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
暮春浅夏的时节,和好友二三前往梧桐谷里看牡丹。
梧桐谷里其实没有梧桐。进入山谷,远望,会看见一座山,在浅蓝无垠的天空映衬下,似一缕悄无声息的黛青,绵延灵秀,再看,那山又像一方镇纸,笃定地压在天地之间,守护着人世间一纸繁华。俯首,则会看见路边别样的风景,在成片的草地里,无数黄色的小野花,举着花盏,盛着春阳,在风中摇曳,在人与自然这样的对望中,一种和谐的情谊萦绕在心,不禁感叹,这样的山谷配得上“梧桐”这个美丽的名字。
“梧桐”这二字很美,当它与雨相遇时,就有疏雨梧桐,幽窗独倚,微雨燕双飞的意境。那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则是李清照的孤寂,这样的词一读,再去想“梧桐”二字,就觉得这词有情怀,有怀想,怀念渐行渐远的繁华旧梦,当年的繁华有多重,这怀念就有多深。而梧桐与凤凰相遇时,则又有吉祥的意思了,非良枝不栖的凤凰,只钟情于梧桐,这样想来,在梧桐谷相遇富贵牡丹就是遇见了美好。
偌大的牡丹园,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花海。红的花,黄的花,浅白的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一直喜欢种花,种过玫瑰、月季、蔷薇等,就是没有种过牡丹,不是不爱,一来是担心这富丽的花,不能踏踏实实地入住寻常百姓人家,二来是顾虑,如果花与名不符,则破了我心中的念想,毕竟,大多数的时候,相见不如怀念。而今,兜兜转转,在这里,与成群的牡丹相遇,也算是了我的心思了。
一直认为,美人有姿,花亦有态,百合有静气,罂粟有巫气,桃花有媚气,而牡丹则有贵气。牡丹花开富贵,花瓣阔阔大大,色彩浓烈,确实是寻常花所不能比拟的。这些牡丹,一丛丛叠瓣重楼,随风婆娑,无论是单瓣还是重瓣的牡丹,花瓣都恣意地张开着,花艳色浓,有咄咄逼人的傲气。要说钟情,最喜爱的是红牡丹,爱它红得热烈,其蕊有黄,是黄雏鸟喙一样的嫩黄,远看,花似一团红云,近观,则发现绸缎般质地的花瓣上,仿佛有人用画笔,一笔一笔地反复涂抹,那真是浓得化不开的艳呀。此时,才懂得李白的那句诗,“一枝红艳露凝香”,写得真是贴切,且有这“凝”字,才有了这一路走来的芬芳相伴。想起以前看《贵妃醉酒》,与君王怄气的杨贵妃,醉了心,甩了袖,委顿在地,唱着“海岛冰轮初转腾”,这样的一朵娇花,难怪唐明皇要为贵妃心醉,为牡丹心折,果然名花倾国两相欢啊。
漫步牡丹花丛,花香萦怀。转到了牡丹园的僻静处,有两株花吸引丁我,是难得一见的紫色牡丹,如果,我没认错的话,那是“魏紫”牡丹花王,这紫收敛了红色的张扬,花瓣不艳,有含而不露的意思在里面,花朵亦少,东开一朵,西开一朵。抬眼前望,那边厢朵朵牡丹,朵大花鲜,游人喧扰,而这株“魏紫”,安静地开着,却又让人有着不敢心生轻慢的敬畏。
那是牡丹中难得的静,才显珍贵,才被冠于花王的名称。人亦如花,心动易,心静难。行到水穷处的静,不是真正的静,有时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落寞,若是所有的美人都在争奇斗艳,取悦众人,却有那样的一类人,静立于阑珊之处,以精神的芬芳悦己,身边的热闹全不相干,这样的静,才是真的静。
喧嚣的尘世,需要这静,作为安抚人精神需求的寄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