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深夜月当花——刘心武作品精读
0.00     定价 ¥ 36.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7315132
  • 作      者:
    刘心武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心武   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2012年出版《刘心武文存》40卷,收入自1958年至2010年全部公开刊发过的文字。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散文随笔写作。2012年出版《刘心武评点〈金瓶梅〉》。2014年推出新的长篇小说《飘窗》。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散文精品。这些散文既有对亲情、友情的讴歌,也有对普通大众、平凡生活的赞美;既有对立身处世的阐述,也有对读书写作的讲解。他总是从平淡中发现美,在日常中发现崇高,笔触清新隽永,饱含着浓郁的人情味。

我们邀约了著名中学名师对文章进行了分类导读,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特色,更好地欣赏作者构建的优美文学世界。       

 


展开
精彩书摘
  《深夜月当花:刘心武作品精读》:
  曾在四川成都出版的《晚霞》杂志(省委老干部局主办)上看到萧萸老人写的《难忘的记忆》一文。此文回忆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一些共产党人和国民党里的反蒋反汪人士,以及一些观点与他们相合的其他政治团体的人士,还有无党派人士,从武汉、四川流亡到上海,寻求一个落脚点。他们在上海遇到了辛亥革命的老前辈刘云门先生(又名刘正雅,笔名镏鱼山)。刘先生是四川安岳人(杂志上误为广安),清末最后一科举人,留学日本时进过两所大学,在东京参加孙中山的同盟会。大革命时期到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授,与共产党人毕磊等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任干事,北伐时以军医身份随军突进至武汉。在汪精卫宣布“分共”后逃至上海,著114句36韵长诗《哀江南》,痛诉“四一二”后的愤懑与悲怀。不仅抨击了蒋、汪,也对政治诡变中的各种屠夫、孱头、肖小,以及“卖人肉包子”的告密叛徒等鬼蜮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讥讽批判。气势磅礴,正义凛然,艺术上也相当成功。曾用“唯物社”名义自印散发,后又有“神州国光社”的印本面世。他在上海利用自己在国民革命中的威望,找到招商局督办赵铁桥(亦是老同盟会成员),于是赵把招商公学交给他,由他出任校长,以专门收容各路因不与蒋、汪合流而衣食无着的知识界人士。萧萸老当时二十来岁,也被庇护于此。1929年萧萸等自发组织了一个共产党招商公学支部,刘云门以党外人士身份参加支部活动。1930年赵铁桥被刺身亡,南京派来的新督办下令关闭招商公学。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寇轰炸上海,刘云门牺牲于日寇炮火中,他的书稿《人类命运论》,同日亦与被炸的商务印书馆一起焚于敌焰。
  萧萸老文章中写到的刘云门,便是我的祖父。
  我在祖父罹难10年后方出生。虽然我父亲经常给我们子女讲述祖父的事迹,例如20世纪20年代祖父在北京时就专门收留四川来的各路暂时落魄或需隐蔽一时的豪杰,朱德在离国赴德前就住在我祖父家中,并且为了避入耳目,还干脆让朱德住进我父亲的卧室,等等。但我们都不大在意,尤其是我,祖父我见都没见过,他的荣辱功过,跟我有多大的关系呢?
  后来我们子女更得知,祖父在世时,对父亲并不怎么满意,他们父子之间,有许多心灵上的隔阂与感情上的冲突。父亲对祖父,是又爱又怨,又尊又怪的。
  回想我的少年时代,和父亲很有几次非常严重的冲突,我毫不留情地说了毫无根据的故意惹他伤心败他声誉的话,气得他浑身发抖,竟一反常态地挥手打起我来。结果我拼力反抗,他的手竟被震麻弄痛。这几次冲突都被母亲细致地记入她的日记,和那些年月她的家庭油盐柴米账记在一起。
  如今我的父母也都故去了。我只是在年过半百之后,才在比如说一个阴雨绵绵的傍晚,一个万籁俱静的清夜,忽然痛心疾首,忆及我竟那样毫无妥协余地地伤害过父亲,并把伤痕一直延伸到母亲的心上。
  我不知道父亲对我发怒时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在暴怒时一定视我为“弑父弑君”的大逆不道之徒。其实,仔细想来,我并不是真要妨碍他的继续存在,我只不过是想换一种跟他有区别的活法罢了。
  当我翻看着母亲那已成为遗物的日记时,我才发现,其实这世上为我付出感情最多而且最浓又最持久以至能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是我的父亲和母亲。那不止是亲子之爱,也不仅有“不成钢”之恨,还有许许多多超过语言文字表达限度的复杂因素。那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如今我憬悟,这是没有办法,而且用不着想办法,不该去想办法的事——我的身上,流着父亲传给我的血,当然,那也是我祖父通过他再传给我的。
  我是祖父刘云门、父亲刘天演的一个天然遗传物。
  和许多中国人一样,我经历了许多次有时是很激烈的代间冲突。因为政治,因为经济,因为道德观,因为兴趣爱好分流,因为认识分歧,因为感情波动,因为性格的变异,因为无端的烦躁,因为单向或双向的误解,以及什么也不因为……有时是被时代、社会的大潮流所推动,有时迫于具体处境,有时完全是主动出击,有时似乎非常清醒,有时实在是浑浑噩噩,有时始于理性而终于非理性……代间的冲突酿成了一出出悲喜正闹的活剧。
  ……
展开
目录

王小波,晚上能来喝酒吗

导读:  寻找本真 积淀思想 /  002

挣不脱的链环 /  007

父亲脊背上的痱子 /  013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  017

换季诗 /  031

兔儿灯 /  034

王 小 波 ,晚 上 能 来 喝 酒 吗 ?  /  039

的哥青岭 /  052

惜别老罗 /  055

 

深夜月当花

导读:  月冷繁华 /  062

深夜月当花 /  066

心里难过 /  069

跟陌生人说话 /  072

跟自己约谈 /  076

枯鱼过河泣 /  080

人在风中 /  083

长吻蜂 /  086

小颗颗 /  089

硬木棍 /  094

羞涩 /  099

五十自戒 /  103

有杯咖啡永远热 /  107

给心房下一场雪 /  110

一切都还来得及 /  112

 

曲径通香处

导读:  人世百态,尽在其中

—如何塑造普通人物 /  116

雾锁南岸 /  120

铁糖阿伯 /  132

埋果核 /  135

小炕笤帚 /  139

喜宴娃 /  142

手捻陀螺 /  145

曲径通香处 /  148

果疼 /  151

八渣儿 /  154

坐在门槛上的送煤工 /  160

淡黄的银杏 /  163

冬日看海人 /  167

藤萝花饼 /  170

刺青农民工 /  173

竹排嫂 /  176

叉车叔 /  179

 

读书的四种方式

导读:  目光敏锐的讲述者 /  184

读书的四种方式:狼、蟒、牛、猫   /  188

斧凿音响,熊熊火光 /  209

从打草工人在田野上默默行走讲起

   —谈对自己影响至深的十位中外作家 /  228

鸡啄米 /  259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