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汪曾祺散文选:自得其乐
0.00     定价 ¥ 3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4382405
  • 作      者:
    汪曾祺
  • 出 版 社 :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兼擅书画。肄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曾在《北京文艺》、北京京剧院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汪曾祺散文选:自得其乐》主要内容包括自报家门,自得其乐,沈从文的寂寞,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赵树理同志二三事,才子赵树理,万寿宫丁丁响,林斤澜!哈哈哈哈……七十书怀,文章杂事,看画,写字,字的灾难,《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揉面”,——谈语言,谈风格,两栖杂述,小说笔谈,词曲的方言与官话,读诗抬杠,太监念京白,等。
展开
精彩书评
  ★我大概可以说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我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换人心,正风俗。
  ——汪曾祺
展开
精彩书摘
  《汪曾祺散文选:自得其乐》:
  读了高中二年级,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危急。我随祖父、父亲在离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在庵里大概住了半年。我在《受戒》里写了和尚的生活。这篇作品引起注意,不少人问我当过和尚没有。我没有当过和尚。在这座小庵里我除了带了准备考大学的教科书,只带了两《汪曾祺散文选:自得其乐》,一本《沈从文小说选》,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说得夸张一点,可以说这两《汪曾祺散文选:自得其乐》定了我的终身。这使我对文学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并且对我的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父亲也看了沈从文的小说,说:“小说也是可以这样写的。”我的小说也有人说是不像小说,其来有自。
  一九三九年,我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考大学。到昆明,得了一场恶性疟疾,住进了医院。这是我一生第一次住院,也是唯一的一次。高烧超过四十度。护士给我注射了强心针,我问她:“要不要写遗书?”我刚刚能喝一碗蛋花汤,晃晃悠悠进了考场。考完了,一点把握没有。天保佑,发了榜,我居然考中了第一志愿: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我成不了语言文字学家。我对古文字有兴趣的只是它的美术价值——字形。我一直没有学会国际音标。我不会成为文学史研究者或文学理论专家,我上课很少记笔记,并且时常缺课。我只能从兴趣出发,随心所欲,乱七八糟地看一些书。白天在茶馆里,夜晚在系图书馆。于是,我只能成为一个作家了。
  不能说我在投考志愿书上填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是冲着沈从文去的,我当时有点恍恍惚惚,缺乏任何强烈的意志。但是“沈从文”是对我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
  沈先生一共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中国小说史,我都选了。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更可以说是得意高足。
  沈先生实在不大会讲课。讲话声音小,湘西口音很重,很不好懂。他讲课没有讲义,不成系统,只是即兴的漫谈。他教创作,反反复复,经常讲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学生都不大理解这是什么意思。我是理解的。照我的理解,他的意思是:在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的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近,富同情,共哀乐。什么时候作者的笔贴不住人物,就会虚假。写景,是制造人物生活的环境。写景处即是写入,景和人不能游离。常见有的小说写景极美,但只是作者眼中之景,与人物无关。这样有时甚至会使人物疏远。即作者的叙述语言也需和人物相协调,不能用知识分子的语言去写农民。我相信我的理解是对的。这也许不是写小说唯一的原则(有的小说可以不着重写人,也可以有的小说只是作者在那里发议论),但是是重要的原则。至少在现实主义的小说里,这是重要原则。
  沈从文每次进城(为了躲日本飞机空袭,他住在昆明附近呈贡的乡下,有课时才进城住两三天),我都去看他。还书、借书,听他和客人谈天。他上街,我陪他同去,逛寄卖行、旧货摊,买耿马漆盒,买火腿月饼。饿了,就到他的宿舍对面的小铺吃一碗加一个鸡蛋的米线。有一次我喝得烂醉,坐在路边,他以为是一个生病的难民,一看,是
  ……
展开
目录
自报家门
自得其乐
沈从文的寂寞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
才子赵树理
万寿宫丁丁响
林斤澜!哈哈哈哈……
七十书怀
文章杂事
看画
写字
字的灾难
《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
“揉面”
——谈语言
谈风格
两栖杂述
小说笔谈
词曲的方言与官话
读诗抬杠
太监念京白
一个暑假
徐文长的婚事
王磐的《野菜谱》
《水浒》人物的绰号
诗与数字
“无事此静坐”
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
川剧
名优逸事
难得最是得从容
——《裘盛戎影集》前言
艺术和人品
听遛鸟人谈戏
马·谭·张·裘·赵
——漫谈他们的演唱艺术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