·加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