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我的便携式生活
0.00     定价 ¥ 39.8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9665979
  • 作      者:
    闫红
  • 出 版 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年轻时作废掉许多日子,不着急,觉得手里的日子有的是,一天没过好,不妨碍搭建理想的一生。人到中午,开始发现日子不像树叶那么稠了,真的经不起浪费了。我们能不能分解一下,先定个小目标,先过好理想的一天,甚至理想的一小时?就是说,这一天这一个小时不管怎样,都要不抛弃不放弃地过好了。分解之后就变得简单了,容易着手,也容易纠错,船小好掉头,加起来就能成为美好大人生的有机部分。
展开
内容介绍
  《我的便携式生活》是闫红作品之一种,分为《小确幸》《小城文青在省城》《我的便携式避难所》《日本系列》等六辑,收录了作者在腾讯大家、在行、天天快报等平台上的专栏作品,夹叙夹议地记录了生活中的薄物细故、少时的求学经历、当下的世态舆情、读书的心得笔记、日本之行的所见所闻,以及作者由此而生发出的感悟和见解。作品多由点滴小事切入,以小见大,视角时尚新颖,分析犀利透彻,文笔风趣温和,充满了优雅的知性气息。
展开
精彩书摘
  《我的便携式生活》:
  我奶奶喜欢讲伦理故事,大部分关乎孝道,比如老太太生病了,想吃梨,叫儿子去买。儿子叫苦:“娘啊,这么大的雪,你让我去哪里买?”儿媳妇生病了,叫老公去买梨,他戴着帽子就出了门,买了梨子回来,偷偷地拿进屋,让老婆赶紧吃掉:“别让娘看见了。”当娘的进来扫地,看见地上有个梨核,放进嘴里咂咂味儿,心里和梨核一样酸苦。
  这故事估计被很多老太太讲给孙子孙女听过,她们没法直接讲给儿子媳妇听。不过我爸孝顺是出了名的,我奶奶可能只是喜欢这个故事。我当时对该故事道德层面上的意义直接跳过去了,想,要是我生病了,可能也想吃梨子。那时市面上大抵只有两种水果,而我非常不喜欢吃苹果。
  梨子酥脆,水分多,青皮略显粗糙,雪白易碎的瓤暴露出来时更是惊艳。生病时,尤其是发烧烧得口干舌燥之际,若有一片凉而甜的梨子,被牙齿轻易地斩切,汁水溢出,滋润了口腔里的每一个区间,在人间的乐趣就会缓缓复苏,这是苹果所不能给予的。
  苹果的外形倒是更漂亮,青苹果浪漫如青春,红苹果润泽如姑娘刚从操场跑回教室时的脸庞,使得你对它有更多的期待,削掉皮之后,一口咬下去,多少会有点儿失望。
  首先不够多汁,更严重的缺陷在于质地,它既不像梨子酥脆,又不像桃子那么肉感,疏松,漫不经心,咬嚼的时候,它不能够跟牙齿形成很好的互动,既不抵抗也不迎合,有点“你看着办吧,怎么都可以”的丧,话不投机,还没开口就冷了场。
  它如此淡漠,你当然也难有热情,黄爱东西老师曾经鄙夷脆桃说,桃子不软叫什么桃子?不如去吃个苹果。虽然将脆桃置于苹果之后,但明显对苹果的评价也不高。
  她不是一个人,我也不是,有次我在微博上言及此,获得一大片呼应之声。有人说,要不是听说有营养,谁会去吃苹果?——有谚语日:“每天一个苹果,医生不来找我。”另一个原因是苹果比较容易栽种,产量高,价格相对较低。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苹果都如此无趣,比如新疆的冰糖心苹果,切开来,有一部分真的透明如冰糖,甜到齁人,那种极致感不只满足了味蕾,更愉悦了心灵。只有极冷极热的温差,才能成就这样一种甘甜,在艳阳和寒霜轮番作用下,鬼知道一只苹果都经历了什么。
  太悲壮了,还是做一只梨子幸福一点。或者做那种以肉感而不是甜度取胜的水果,比如黄桃,再比如芒果。
  芒果真是可爱的水果,外皮质感类似于婴儿的皮肤,细腻里略带点涩滞,饱满的椭圆形最适合握在手中,沉甸甸的,严丝合缝。象牙芒硕大威武,小台芒玲珑体贴。熟得正好的芒果外观完美无瑕;稍稍熟过了一点的芒果,不够美,却香得酽浓,每每靠近水果摊子,不由分说地袭来的那种甜香,多半来自它们。
  芒果比桃子还要有肉感,有的柔中带韧,有的甜软到令人不忍,都非常女性化——请女权主义者原谅我,女性的身体原本就比男性的更柔软,且让我想想,男性更像哪种水果。
  ……
展开
目录
自序:理想的一天
第一辑 小确幸
原来你也不喜欢吃苹果
四湾菜市就是我的诗与远方
“千万别买”清单
最奢侈的消费方式是买“我高兴”
她知道一百种让食物更美味的办法
你有没有收集过梅花上的雪
过不下去时,也许真正的生活就开始了

第二辑(尸+从)人的生活意见
去办事,怎样不看人脸色
我们为什么都长着一张被欺负的脸
我原谅了童年欺负过我的人
我确认自己发不了财
我只想当妈妈,不想当债主
花最少的钱过最精致的生活
像交朋友一样去消费
我也是被我爸富养的女儿
在婚姻这件事上,我承认我拼爹了

第三辑 小城文青在省城
回不去的三四线?凭啥你想回就能回?
技术进步了,不用去北京了
“仅展示三天朋友圈”怎么就冒犯了你
回家过年,让自己不再是那个疲惫的异乡人
爬大蜀山时你会遇见谁
从你的小世界路过
若不是心穷,谁愿意让娃负重前行
陪娃强行消费升级的老母亲
第四辑我的便携式避难所
新《红楼梦》为何不如1987版《红楼梦》
高级丧这条路终究是走不通的
带我们享受贫穷的几本书
读书要趁早,因为你不知道风险什么时候来到
……
第五辑 偶尔鸡汤
第六辑 日本系列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