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上海文学名家文库·40后卷》系列丛书之一。上海市作家协会以此“致敬文学”。极具代表性的上海40后作家,较新的自选集,一场“上海文学”的年代盛宴。被誉为“这不是上海的影子,这就是上海”。
本书是著名作家张重光的散文随笔自选集,收录了113篇作品,内容涵盖文艺杂谈、读书笔记、情感随想、现象思考、生活记录等。张重光的文字优美灵动,极富感染力,他将多年的思想沉淀和情感蓄积注入本书,使本书具有广阔的思想维度和切入骨髓的情感深度。
《张重光自选集:影子的重量/上海文学名家文库·40后卷》:
远远看去,那棵白色花盛开的山楂树,泛着一片耀眼的光芒,无比壮观,却也分外凄美。白色虽说象征了圣洁,却也代表了死亡。以至于后来想到老三那一口雪白的牙齿,也像是沾了阴气,有点疹人。
因为剧透,知道这是一部世上“最干净”的爱情片。所谓“干净”,应该就是干净,“最干净”,也就意味着彻底干净,就像一杯白开水,连片茶叶也不放。
因为剧透,知道男主角最后死于白血病。白血病之死,又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日本电视剧《血疑》——也是打的清纯牌,也是因为白血病,拆散了一对纯情男女,只是死的是女主角。清纯的爱情,清纯的面孔,清纯的歌声,我们甚至以为山口百惠的清纯也许就得益于她的构造简单的单眼皮。
剧透的好处是可以制造悬念,吊胃口,但《山楂树之恋》的剧透却让人们多少因为“最干净”而少了点想象空间,也因为“白血病”知道必是死去活来,来回折腾,似乎不看也罢。
兴许就是剧透透支了票房,偌大的影院空空荡荡,连我在内也就十来个人,惨淡得像演的一场“苦恋”。
其实,索性抱定宗旨吃一餐素食又何妨?或者说,就是准备喝白开水来的,心里淡定,嘴巴不刁,努力咀嚼,细细品味,兴许就把“农夫山泉”喝出了“有点甜”的感觉。这样的观赏,应该也是一种境界。
《山楂树之恋》真的很清淡,口味重的人肯定会觉得寡淡无味。无论是第一次牵手,第一次裹在一件大衣内取暖,第一次隔开一辆板车换泳衣,还是第一次挤一张单人床睡觉,似乎都应该是浓墨重彩的地方,就是一直将小说叙述得不温不火的艾米,也终于在老三和静秋有机会一起过夜的那一刻,激情燃烧了一把,让两人赤裸相对,并且还让老三完成了一次想象中的“结合”。那原是人之常情,干柴遇烈火,不烧也难,即便对性还懵懂无知的静秋,也该有本能的性冲动,何况还有老三为她启蒙作向导。但张艺谋却处理得波澜不惊,在高潮来临的前夕,全身而退,复归平静。他的淡定不仅让老三抱憾终生,也将以为水到渠成的观众的热情打压了下去。让人不由一声叹息,倍感可惜。该裸不裸,该做不做,是张艺谋顾虑最后的审片关?显然不是。对付审片,张导自有精确的算度,就像《黄金甲》中那无数对呼之欲出的乳房,让人血脉偾张,却又刚好在安全系数之内。这回张艺谋是刻意将“干净”进行到底,一点荤腥不沾。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山楂树之恋》有什么悬念的话,这应该是最让人费解的地方了。
“干净”是否就是无性?这问题现在听来可笑,显然,性的本身无所谓干不干净,关键在于爱是否干净。
《山楂树之恋》的干净不在无性,恰恰相反,贯穿剧情始终的正是一条有形无形的线——性意识。客观地说,老三的性意识是很强的,对于同样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我们那时候哪敢主动牵女孩的手;哪敢买泳衣献殷勤,并且要女孩子几乎当自己的面换衣服的;更哪甲想得到向护士开口借房间,乘机和女友“圆房”的。没证据一定说老三是在知道自己患白血病后,加快了“做人”(我们习惯上把没经历过性生活的人,称为还没“做人”)的步伐,尽管他有句让人动容的语录:“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我不能等你到25岁,但我能等你一辈子。”可是他想要静秋身体的念头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不奇怪,就像革命领袖也有性需求这道理一样,性不等于肮脏,肮脏的是无爱的性。
检验一个人是否有爱或重性轻爱的一个标志,是对性的敬畏。那应该是神圣的,严肃的,必要时甚至得选择放弃。从这点来说,静秋的清纯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老三对爱的理解。
老三的放弃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他最后放弃了进入静秋的身体,但他的爱一定进入了静秋的灵魂。
这也许就是《山楂树之恋》向我们发出的呼吁:要敬畏性。
……
A.魅的影
《山楂树之恋》有点甜
谁还在密林深处唱歌
原来国王也会说Fuck
告密者的尴尬
无人区里有上帝
穿越在雨中的夜巴黎
钢的琴和钢琴的差距在哪里
让彩色玻璃片飞一会儿
把葡萄酿成美酒
从《天鹅绒》到《太阳照常升起》
搜索《搜索》
有一种疲劳,叫审善
时代无大小,格局差悬殊
“漂移的冰山”和“飞逝的水漂”
流星划过天际的《黄金时代》
搭上,还是迎向
当《一代宗师》成了一门学问
丑女人的万里长征
失去了钢针的圆规和布满残口的曲尺
盖茨比到底有多了不起
无处安放的舌头
红楼绝唱在新版
当杜月笙成了地下党
追忆那些回不去的土鳖时光
你有这诚意吗
从性爱中升华
老茂的胸毛和男人的义务
四两拨“唐震”
如果莫言也在看《红高梁》
如果巩俐真被“潜”了
好马不吃回头草
有一种改编叫“人有多大胆……”
艺术真实的境界
B.镂的影
边城故事
等待是一种文化
在黄金小巷体验卡夫卡的“孤独”
阳台上的泰坦香
圣者,齐先生
仰望苍天的帽子
一根蜡烛的坚持
好婆
让春心荡漾,天长地久
瑞伯、瑞伯………
美浓美
品味“门外汉”
快乐的舞者,无处倾倒的苦水
老周拜年
读点程乃珊
还有多少传奇在人间
在维也纳卡尔广场看裸奔
她,讴歌欢乐
伟岸的碑
C.背的影
淑女也疯狂
少说YES,多说NO
狗毛的荣耀和尴尬
接老黑
日出、日落
三八节看梦露
如今,还要孔融让梨吗?
女儿的存款
我们如何做父母
M走近你
光脚丫的女人
男人为什么欣赏女人抽烟
中国好声音从哪里来
D.疏的影
“鸠占鸡巢”之后
当“盖”成了“华盖”
意淫的芝麻粒粒香
寻找“降C调”
蹴鞠圆不了的梦
为了W.C.
沾泥的萝卜惹人爱
说出来,吓一跳
昴的赞歌
“大修”记
请您拜读
“人家说的”万岁
心有余悸
呼唤“土鸡”
幽暗处没公平
当灰姑娘成了老板或Baby或美女作家……
老男人的最后一波行情
纱幔低垂的《窗里窗外》
想起《菜根谭》
闻臭识男人
女人这年纪
女人到底有多坏
与其假正经不如还俗
告发“老油条”
泡蘑菇的女嘉宾
拿什么来德育教育
淡泊明志,养喜致福
揪心的“国家级”的春晚
E.晷的影
影子的重量
长在屋里的毛笋
那年,我练起了身体
谋“字”在人,成“字”在天
理发
我是光头我怕谁
面对另一个“我”
未雨绸缪
等待窃贼
我的“多动症”的由来
“年轻”男人的背后
责任在我
我和两个女人的跨世纪抬杠
遭遇威马逊
家有一老
吾本厚道人
不虚此行
最是清晨薄雾里那一声……
开车“出远门”
遭遇尴尬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