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澳门文学丛书(四):燕堂夜话
0.00     定价 ¥ 40.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202533
  • 作      者:
    蒋忠和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澳门文学丛书第四批


展开
作者简介

蒋忠和,笔名石城、秋庐、余荔人。祖籍福建莆田,1944年11月10日生于福州。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系,曾在汕头牛田洋部队农场生活两年。1971年起任福建省永泰县中学教师。1983年来澳定居,旋即进入《澳门日报》,曾任编辑、要闻课主任、副总编辑,2013年退休。现任三联出版(澳门)有限公司总编辑。
    著作有散文集《秋庐漫笔》《望耕絮语》,以及与人合著的《孰忍一水隔天涯》《度尽劫波兄弟在》《评陈水扁》等台湾问题评论集。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散文集定名《燕堂夜话》,是因为作者老家祖屋重建之后,挂有一块题为“春燕堂”的牌匾,以纪念作者的祖父,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意思。至于“夜话”,则是作者以前长期在报馆工作,养成了夜晚写作、看书的习惯。

收在这本小册子里的文章,除了大部分讲澳门之外,也有不少牵涉作者老家的情事。年纪大的人,怀乡念旧的情况大概难免。还有一部分文章谈人生际遇,抒发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小品、随笔虽然可以自由发挥,但总还是要言之有物,不作无病呻吟为好。


展开
精彩书摘

美哉澳门

美哉澳门!这是许多游客对澳门的真实评价。

有朋友自远方来,公事倥偬,最后只剩下四个钟头,让我带他逛逛澳门。我说,澳门虽小,但历史悠久,中西交流,文物丰厚,可供游览的景点很多。时间这么紧,虽有专车,也只能走马看花了,而且还只能在半岛。

于是我带他去看看大三巴和妈阁庙。一西一中,颇具代表性。车行水坑尾、荷兰园街的时候,我大略向他介绍了澳门旧城的历史情况,因为这是了解葡人从租借筑城到扩张殖民的关键。到了大三巴,还是人山人海,一派旅游旺景,并无经济萧条的样子。

大三巴牌坊就是建成于1637年的圣保禄教堂的前壁残迹,这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象征,见证了澳门曲曲折折的历史。从遗址仍可窥见当年气派,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与东方建筑特色美妙结合,雕刻精细,巍峨壮观。大三巴牌坊已经成为澳门的标志,也是游客澳门之行的必到之地。

我特别让朋友注意大三巴和哪吒庙后的一道黄土墙,这就是澳门旧城城墙幸存的一部分。澳葡当局曾多次在澳门建筑城墙,但都先后被当时明朝政府拆毁。以前整个澳门城除西部内港外,北部、东部及南部均建有城墙,并在诸要塞处建置炮台。我专门为朋友讲解了后来澳葡当局为了扩张殖民,不但拆毁了水坑尾旧城墙,还霸占了龙田、望厦等一大片清政府管辖的中国农村,开辟大路,直达关闸,其中还发生了青年沈志亮刺杀澳督亚马勒的重大事件。

我还带朋友到大三巴牌坊邻近的炮台看看,也谈了葡人和荷兰人开战的事情。那两千多平方米的博物馆没时间看了,留待下一次补课。

转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妈阁庙,福建来的人特别有自豪感,因为妈阁庙是早期来澳的福建人盖的。朋友说妈阁庙很像海上神山,远一点看,庙宇建筑依山而建,掩映在茂林修竹之间,飘飘渺渺。那最早的石殿以及帆船石,是我介绍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妈阁庙的悠远历史和沧桑变化。

我还顺便推荐了妈阁庙对面的海事博物馆,该馆系统地阐述了葡萄牙和中国在海事方面的历史。这也同样要留待下一次参观了。

匆匆忙忙结束了四个钟头的半岛游,朋友离开澳门的时候赞不绝口,一直说澳门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下一次来的时候,应该来一个深度旅游。

澳门虽然是一个蕞尔小城,但是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在此汇聚交流,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要看的地方实在太多。这次我亲自带他半岛游,不敢说挂一漏万,至少连观音堂和莲峰庙这样重要的景点都失之交臂了,所以朋友一再说要补补课。

目前来澳门的游客绝大多数是冲着赌场来的,长此以往,对于澳门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最近大家都在谈论如何发展多元经济,其实,澳门经济的多元化,最实际最利便的就是发展澳门旅游业,尤其是要在深度旅游这方面下功夫。现在的问题是,虽然许多人都认识到深度旅游对于澳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拿出具体的方案和做法的却还是不多。

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游客在澳门多玩一些景点,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延长在澳门逗留的时间,甚至多住宿一两天,那么,他们在博彩之外就势必增加消费,这样也就可以带动澳门其他行业的发展了。

澳门的深度旅游,确实需要大力倡导,更需要好好设计。比如大三巴配上大炮台和澳门博物馆,妈阁庙配上海事博物馆,都是很好的安排。如果再在这些景区配置熟练的导赏员,那就是锦上添花了。因此,旅游业导游和景区导赏员的培训,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展开
目录

爱我澳门

 

美哉澳门003

别样风景006

追寻澳门先民008

路过牧羊巷011

望厦肌理014

赞赏《镜海魂》017

优良传统021

澳门骑楼024

小议澳门文化027

澳门之光029

而今迈步从头越033

活化旧区036

讲好澳门故事038

 

情系家山

 

荔城无处不荔枝045

家乡情结047

童影如梦050

“马兰客”052

山乡稀客055

恋恋山居058

理想家园061

 

留住乡愁

 

番客吟067

漂洋过海客家路070

过年的感觉075

绚烂的尾声078

留住乡愁080

侨屋风姿084

“红砖厝”086

林家祖屋088

寂静的侨乡091

乡村记忆093

传承的坚守097

农村民俗馆101

舌尖上的乡愁104

 

怀人忆旧

 

当时背影未曾忘111

栀子花开114

报春花118

母亲121

永恒纪念124

最忆厦门中山路128

柿子红了130

 

 

……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