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傅斯年札记/流金文丛
0.00     定价 ¥ 4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0172578
  • 作      者:
    傅斯年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抗战胜利后,一度代理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兼台湾大学校长。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有《傅斯年全集》七卷。

展开
内容介绍
  《流金文丛》六种书所收篇目部分为20世纪上半叶刊布,其语言习惯、遣词造句等有较明显的时代印痕,且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为尊重历史和作者均依原版本照录。
  《流金文丛》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等)及译名与今不统一者,亦不作改动;若同一专名在同书、同文内译法不一,则加以统一。如确系作者笔误、排印舛误、数据计算与外文拼写错误等,则予径改。
  《流金文丛》数字、标点符号的用法,在不损害原义的情况下,从现行规范统一校订。
  原书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或纸页残缺者,据所缺字数用“□”表示。
  《流金文丛》编校过程中对前人整理成果多有借鉴,谨表谢意。特别要感谢梅贻琦侄儿梅祖麟、罗家伦女儿罗久芳、成仿吾女儿成其谦的鼎力支持。
展开
精彩书摘
  《傅斯年札记/流金文丛》:
  张学良将军这次要尽他的军人的职任了!以这几天来东一枝西一节的事实看来,张将军的这个决心似是无问题了,“君子乐与人为善”,及今振作尽职补过,犹可得国人及后人不少的同情,他的晚节犹可以不负他的聪明和意气。他本来是个很聪明的人,并且是爱国的人,只以早岁的环境所养成的习惯,使他陷于现在中外人心中对他的地位,这是我们中国人最痛心的事之一,就他自己说也是最可惋惜的事。现在来了这个可以雪国耻、雪家耻、雪自己之耻之机会,而他的反应似乎不是使人失望到盖棺的,他应该彻底的大振作,不特要表示决心,表示胆量,还要表示本领。他要打得好才算数,若以前不打,现在打而不好,照样是丑事。所以他在现在,要用尽能力,要不顾一切牺牲。
  这几天北平城内的怪现象真正要把中国人的恶根性全盘托出了。要人“得风气之先”先送家眷回去,市民不相信钞票,失势政客广泛的散布流言,尤奇怪者,是大学学生们的恐慌,纷纷出走,要求免考,否则请学校当局保证他们的安全。要求请假不扣分,否则学校当局是打官话。回想他们一年多以前的请愿、示威、军事训练、抗日工作等等,真正再滑稽也没有了。由今思昔,他们似乎是遵下列一个公式而行的——一责任不在自己则请愿,祸害不及本身则示威,明知用不着上阵则军事训练,与日本人相离太远则抗日,一旦事情变了,自己可以陷在困难或危险中,则取三十六计之上计,然而还是罢考不忘分数,逃难不舍升级的!这是中国的所谓“优秀分子”,这是受最多教育的成绩!这现象真比日寇的胁迫还严重,因为日寇只是外患,这是自己的根本没有办法。就这现象以测中国前途,真正一团漆黑。当这正当一鼓作气的时候,偏偏碰到这样丧气的事,我想现在张学良可以向他们请愿了罢!我们若深一步想去,所以到这地步者,也不由他们.自己,也是环境使然。他们对执政者本无信赖,一也;他们的师长平日对他们毫无表率,二也;他们的师长在这时候毫无所表示,三也。教员先去,何怪学生?校长不到校,他人势必至于心慌。中国是无处安全的,青年的将来不是荣以奋斗,便是辱以就毙的。大家此时在动腿之先,且请想想看,向哪里去呢?就地抵抗,又何尝专是军人的责任呢?
  中国人之木抵抗,为世界诟病;北方人之不抵抗,为全国诟病。上月还有一位广东籍的中央委员,大大的骂北方人呢。我是一个北方人,年来为此生了无限的闷气。我有好几次对东北朋友语,你们不抵抗,连累及于我这山东人,向来以为“北方之强者”居之,而今萎靡至此。其实这样气话也很有不公平处,东北何尝不抵抗呢?义勇军在那样环境中之抵抗,真是可歌可泣的。丁、李、马、苏、冯、王诸英杰,真是我们应该焚香颂祷的。只以东北原来的军政权太不高明,太少组织,故不曾应机而作最有效最有组织的抵抗,以致为东北的民众留下恶名,这是最可恨的。我希望现在华北的军政组织不若“九一八”前东北的军政组织之紊乱,我希望北方的军队个个都是十九路军,我希望北方的健儿都是步丁、李、马、苏、冯、王的后步者,我希望北方的人大都如上海的市井大侠在去年淞沪抗日时节的义烈!这是北方人要恢复人的名誉的机会!
  我们若想到我们背后并无路走,而是无底深渊,虽懦夫也只能就地抵抗的。
  ……
展开
目录
世事杂记
《新潮》发刊旨趣书
社会——群众
随感录(四则)
新生活是大家都有一份的
欧游途中随感录
多言的政府
中国人做人的机会到了!
睡觉与外交
青年失业问题
政府与提倡道德
论学校读经
中华民族是整个的
中山大学民国十七年届毕业同学录序
盛世危言
天朝一一洋奴——万邦协和
“五四”二十五年
现实政治
漫谈办学
几个教育的理想
中国学校制度之批评

月旦人物
监察院与汪精卫
论伯希和教授
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
丁文江一个人物的几片光彩
追忆王光祈先生
汪贼与倭寇
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
我对萧伯纳的看法
……

简牍传音

附录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