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精编中国当代现代散文大家的经典散文,旨在带给读者美文的感受,在字里行间体味岁月的悠长。
作者秉承“散文就是同亲人谈心”的执笔原则,叙事文笔舒朗,记人如同与亲友对话,抒情则“以乐写悲,以悲写乐,人间至情,自然出之”,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典型化的艺术细节去感慨人生,可以从“心灵的圣火中”生出美妙的景观。
本书收录了杜卫东散文《优优的眸子》《街头有个剃头匠》《贝天牧先生》《安娜小姐》《祭父书》《穿上军装见班长》《四个人的牧场》《敦煌之地》等重要篇章。
优优的眸子(外一篇)
优优是我退休后结识的第一个小朋友。他是早市卖菜女的孩子,剪一个盖儿头,穿一身泛白的牛仔服。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充满好奇;黑葡萄一样的眸子天真无邪,仿佛一潭清澈的泉水,能让你的心沉进去。
算是机缘巧合,那天我在家门口的街心公园散步,见一个小男孩儿在前面走,天性喜欢孩子的我赶上去拍了一下他后脑勺。男孩儿回眸一笑,目光纯净如水。我问你叫什么?优优。几岁了?五岁。给我当孙子吧?本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他停住脚步,很认真地用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拒绝道:不行啊,我有爷爷了。我笑了,那……就叫我干爷吧。他煞有介事地歪头做思考状,少顷,似乎觉得这个折中方案还不错,就眨眨眼说,干爷?好,就叫你干爷吧!
从此,我们成了朋友。
散步时遇到他,小家伙总会陪我走上一段。我们会聊很多很好玩儿的话题,比如楼房可不可以盖在天上,地球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他还很神秘地向我透露过一个非常接地气的秘密:他们中的孩子头儿其实不是孟虎,而是小胖儿,因为小胖儿的爸爸在市场里收税,很厉害呢!说后几个字时,优优的眉峰上挑,双眸中闪过些许敬畏。有一次他忽然问我:干爷,你说每个人都会死吗?当然。那我妈妈也会死吗?我踌躇了一下,也会。他停下脚步:我不让她死。说着,眼睛中竟闪出泪花。我没有探究是什么契机,促使这个小脑瓜儿思考如此沉重的哲学命题,只是被他双眸中闪烁的真情感动,忙安慰他,只要你听妈妈的话,让妈妈高兴,你的妈妈就会活很久很久。很久是多久?一百年吧。看来,一百年——在优优的心目中是一段足以满意的时间长度,他嘴一咧,笑了。
通过优优,我认识了妞妞、小胖儿、大牛和孟虎。
我知道了,每天凌晨三四点,他们就会被父母从床上提溜起来,抱上三轮车或者小蹦蹦儿到郊区的批发站进菜、进水果、进各种小商品。赶到早市时,如果是冬天还黑咕隆咚,夏季天也才微微放亮。早市和街心公园比邻而建,有一扇门就开在公园里,父母们开始做生意了,他们就像一群羔羊,被放逐到公园随便玩耍。夏天还好,若是寒冬腊月,朔风像小刀一样刮在脸上,真够这些孩子受的。成了朋友后,他们一见我,就会一起高喊干爷,欢呼雀跃着扑上来。接下来便会簇拥着我来到公园的小卖铺,为他们买上一支棒棒糖、一根雪糕或是一张贴画。假如我外出有几天没在公园出现,他们再见到我时会问,干爷,这两天你怎么没来呀?我们都想你了。我逗他们,你们是想雪糕和棒棒糖吧?孩子们也不避讳,拖起长音齐声高喊,对——!
和孩子们在一起,成了我最快乐的时光。他们的双眸是那么纯洁,那么清澈,那么让人心醉。我懂了,孩子所以被称为天使,或许就是因为那一双纯洁无瑕的眸子吧?相对成人世界的龌龊与欺诈,他们的双眸真的是上天为我们点亮的雪谷明灯,在寒风凛冽的情感世界,向我们传递了多少美好与希望啊!
妞妞是个三岁的小丫头儿,月牙眼、娃娃头。天凉时,圆圆的小脸上会淌出两道清鼻涕。我说,妞妞,小姑娘要注意仪表。再见到我时她就会用我递过的纸,把鼻涕擦得干干净净。有小伙伴欺负她,也会拉我去为她出头。有一次,小东西竟然指着一位扈三娘一样粗犷的中年妇女,抹着眼泪说,干爷,她不让我上她家的汽车。这事我摆不平了,又不能有损干爷的威信,只好敷衍她,不上就不上,将来妞妞长大了,买一辆更棒的汽车,好不好?妞妞知道这虽然遥远,但聊胜于无,总算有了念想,还是破涕为笑了。前不久我散步路过早市门口,见她噘着嘴,一个人站在那里不高兴,就走过去问,怎么了,嘴噘的能拴一头小毛驴。妞妞忽闪着月牙眼向我告状:干爷,他们说我唱歌不好听。谁这么说?我佯装生气。小胖儿和孟虎,优优也说了。不好听就不好听吧,也挡不了吃挡不了喝。我逗她。不——!我不让他们说,我要当歌星。为什么?歌星挣钱多。挣钱多?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居然有这样的商业意识,我有些愕然:挣那么多钱干吗?我要给我爸买一辆汽车拉货,不让他每天蹬三轮了!
我一时语塞,不由怦然心动。
说是早市,其实要到午后两点来钟才收摊儿。临近中午,小贩们要回家开始甩卖,一些退了休的老头老太太就赶来扫货,这时早市的生意最红火,摊主顾不上给孩子买饭。优优他们天不亮来到市场后,会被父母领到附近的大排档吃上一碗牛肉面,或是两个肉夹馍,就一直要扛到下午回家了。因为房租便宜,他们的家都在城乡结合部,从城里赶回去已到了吃晚饭的光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两顿饭怎么成呢?有一天优优陪我散步,路过我家时,我随手一指,说干爷就住在这栋楼的一单元702号,你们要是中午饿了,可以来找我啊。优优双眸一闪,叮问了一句,是这座楼吗?我说
……
上辑·遇上
优优的眸子(外一篇) / 2
彩 虹 / 16
老胡说他不姓胡 / 22
街头有个剃头匠 / 30
售楼小姐 / 38
渐冻的舞者(外一篇) / 45
贝天牧先生 / 58
安娜小姐 / 66
中辑·情缘
祭父书 / 76
穿上军装见班长 / 102
方干事 / 109
远去的背影 / 116
好汉老权 / 163
小宝回家 / 217
我的兄弟叫四贵 / 225
下辑·履痕
我在小岛遥祭你 / 234
四个人的牧场 / 241
交河故城怀古 / 249
庄市河 / 255
敦煌之地 / 260
目 光 / 276
陶人:远古之神 / 302
颐和殇:大清盛衰侧影 / 318
谢谢你给我的爱(后记) / 388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杜卫东是个能制造传奇的人。当今社会各类产品,无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趋于饱和。但,又总是给才能和灵感留有空间。富有传奇性,就容易打开这样的空间。
——天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著名作家 蒋子龙
杜卫东属于名副其实的实力派作家。他的散文,笔致清新纯正,书写真切蕴藉,赏读之际总能给人以温馨美好的感染和大雅久不读的欣喜,触发何为文章正脉之类的思考。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 著名作家 王巨才
卫东的散文有市井小巷的工笔,也有历史迷踪的探幽,无论哪一种笔法,都文思泉涌、笔力雄劲,有浓浓的真情流淌其间。
——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 著名作家 梁衡
卫东写散文深怀对文字的敬畏,文心高远,情怀幽长,无论写人、咏史、状物、绘景,笔致摇曳,内蕴隽永,不率尔操觚,为当下散文家中鲜见。
——人民日报前文艺部副主任 著名作家 王必胜
卫东的散文不屑于小花小叶,杏雨桃风;亦不放笔唐诗宋韵,书画琴棋。他关注的是国家、社会、时代、历史、文化……大处落墨,无一已之私的矫饰作态;境界高远,推动天地人心的进步。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著名作家 韩小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