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合作网络的解构与重构》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1)考虑网络关系主体管理合作网络时具有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该书以关系主体在当前合作网络中初级联系人的数量作为合作网络的容量限制。该书根据合作网络中凝聚力冗余联合占据网络位置以及结构等价的节点可以相互替代的结构特点,对合作网络进行社团划分,并利用在网络社团内部寻找和授权关键初级联系人的方法依次消除合作网络中的凝聚力冗余和结构等价冗余,为网络关系主体实现维持合作网络的稳健性、合理高效地解构和优化合作网络提供了方法指导。
(2)在解构和优化合作网络的基础上,该书从解耦合的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的多层网络视角,探讨了自我中心网络合作主体如何进行解构优化同时提高结构洞产出,优化了知识组合潜力的重构选择方法。具体地,在合作网络重构中,该书根据结构洞的定义,分析得出了合作网络链入不同的合作伙伴所产生的不同社会收益,并将社会收益的大化表示为网络主体通过新的合作伙伴所能连接到次级联系人数量的大数;在知识网络重构中,该书利用知识元素间的直接连接数改进了科文(Cowan)等人提出的知识融合模型,改进后的模型不仅保留了原有模型的优点,并且能够反映知识合作的关联性和深层互补性等特点。最终,该书通过多目标规划求解多层网络视角下的网络重构选择问题。
(3)针对合作网络重构过程中的技术知识供给与需求的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网络协同效应的两阶段双边匹配方法。该方法在传统双边匹配问题的基础上,使用知识合作过程中技术知识供需双方网络的节点网络密度,聚集系数,以及度分布比率衡量节点的网络协同能力,并将供需双方的网络结构效应嵌入双方满意度计算过程,修正了匹配双方的主观满意度评价,从而为提高技术知识合作双边匹配过程中网络知识扩散和资源利用的效率,增进合作双方的满意度,促进双方合作的稳健性提供了方法指导。
(4)为保障决策过程中利益相关方的权益,该书使用三参照点理论改进了基于前景理论等单参照点理论的决策方法,并结合系统科学中“破坏性等于重要性”的思想,以成员退出合作网络时所导致的结构破坏性、知识流失损失反映合作成员的重要性程度,并提出了考虑合作网络稳健性的三参照点决策方法,从行为科学和系统科学两方面为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维持合作网络稳健做出了方法探讨。
(5)最后,为了进一步推断合作网络的重构演化机制,考虑网络关键节点在维护合作网络稳健性和偏好依附性等特性,该书提出了耦合不同的节点重要性指标的链路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链路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合所提出模型的特点,该书进一步地尝试通过所提出的链路预测模型表征节点之间的信任强度,继而提出了基于合作双方共同邻居数量、知识相似性和节点重要性的网络信任关系的演化模型,为研究网络重构演化预测、依据网络结构特征测度节点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作出了方法探讨。
展开