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余光中作品:粉丝与知音
0.00     定价 ¥ 5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4770293
  • 作      者:
    余光中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不喜欢有人问我:“你还在写作吗?”
这漫不经心的空洞问题,我听来就像是问:“你还在呼吸吗?”
——余光中
乡愁诗人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备受世人推崇,拥有众多粉丝与知音。
★余光中晚年散文代表作:乡愁诗人余光中2005—2015散文佳作精选集
★梁实秋、龙应台、董桥等名家强烈推崇
★独领现代散文之风骚,在余光中的文字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乡愁

展开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

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他的写作涵盖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多领域,诗风与文风多变,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在华文世界拥有众多粉丝与知音。著有诗集《白玉苦瓜》《藕神》《太阳点名》,散文集《逍遥游》《听听那冷雨》《粉丝与知音》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粉丝与知音》是余光中2005—2015散文佳作精选集,独领现代散文之风骚。
全书分三辑:忆旧、乡愁和杂话。“忆旧”中,从香港中文大学的半山到台湾大学的悠悠傅钟,再到西子湾落日圆,他回忆港台两地教书生涯;“乡愁”中,他在汨罗江现场祭屈原,游历杭州西湖,魁伟黄山,旧都西安,勾起怀古之思,回忆往昔悠悠岁月,满纸乡愁;“杂话”中,他与家人走访佛罗伦萨、东海岸,品味西方艺术,又谈昆曲、品南管、析古诗,大书中国传统艺术之美。书中还收录了回忆赵丽莲、英千里、傅斯年等师友之文,清雅生动,无字写情处处是情。
展开
精彩书评

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梁实秋


他上承中国文学传统,横涉西洋文学艺术,在绵长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笔耕不辍,成为当代文学的重镇,其文学影响,已跨越海峡两岸,诗风文采,为不少读者所赞赏。

——董桥


展开
精彩书摘
  自从二十二年前应李焕校长之召,从香港回台,来“中山大学”任教迄今,高雄已经是我住得最长的城市,而“中山大学”也是我教得最久的学府了。半世纪前,我定居台北,曾经南下高雄拜访痖弦和洛夫。当时若有巫者算出日后我会来长住此城,且长达一辈子的四分之一,而我的高雄主人反而会去台北定居,甚至“终老”于枫旗之国,我一定不肯相信。
  而现在,我在此城早已由落脚变成了落户,而且在草根成性的南部落了草。名义上虽在一九九九年初已经退休,但是校方仍留我教课,不但让我保留了研究室,而且特设了标出名牌的停车位,令我感动。住了十多年的教授宿舍,退休时也同时退房,搬来城区的河堤新区,但是除了周日我仍然几乎每天开车去学校,去吞吐那一片海阔天空,一无所有而无所不有,一无所余而富可傲世。
  西子湾背对着高雄而面对着海峡,似乎有点寂寞,其实是相当热闹的。寿山横陈着豪翠的屏风,隔高雄于尘外,但是西子湾的海天颇不寂寞。体魄魁伟的货柜巨舶,桅挺高柱,舷耸危崖,一艘接一艘入港又出港。高雄曾经是世界上吞吐货柜的第三大港,衬托在长堤与旗津的高崖背景上,几万吨的货轮踏波入港,颀长俊美的船身优雅又稳健,在“中山大学”的大门外驶过,巍然高出岸边,像一排整齐的街屋在水面滑行,壮观之极。另一方面,总有十几艘甚至二十几艘大船落锚在港外的海域,最远的一些几乎像泊在渺茫的水平线上,与云天相磨。泊得多时,简直有舳舻相接之盛。海风大时,船头都顶着风势,那是风与锚角力所致。出海的船从横到侧,从斜角的侧影到背影,再追寻时,已经被烟水所掩了。神秘的水平线是昊天与沧海之间的一条缝,说不出是合是分,简直像在戏弄眺海的眼神。若是碰巧天气晴得透澈,南望就赫然可见十里外的小琉球屿,一脉青紫浮在波上,像海市蜃楼一样不可置信。
  西子湾的天空也不寂寞。晴天的黄昏,落日的告别式是一场绚烂的盛典,自有晚霞的锦旗簇拥着,依依送行。若有亮丽的金星殿后,场面就更壮观,好像整个宇宙在降旗,送一位英雄落葬。那崇高的悲剧感,就像我诗中说过的,只有意大利歌剧终场时的男高音才能咏叹,不然就要用瓦格纳的高调,来吹奏一整排壮烈的铜号。
  但是曾经使西子湾的云天生动的,还有飞机。越西而来的多半是香港的班机;而一架接一架,往往只隔几分钟,从北天翩翩来降的,则来自台北,每天恐怕有近一百班。一过了西子湾,机翼向左倾斜,就掠过旗津、内港、加工区,向小港缓缓下降,直到远眺的目光放弃为止。如果你是机上客而且坐在左舱的窗位,凌虚俯眺,就会见柴山的葱茏之后,峰回路转,“中山大学”的校园,醒目的红砖楼层依山傍海,一路蟠上坡去。如果是夜航,就只能从点点暖黄的灯光去想象红楼高下的地势了。
  自从高铁风行西岸,高雄与台北之间的空运就日渐缩减,班次降到个位数目,除了出国的远客之外,北飞台北的乘客已成“稀客”,机场的大厅人影寥寥。西子湾的上空只留下了鸟声寂寂。至于海上,近年由于上海复位,深圳崛起,高雄鲸吞货柜的排名已从第三降到第六,恐怕还会下滑。踏波进出的那些“康泰纳”(container)巨舶,也不如我从香港初来时那么旗号缤纷,汽笛相闻了。
  人事虽然寂寥一些,造化仍然多情如昔。每年到十一月,西子湾的艳紫荆从不爽约,依然在斜坡的车道旁繁花竞发,秾葩衬着密叶,花是紫带着嫣红,叶则荷绿更深一层,色调配得十分典雅,总令我记忆深处回荡李商隐的情韵,觉得它想提醒我一些什么,也许就是“紫荆情结”吧。此花正是香港的市花,总难免联想到十年的香港岁月。到了它的季节,不但高雄盛开,就连对海的香港和深圳,像约好了一般,也都是锦绣满树,令行人看热了眼。“中山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条紫荆大道,令人艳羡。六龟附近的荖浓溪旁有一条填高了的堤道,夹道两排紫荆树,车行其间,似乎在检阅瑰丽的仪队。一开始以为这种惊喜的奇迹,当如昙花一现,转瞬即止,没想到受宠若惊的凡眼转了好几瞬,那幻景仍未消失,竟然维持了将近半公里才终于收镜,让车中人回过神来。
  可惜“中山大学”的校园里,木棉太少,不成气候。要享受木棉花烘颊的艳遇,得去高雄市立美术馆,或者开车上高速公路,去楠梓的一段左顾右盼,急色一番。倒是长廊夹峙的中庭,一排四株参天的菩提,绿荫蔽天,老根盘地,心形的翠叶郁郁交映,心尖迎风飘摇,令树下人感到造化庇佑的幸福。毕竟佛祖是在其下彻悟了的。周梦蝶也曾来树下与我论诗,后来他的诗也就装框安在树身。每年到了五月,满树的丛叶落尽,大约一星期就换上了新衣,绿油油的春意焕发。电视台来为我录像,此景必不错过。
  相思树并不很多,不如东海大学与中文大学1那么茂密。榕树倒是不少,武陵宿舍后面的坡道上,老榕树互蔽丛生成林,仰面则不见天日,俯视则满地蟠根,气根之密,像是长髯垂胸,整片坡道阴暗得像隧道,静得可闻巨木的呼吸。
  另有一种榄仁树,坡上或平地都有,在文学院西侧的步道旁有一整排,而教授宿舍后面的坡上也有好几株,所以无论我在步道或宿舍散步,都会得其嘉荫遮庇,并讶其生长之快,生意之强。我来西子湾这些年,这些树显然长高了许多,有些已齐四楼。到了冬天,繁叶转成深赤,阳光下有点透明,阔大的落叶像是焦干而蜷曲,便有爬山的行人纷来捡拾,据说可以入药疗肝。宿舍后面的榄仁树高大而又繁密,浓荫散布之广,几乎不漏天光云影。我认识的树不多,但此树早记其名,因为听来像是“懒人”,而当年在台大上课,文学院外也有一株榄仁,树影就落在我的窗座。
  “中山”的校园,生态不恶。翠亨宿舍右转上坡,蜿向大学后山出口之处,有一株魁梧的茄苳树,俯临在全校上空,出类拔萃,翠叶迎风,也可称“拔翠”。树干之粗,两个大汉不能合抱,因此树上挂牌,说明此树体魄之伟,为全省茄苳之魁。我每天开车去学校,必定绕树而转,无论怎么仰瞻,都难窥其项背,只恨此身非鸟,不能飞到顶上去看个清楚。在茄苳旁边还有一株也颇高大的雨豆树,叶细而密,状如雨点,颇有诗意。我就把树下的夜间阅览室题名为“雨豆屋”。
  ……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忆旧
西湾落日圆 ......2
吐露港上中文人 ......21
傅钟悠悠长在耳 ......26
文学老院,千里老师 ......37
显极忽隐,令人惆怅 ......41
诗史再掀一页 ......46
失帽记 ......50
追思许世旭 ......57
永怀锡公 ......60
袁可嘉,诚可嘉 ......62
赵丽莲老师墓志铭(1899-1989) ......67
第二辑 乡愁
西湖重游 ......70
皖南问俗 ......76
黄山诧异 ......81
故国神游 ......89
水乡招魂 ——记汨罗江现场祭屈 ......97
片瓦渡海 ......110
拜冰之旅 ......129
雁山瓯水 ......146
走过洛阳桥 ......165
龙尾台东行 ......168
太鲁阁朝山行 ......175
佛罗伦萨记 ......182
第三辑 杂话
为梵高招魂 ......206
梵高光临台湾 ......210
人本大师毕加索 ......213
谈文论剑 ......221
笔耕与舌耕 ......227
不朽与成名 ......229
粉丝与知音 ......234
年寿与坚持 ——“余光中八十大寿学术研究会”致词 ......242
从悲悯到博大 ......250
句短味长说幽默 ......253
心猿意马,意识乱流 ......260
长未必大,短未必浅 ......266
翻案文章,逆向思维——回顾四年来的myfone简讯文学 ......271
与杜十三郎商略黄昏雨 ......276
愿昆曲芬芳长传 ......282
千古南音侧耳听 ......287
《百年佛缘》赞 ......290
壮哉山河 ......292
文心雕龙 ......295
笔力如砥 ......297
传家之宝 ......299
横槊酾酒——男厕所的联想 ......302
错从口出 ......305
车上哺乳不雅? ......308
说起计程车 ......312
环保分等 ......316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