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一枝草》:
狗尾巴草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植物。每到夏天,在草的顶端长出毛茸茸的花穗,有如上翘的狗尾巴,这就是它特有的身份标志,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着修长的身姿,是一幅天然的田园风景画卷。
狗尾巴草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无须描述它的形态特征,即使是第一次见识,也会自然联想到形象的名称。它春天发芽,夏天长穗,无论是在道路旁,还是在荒野中,随处可见。或许正是得益于长着狗尾巴一般的果穗,虽然所结的种子很小,但数量众多,一旦散落于大地之上,便随风飘远、随雨行走,落脚之处就是新生命的栖息之地。
狗尾巴草这个名称确实够土,但所长的花穗却讨人喜欢。以往农村的学生喜欢在上学途中摘一把狗尾巴草藏在书包里,无聊时用它毛茸茸的鞭毛轻挠前排的同学,如果是女同学,常常被吓得哭笑不得,这般恶作剧自是少年的顽皮天性。有时也喜欢摘一把狗尾巴草的花穗做一个花球把玩,用鞭毛在脸上轻挠,寻找一点痒痒的刺激。如果用狗尾巴草逗玩小猫,算得上是一件绝佳的道具。鞭毛轻挠小猫,小猫前后扑腾,比逗玩的人还要兴奋。干花厂也专门收购这种草,晒干染色后可以制成装饰品。
狗尾巴草扎根于路边,生长于荒地,默默无闻地为裸露的泥土披上绿衣,当长出花穗之时,又给大地装扮出一道风景。无论是在朝阳初升之时,还是在夕阳西下之际,站在路边观看随风摇曳的狗尾巴草,摆动的身姿拨弄着温暖的阳光,正是一道乡村美景。如果从逆光的角度观看,阳光穿过花穗上的茸毛,呈现出一轮独特的光晕,这又是一种恬静的田园风情。
狗尾巴草的名称虽然老土,却也有文学气质,在《诗经·国风·甫田》中就写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这里的“莠”就是指狗尾巴草。大田宽广不可耕,狗尾巴草高高,长势旺盛。一个少女满怀心事,从少女时就怀念一个少年,却久不相见,已由小孩变为成人。
不止如此,狗尾巴草还有故事。传说它是仙女下凡时,从天上带来凡间的爱犬所化。仙女下凡来到人间与一位书生相恋,却遭到王母娘娘的阻挠。仙女和书生为了在一起,不惜抗命,在对抗的最后时刻,爱犬为了救人而不惜舍弃自己的性命,死后则化作了狗尾巴草。由此,这种草也长了一个狗尾巴。最终仙女和书生化作了阴阳两块玉佩,在人世间流传。相传相恋的两个人,如果分别获得这两块玉佩,便能终成眷属。
莠是粟的祖先,也就是说粟是从狗尾巴草进化而来的。从商代到秦汉时期,国人的主食既不是北方的小麦,也不是南方的大米,而是狗尾巴草的后代——粟。古时国王祭天,要扎一束粟,放于香烟缭绕的供桌上,与三牲放在一起,以求被一切世相所遮蔽、被高远云天所阻隔的天地神祗,能够赐福生灵以牛羊丰旺,粟米满仓。
狗尾巴草是从远古走来的植物,它既不择地而生,也不择水而息,强盛的繁衍能力让它遍布各地。在农耕时代,农村将之当作优质的饲料,割草之时遇到狗尾巴草总是满怀心喜。如今它正日益受到除草剂的“封杀”和挖掘机的“围剿”,但它早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经受了严寒和酷暑的考验,以快速潜伏的方式完成生命的播种,只要又度春风,它就重回大地,这就是狗尾巴草在进化中获得的智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